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03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平整坡面;S2、预留孔道:在坡面上间隔进行锚杆孔道的钻孔操作并清理;S3、铺设轻质塑钢:制作轻质塑钢并固定于坡面;S4、固定海绵橡胶绳:将海绵橡胶绳从轻质塑钢中穿过并固定:S5、填充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制备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并填充入轻质塑钢内;S6、制备混合球体及植物种子:将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做无菌处理,接种真菌后制备成大小不一的球体,选取自然界中的球状土块与球体混合均匀,选取植物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混合均匀;S7、喷射水泥土防护层:将S6中的混合球体与水泥土混合均匀,再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将其喷射于轻质塑钢与坡面形成的空隙中;S8、进行养护。进行养护。进行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陡边坡的坡度一般为45
°
~90
°
,多为裸露的岩石,使得植被难以存活,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威胁。由于高陡边坡特有的地质环境使得植被难以存活并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边坡的坡度较为陡峭,其坡体多为岩质边坡,保水保肥能力差,植被着生困难,仅靠自然恢复效果差;二是土壤干旱缺水,高陡边坡一般处于干旱地区,由于土壤缺水严重,无法形成适宜植被生长的环境条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加剧;三是土壤贫瘠,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由于高陡边坡全部都是裸露的土体,土体表面微生物较少,难以对土体进行改善,导致土体养分及其缺乏,因而植被难以存活。
[0003]然而现有技术却难以达到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由于高陡边坡较为陡峭,容易出现基材不稳,易滑落的现象。厚层基材修复边坡仅仅适用于45
°
以下的边坡,若边坡陡于45
°
,则会造成基材不稳,不能抵挡暴雨冲刷,甚至对边坡造成二次损害。如若基材滑落,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难以达到为高陡边坡返青复绿的目的。高陡边坡地区干旱缺水,一般的生态修复难以达到持水保营养的效果。若不断的浇水施肥,必然对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一定的负担,并且操作较为繁琐。高陡边坡的土壤较为贫乏,难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空间。如若采取客土喷播技术,则需要远距离运输加大治理成本,不经济,而且仅在前期治理效果显著,后期植被大面积衰败,难以达到修复边坡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植被存活率高,后期养护成本低,能达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边坡承载力的效果,迅速形成高陡边坡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修复高陡边坡的目的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平整坡面:清除坡面凸出岩石、垃圾等,之后进行平整坡面,使其坡度大致相同;
[0008]S2、预留孔道:根据施工图纸位置,在坡面上间隔进行锚杆孔道的钻孔操作,并对锚杆孔道进行清理;
[0009]S3、铺设轻质塑钢:制作带有空腔的轻质塑钢,将轻质塑钢按照锚杆孔道位置铺设于坡面,并依托锚杆固定于坡面;
[0010]S4、固定海绵橡胶绳:将海绵橡胶绳从轻质塑钢中穿过,并依托锚杆和轻质塑钢进行固定:
[0011]S5、填充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制备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并将上述混合物填充入轻质塑钢的空腔内;
[0012]S6、制备混合球体及植物种子:将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做无菌处理,接种真菌后制备成大小不一的球体,选取自然界中的球状土块与球体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球体,选取若干种植物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后混合均匀;
[0013]S7、喷射水泥土防护层:将S6中的混合球体与水泥土混合均匀,再加入混合后的植物种子和肥料,将其喷射于轻质塑钢与坡面形成的空隙中;
[0014]S8、进行养护:待S7完成后,每天定时定量喷水,覆盖椰丝纤维毯进行养护。
[0015]进一步地,所述S4中的海绵橡胶绳内添加有吸水性树脂和添加剂。
[0016]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橡胶绳内的添加剂包括乙烯基醚和烯烃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的皂化物、防腐剂、防霉剂、抗金属腐蚀剂。
[0017]进一步地,所述S5中,制备好的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具有一定密实度,且提前浸泡0.1%~0.3%的营养液后再填充入轻质塑钢的空腔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S6中,接种真菌为纤维素分解真菌。
[0019]进一步地,所述真菌为噬纤维菌和担子菌。
[0020]进一步地,所述S7中的水泥土中水泥含量为5%

8%,所述水泥土中的土体为粉质粘土,水泥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0021]进一步地,所述S6中,所选的植物种子为草本和灌木混合种子。
[0022]进一步地,所述S7中,每立方米喷射的水泥土中含有肥料1%

3%。
[0023]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的装置,所述轻质塑钢为三个横排轻质塑钢和两个三角板型轻质塑钢围成的三棱柱,且其中位于顶部的横排轻质塑钢包括一锯齿形边,所述锯齿形边与相邻横排轻质塑钢之间形成集水口,位于底部的横排轻质塑钢与坡面贴合且包括预留锚杆孔道,其余两个所述横排轻质塑钢包括容纳海绵橡胶绳穿过的第一孔道和用于水分穿过的若干第二孔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植被存活率高,后期养护成本低,能达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边坡承载力的效果,迅速形成高陡边坡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修复高陡边坡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选用轻质塑钢,其气密性好、耐腐蚀性强、并且能适应较大的温差变化,适应性强;在轻质塑钢表面留有第二孔道,由于其气密性较好,水分仅能从第二孔道中流向水泥土防护层中,从而使轻质塑钢中填充的木屑与蔗渣混合物里的营养液、水分自上而下渗入水泥土防护层中,使得整个水泥土坡面保持湿润状态,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选用海绵橡胶绳,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密度小及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加入特定的催化剂能使其吸水后强度提升,还能增加海绵橡胶绳的刚性;在生态修复前期海绵橡胶绳在水泥土防护层中起到加筋的作用,将整个高陡边坡形成统一的整体,增强了高陡边坡的承载能力,在生态修复后期,海绵橡胶绳又能充当水分、营养物质的交换通道,养护成本低;将海绵橡胶绳自上而下穿过轻质塑钢预留的第一孔道中,当坡底水分过多时,由于海绵橡胶绳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得水分在其内部形成毛细现象,导致水分通过海绵橡胶绳不断向周围渗透,促进边坡水分内部流通。利用轻质塑钢、海绵橡胶绳及农业废弃物木屑与蔗渣共同形成一种集水、保水、保营养、防蒸发的组合装置,坡面水分进入集水口中,随后流向轻质塑钢空腔内,由其
内填充的木屑与蔗渣混合物所吸收,并且由于集水口的宽度较小,水分难以流失,从而形成防蒸发的效果;随后水分和营养液将会沿着轻质塑钢的第二孔道不断下渗,使坡内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此时海绵橡胶绳此时能够充当水分、营养物质上下交换的通道。由轻质塑钢、海绵橡胶绳及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共同组成的装置能够实现边坡内部水分、营养液等物质的上下循环交替,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空间,迅速形成高陡边坡特有的生态循环系统。选用农业废弃物木屑与蔗渣和自然界大小不一的球状土块混合,将其应用于高陡边坡内部,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缓解了废弃物堆积占地问题,而且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治理成本,同时还将减轻高陡边坡和轻质塑钢的承载压力,且木屑与蔗渣制成的球体接种真菌,在其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平整坡面:清除坡面凸出岩石、垃圾,平整坡面;S2、预留孔道:根据施工图纸位置,在坡面上间隔进行锚杆孔道的钻孔操作,并对锚杆孔道进行清理;S3、铺设轻质塑钢:制作带有空腔的轻质塑钢(2),将轻质塑钢(2)按照锚杆孔道位置铺设于坡面,并依托锚杆(1)固定于坡面;S4、固定海绵橡胶绳(3):将海绵橡胶绳(3)从轻质塑钢(2)中穿过,并依托锚杆(1)和轻质塑钢(2)进行固定:S5、填充木屑与蔗渣混合物(23):制备木屑与蔗渣混合物(23),并将上述混合物填充入轻质塑钢(2)的空腔内;S6、制备混合球体(41)及植物种子:将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做无菌处理,接种真菌后制备成大小不一的球体,选取自然界中的球状土块与球体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球体(41),选取若干种植物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后混合均匀;S7、喷射水泥土防护层(4):将S6中的混合球体(41)与水泥土混合均匀,再加入混合后的植物种子和肥料,将其喷射于轻质塑钢(2)与坡面形成的空隙中;S8、进行养护:待S7完成后,每天定时定量喷水,覆盖椰丝纤维毯进行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海绵橡胶绳(3)内添加有吸水性树脂和添加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橡胶绳(3)内的添加剂包括乙烯基醚和烯烃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的皂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高梁王超超肖衡林马强李丽华陈智周宏豫冯士举谢凯郭二辉彭湃荣辉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