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39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涉及助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轮椅主体、清理部分、闭锁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轮椅主体前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且轮椅主体上安装有座椅和踏板;所述清理部分由转轴、摩擦座和辅助杆组成。在弹性件B的作用下滑动杆B会向上移动,此时黏附板在连接座A的限位下向内运动,此时黏附板上的刹车片与辅助筒弹性接触,且安装座顶端面的刹车片也与辅助筒弹性接触,也就实现了自动刹车,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轮椅安全隐患较大,在无陪护人员的情况下患者自己驱动轮椅移动时,往往患者不能处理突发情况,进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其次,在陪护人员推动时,当陪护人员疏忽导致忘记刹车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事故的问题。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助行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偏瘫患者平时无法进行行走,在行走的时候往往都需要借助轮椅等助行设备。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而言,首先,目前现有的轮椅安全隐患较大,在无陪护人员的情况下患者自己驱动轮椅移动时,往往患者不能处理突发情况,进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其次,在陪护人员推动时,当陪护人员疏忽导致忘记刹车时容易导致溜车,最终因为溜车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其具有闭锁部分和驱动部分,通过闭锁部分和驱动部分的设置,在推动轮椅主体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辅助筒的解锁,在停止推动轮椅主体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辅助筒的刹车,一方面,也就防止了陪护人员疏忽导致溜车,另一方面,也就防止了患者自行驱动轮椅主体移动导致事故的现象。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具体包括:轮椅主体、清理部分、闭锁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轮椅主体前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且轮椅主体上安装有座椅和踏板;所述清理部分由转轴、摩擦座和辅助杆组成,且转轴转动连接在轮椅主体上;所述转轴头端和尾端均安装有一个摩擦座,且摩擦座为圆柱管状结构,并且摩擦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两个摩擦座分别与前侧的两个滚轮外壁接触,且当前侧的两个滚轮转动时在摩擦座的作用可前侧的两个滚轮呈清洁状态;所述闭锁部分由连接杆、连接座A、安装座、滑动杆A、黏附板、刹车片、弹性件A和连接座B组成,且连接杆焊接在轮椅主体内;所述驱动部分由滑动座、滑动杆B、连接块、握把和弹性件B组成,且滑动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轮椅主体上。
[0006]可选地,所述转轴外壁上焊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与患者腿部位置对正;
[0007]当前侧的两个滚轮转动时转轴呈转动状态,且此时辅助杆与患者小腿后侧呈连续接触状态。
[0008]可选地,所述轮椅主体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滚轴,且滚轴上安装有两个滚轮;
[0009]滚轴上焊接有辅助筒,且辅助筒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辅助槽;连接杆上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座A,且两个连接座A的底部均与安装座滑动相连;
[0010]安装座顶端面中心位置黏附有刹车片,且刹车片与辅助筒外壁底端面弹性接触。
[0011]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前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根滑动杆A,且安装座也对称滑动连接有两根滑动杆A;
[0012]前侧两根滑动杆A的靠后一端与黏附板的前端面焊接相连,且后侧两根滑动杆A的靠前侧一端与另外一块黏附板的后端面焊接相连;
[0013]两块黏附板的内侧均黏附有刹车片,且两个刹车片分别与辅助筒的外壁前侧位置以及外壁后侧位置弹性接触。
[0014]可选地,每根所述滑动杆A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A,且弹性件A组成了滑动杆A和黏附板的弹性复位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座A顶部为汇聚形结构,且两个黏附板的顶部均与连接座A汇聚部分弹性接触,并且连接座A组成了两个黏附板的驱动结构。
[0016]可选地,所述安装座顶端面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座B,且每个连接座B顶部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B;
[0017]两根滑动杆B与滑动座滑动连接,且两根滑动杆B靠上方一端与连接块焊接相连,并且连接块上焊接有两个握把。
[0018]可选地,每根所述滑动杆B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B,且在两个弹性件B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杆B和连接块呈向上运动状态,并且此时三个刹车片均与辅助筒呈弹性接触状态。
[0019]可选地,所述轮椅主体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且矩形阵列状开设的通孔共同组成了轮椅主体的通风结构。
[0020]有益效果
[0021]通过闭锁部分和驱动部分的设置,在推动轮椅主体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辅助筒的解锁,在停止推动轮椅主体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辅助筒的刹车,一方面,也就防止了陪护人员疏忽导致溜车,另一方面,也就防止了患者自行驱动轮椅主体移动导致事故的现象,具体如下:首先陪护人员握住握把,而后推动轮椅主体,在推动轮椅主体的时候陪护人员会自动对握把施加推力,在推力作用下滑动杆B会向下移动,此时弹性件B被压缩,且此时连接座A解脱对黏附板的挤压,且此时在弹性件A的弹力作用下前后两个刹车片不与辅助筒接触,在滑动杆B向下运动时安装座顶端面的刹车片脱离辅助筒,此时可推动轮椅主体进行移动;
[0022]当停止推动时,在弹性件B的作用下滑动杆B会向上移动,此时黏附板在连接座A的限位下向内运动,此时黏附板上的刹车片与辅助筒弹性接触,且安装座顶端面的刹车片也与辅助筒弹性接触,也就实现了自动刹车,这时患者无法自己驱动轮椅进行移动,也就避免了安全事故。
[0023]通过清理部分的设置,第一,因转轴头端和尾端均安装有一个摩擦座,且摩擦座为圆柱管状结构,并且摩擦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两个摩擦座分别与前侧的两个滚轮外壁接触,且当前侧的两个滚轮转动时在摩擦座的作用可前侧的两个滚轮呈清洁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当前侧的两个滚轮转动的时候通过摩擦座可将前侧的两个滚轮外壁上的泥巴等杂物清理干净,也就不需要后续的单独清理;
[0024]第二,因转轴外壁上焊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与患者腿部位置对正;当前侧的两个滚轮转动时转轴呈转动状态,且此时辅助杆与患者小腿后侧呈连续接触状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辅助杆与患者小腿后侧的连续接触也就能够实现患者小腿的按摩活血,发挥了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6]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轮椅主体去除一部分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5进一步去除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列表
[0037]1、轮椅主体;101、滚轮;102、滚轴;103、辅助筒;104、辅助槽;105、座椅;106、踏板;107、通孔;2、清理部分;201、转轴;202、摩擦座;203、辅助杆;3、闭锁部分;301、连接杆;302、连接座A;303、安装座;304、滑动杆A;305、黏附板;306、刹车片;307、弹性件A;308、连接座B;4、驱动部分;401、滑动座;402、滑动杆B;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主体(1)、清理部分(2)、闭锁部分(3)和驱动部分(4);所述轮椅主体(1)前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101),且轮椅主体(1)上安装有座椅(105)和踏板(106);所述清理部分(2)由转轴(201)、摩擦座(202)和辅助杆(203)组成,且转轴(201)转动连接在轮椅主体(1)上;所述转轴(201)头端和尾端均安装有一个摩擦座(202),且摩擦座(202)为圆柱管状结构,并且摩擦座(202)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两个摩擦座(202)分别与前侧的两个滚轮(101)外壁接触,且当前侧的两个滚轮(101)转动时在摩擦座(202)的作用可前侧的两个滚轮(101)呈清洁状态;所述闭锁部分(3)由连接杆(301)、连接座A(302)、安装座(303)、滑动杆A(304)、黏附板(305)、刹车片(306)、弹性件A(307)和连接座B(308)组成,且连接杆(301)焊接在轮椅主体(1)内;所述驱动部分(4)由滑动座(401)、滑动杆B(402)、连接块(403)、握把(404)和弹性件B(405)组成,且滑动座(4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轮椅主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外壁上焊接有辅助杆(203),且辅助杆(203)与患者腿部位置对正;当前侧的两个滚轮(101)转动时转轴(201)呈转动状态,且此时辅助杆(203)与患者小腿后侧呈连续接触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的多功能助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滚轴(102),且滚轴(102)上安装有两个滚轮(101);滚轴(102)上焊接有辅助筒(103),且辅助筒(103)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辅助槽(104);连接杆(301)上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座A(302),且两个连接座A(302)的底部均与安装座(303)滑动相连;安装座(303)顶端面中心位置黏附有刹车片(306),且刹车片(306)与辅助筒(103)外壁底端面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