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操作平台实现的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属于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在各建筑工程中被广泛推广,此施工过程需要依托某种施工平台来进行,现有做法主要是采用梯子、落地式脚手架或肥槽回填土压实面等作为施工平台。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基于这些施工平台在深基坑肥槽内实施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对于采用梯子或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的做法,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较为漫长,时间、人力及物力投入较多,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且不便于防水操作顺利开展;第二,对于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的做法,整个深基坑肥槽需满搭脚手架,脚手架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直使用,无形因脚手架租赁费等因素致使施工成本过高;第三,对于采用肥槽回填土压实面作为施工平台的做法,深基坑肥槽内需要按照回填一定标高的回填土并压实才可施工一定标高的外墙防水的顺序来进行施工,而这种施工方式的施工质量不佳,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步骤:1)在地下室外墙结构与深基坑支护结构之间的肥槽槽底上设置的硬质基层上组拼好移动操作平台,其中:将地下室外墙结构需要进行防水作业的侧壁沿上下方向分成多层作业面,并将肥槽沿肥槽长度方向分成多个区域;2)由下到上对各层作业面进行防水作业,直至地下室外墙结构的侧壁全部完成防水作业:2
‑
1)对一层作业面沿肥槽长度方向逐个区域地进行防水作业,其中,完成防水作业的区域随即进行回填土作业;2
‑
2)当对此层作业面最后一区域进行完防水作业时,拆掉移动操作平台上相应个数的标准节后在2
‑
1)的回填土上设置的硬质基层上重新组拼好移动操作平台;2
‑
3)对此层作业面最后一区域进行回填土作业的同时,若此层作业面的上面仍存在未进行防水作业的作业面,则返回执行2
‑
1),反之进入3);3)结束;其中:移动操作平台包括柱状支撑架,支撑架由可上下组拼的多个格构柱式的标准节构成;支撑架底部安装有底滑轮,支撑架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主桁架、次桁架;支撑架两侧均安装有多个自适应滑动对撑和多个可调节刚性对撑;吊厢与支撑架上安装的升降装置相连,以借由升降装置实现上升与下降而使工人站于吊厢内对一层作业面进行防水作业;当支撑架处于肥槽内时,主桁架上安装的主滑轮嵌于地下室外墙结构上面的地下室顶板结构上设置的主轨道内并可沿主轨道滚动,次桁架上安装的次滑轮嵌于深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的次轨道内并可沿次轨道滚动,以实现移动操作平台沿肥槽长度方向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最上一层作业面的最后一区域进行完防水作业时,直接拆解撤走所述移动操作平台而不重新进行组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层为外挑筏板或钢板衬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架在肥槽内沿肥槽长度方向移动时,各所述自适应滑动对撑的滚轮紧抵顶在地下室外墙结构或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壁上滚动,各所述可调节刚性对撑的顶块不与地下室外墙结构和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壁接触;当所述支撑架在肥槽内沿肥槽长度方向移动到位时,各所述自适应滑动对撑的滚轮在锁定状态下紧抵顶在地下室外墙结构或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壁上,各所述可调节刚性对撑的顶块紧抵顶在地下室外墙结构或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肥槽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兴,宋永涛,丛树鹏,申屠思佳,邢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