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17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人防技术领域。为了保障进风控制的可靠性;进风系统按区域划分包括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和防化通信值班室;滤毒室内设置有过滤吸收器;战时进风机房内安装有人力电动两用风机;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滤毒室的进风段设置有预滤室和除尘室,滤毒室通过进风管的前端与预滤室和除尘室相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安装有主通风管,进风管的后端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进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各种机电设备启闭迅速,逻辑设置简单易操作,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高;净化换气功能可避免污染空气长时间积聚,危害人员生命健康。危害人员生命健康。危害人员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防
,尤其涉及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防工程根据防护等级和用途,以及平时和战时的使用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通风方式。通常人防工程有人员掩蔽要求时应具有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三种方式,人防工程仅用于物资库时仅具有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两种方式。
[0003]现行人防工程通风系统设计标准已施行近二十年,相关设计原则、通风原理和相关内部设备性能指标与上世纪60年代人防行业起步时区别不大,新技术运用较少;具体到战时进风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自动化程度低,通风系统采用大量的插板阀、手动密闭阀门,必须人工逐一开启和关闭,还需借助辅助的爬梯等工具,不但效率差,而且安全风险高;2、空气质量和压力检测采用取样检测,检测精度宽泛;3、因不同通风模式间的切换均需人员手动操作,容易造成风机和阀门不能同时开启和关闭,对设备造成损伤;4、现有过滤吸收器拆换后换气时需人员手动操作打开换气堵头,人员易沾染毒剂或放射性尘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进风系统按区域划分包括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和防化通信值班室;滤毒室内设置有过滤吸收器;战时进风机房内安装有人力电动两用风机;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滤毒室的进风段设置有预滤室和除尘室,滤毒室通过进风管的前端与预滤室和除尘室相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安装有主通风管,进风管的后端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连通,主通风管设置有用于控制主通风管与进风管通断的手电动密闭阀门组件;过滤吸收器的进风口端通过换气管与进风管连通;换气管采用三通结构,换气管的管口一与进风管通过手电动密闭阀门三连通,管口二与过滤吸收器连通,管口三安装有手电动密闭阀门四作为堵头;过滤吸收器出风口端连接有出风支管,战时进风机房内还设置有进风副管连通;出风支管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进风副管连通;进风副管通过手电动密闭阀门五连入主通风管;风机房主通风管的终端穿过风机房墙壁后连入人防工程内部,同时在墙壁内侧设置一道手电动密闭阀门六。
[0006]优选的:手电动密闭阀门组件包括手电动密闭阀门一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手电动密闭阀门一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分别位于滤毒室与战时进风机房内,且手电动密闭阀门一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呈串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战时进风机房的人力电动两用风机的进风口端通过管道与主通风管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设置有出风管,人力电动两用风机的出风口端与出风管连通;战时进风机房的出风管一端穿过战时进风机房的墙壁后连入人防工程内部。
[0008]进一步优选的:防化通信值班室的电气控制箱的电源端口分别与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和各手电动密闭阀门连接,电气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控制电缆与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和各手电动密闭阀门的执行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进风管的前端接有消波设备,消波设备通过前端管路连接有粗过滤器,消波设备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压力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进风管和前端管路内,前端管路内还设置有放射性监测传感器,放射性监测传感器位于粗过滤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之间,出风支管内设置有尾气检测传感器,电气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放射性监测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和尾气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当人防工程遭受战争破坏处于供电中断工况时,进风系统只实现清洁通风、隔绝通风两种通风方式;若工程未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时,采用清洁通风;具体地,该种条件下清洁通风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手动操作手电动密闭阀门一、手电动密闭阀门二、手电动密闭阀门六至开启状态;S2:将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手动操作至关闭状态;S3:人力驱动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工程外部的清洁空气通过滤毒室的进风管和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当人防工程接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报警时,工程又供电中断则必须采用隔绝通风模式;具体地,该种条件下隔绝通风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1:手电动密闭阀门六至开启状态;S12:将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手动操作至关闭状态;S13:人力驱动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工程内部的空气通过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和风机房出风管内部循环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当人防工程处于供电工况下,该进风系统具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处于两种控制模式时,电气控制箱控制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和手电动密闭阀门启动,全体手电动密闭阀门均处于初始关闭状态,人力电动两用风机的初始状态为停机状态;控制方法具体为:根据电气控制箱的运行模式选择开关选定进风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当运行模式为手动控制模式时,进风系统实现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和净化换气四种通风方式。
[00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当人防工程未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时,采用清洁通风;具体地,该种条件下清洁通风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21:电气控制箱控制手电动密闭阀门一、手电动密闭阀门二、手电动密闭阀门六至开启状态,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维持关闭状态;S22:开启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工程外部的清洁空气通过滤毒室的进风管和战时
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当人防工程接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报警时,则必须采用滤毒通风;具体地,该种条件下滤毒通风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31:电气控制箱控制手电动密闭阀门三、手电动密闭阀门五和手电动密闭阀门六至开启状态,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维持关闭状态;S32:开启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工程外部的清洁空气通过滤毒室的进风管、换气管、过滤吸收器、出风支管、战时进风机房进风副管、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
[00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在滤毒通风工程中,当发现通过过滤吸收器后空气中的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生物战剂的量超过允许值或过滤吸收器的通风阻力出现过大或过小时,要立即转入隔绝通风,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转入滤毒通风;具体地,该种条件下通风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41:电气控制箱控制手电动密闭阀门六至开启状态,将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切换至关闭状态;S42:开启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工程内部的空气通过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和风机房出风管内部循环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滤毒室内安装有手电动密闭阀门七,用于导通滤毒室与人防工程内部净化换风状态,具体地,拆换好过滤吸收器后,电气控制箱控制安装手电动密闭阀门四、手电动密闭阀门五、手电动密闭阀门六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七至开启状态,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维持关闭状态,同时开启人力电动两用风机,将滤毒室内污染的空气通过换气管、过滤吸收器、出风支管、战时进风机房进风副管、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
[00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系统按区域划分包括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和防化通信值班室;所述滤毒室内设置有过滤吸收器(1);所述战时进风机房内安装有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所述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3);所述滤毒室的进风段设置有预滤室和除尘室,滤毒室通过进风管(4)的前端与预滤室和除尘室相连通,所述战时进风机房内还安装有主通风管(5),进风管(4)的后端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5)连通,主通风管(5)设置有用于控制主通风管(5)与进风管(4)通断的手电动密闭阀门组件;所述过滤吸收器(1)的进风口端通过换气管(8)与所述进风管(4)连通;所述换气管(8)采用三通结构,换气管(8)的管口一与进风管(4)通过手电动密闭阀门三(9)连通,管口二与过滤吸收器(1)连通,管口三安装有手电动密闭阀门四(10)作为堵头;过滤吸收器(1)出风口端连接有出风支管(11),战时进风机房内还设置有进风副管(12)连通;出风支管(11)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进风副管(12)连通;进风副管(12)通过手电动密闭阀门五(13)连入主通风管(5);风机房主通风管(5)的终端穿过风机房墙壁后连入人防工程内部,同时在墙壁内侧设置一道手电动密闭阀门六(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动密闭阀门组件包括手电动密闭阀门一(6)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7),手电动密闭阀门一(6)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7)分别位于滤毒室与战时进风机房内,且手电动密闭阀门一(6)和手电动密闭阀门二(7)呈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时进风机房的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的进风口端通过管道与主通风管(5)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设置有出风管(15),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的出风口端与出风管(15)连通;所述战时进风机房的出风管(15)一端穿过战时进风机房的墙壁后连入人防工程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化通信值班室的电气控制箱(3)的电源端口分别与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和各手电动密闭阀门连接,电气控制箱(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控制电缆与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和各手电动密闭阀门的执行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的前端接有消波设备(22),消波设备(22)通过前端管路连接有粗过滤器(21),消波设备(2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压力传感器(18),空气压力传感器(18)分别位于进风管(4)和前端管路内,前端管路内还设置有放射性监测传感器(17),放射性监测传感器(17)位于粗过滤器(21)和空气压力传感器(18)之间,所述出风支管(11)内设置有尾气检测传感器(19),电气控制箱(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放射性监测传感器(17)、空气压力传感器(18)和尾气检测传感器(19)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人防工程遭受战争破坏处于供电中断工况时,所述进风系统只实现清洁通风、隔绝通风两种通风方式;若工程未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时,采用清洁通风;具体地,该种条件下清洁通风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手动操作手电动密闭阀门一(6)、手电动密闭阀门二(7)、手电动密闭阀门六(14)至开启状态;
S2:将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手动操作至关闭状态;S3:人力驱动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将工程外部的清洁空气通过滤毒室的进风管(4)和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5)输送至人防工程内部;当人防工程接到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袭击报警时,工程又供电中断则必须采用隔绝通风模式;具体地,该种条件下隔绝通风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1:手电动密闭阀门六(14)至开启状态;S12:将其余手电动密闭阀门手动操作至关闭状态;S13:人力驱动人力电动两用风机(2),将工程内部的空气通过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5)和风机房出风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江泽袁代光张瑞龙申林刘铮陈军晶王平韩昳琳王玉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