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96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创新性地引入三维固定方式,三维固定的方式如下: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由皮帘送至缝编机针床处再由槽针穿过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将纤维长丝绕在槽针处由弯针将其经线夹持并将穿过的经线进行打结处理,如此反复运动使经线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牢牢固定,通过经线打结固定,机械固定效果优良,同时为了不影响织物表面的柔软度,三维固定后进一步针刺使其表面更加柔软亲肤且保证使用过程中纤维物体不易脱出,另外,在三维固定之前,对织物上下预刺,起到一定的加固和柔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无纺布织物由于固定牢固,使用过程中的抗撕裂强度高,且不容易掉纤维和提高了耐磨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产品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棉柔巾是以棉、粘胶等纤维为原料,经水刺等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非织造布(无纺布),再经裁剪制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干巾产品,成人或婴童用于日常清洁护理使用,因为采用先进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工艺生产再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制作而成,具有柔软细腻、吸水性佳、不掉屑等特点,是纸巾、化妆棉、洗脸巾等产品的新环保型替代产品。
[0003]现有的棉柔巾制备工艺大多是通过水刺固定,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棉柔巾吸水后容易变形,不抗拉伸,且容易起毛不耐磨。
[0004]CN202010665891.8公开了一种棉柔巾用水刺无纺布加工工艺,涉及无纺布加工
,包括以下步骤:1)成型:将纤维原料进行开松混合后送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维网;2)预湿水刺:对步骤1)成型的纤维网进行预加湿处理,其中预湿水刺压力为1~2MPa;3)主正反水刺处理:将经过预湿水刺处理过的纤维网依次经过五道正反水刺加固工艺处理,得无纺布初品;4)干燥:将步骤3)得到的无纺布初品经热风干燥后得到无纺布成品,其中热风温度为65~60℃,热风流量为20~30m3/h。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五道正反水刺加固,工艺成本高,加固效果一般。
[0005]CN202010831308.6公开了一种抑菌亲油棉柔巾及其制备方法,将竹、麻纤维进行亲油处理,之后依次梳棉、铺网、牵伸、水刺、干燥、取卷即得水刺无纺布。上述技术利用竹、麻纤维的亲油性和天然的抑菌性,制得具有良好的抑菌亲油性的棉柔巾。但其纤维的固定方式依然是常规的水刺,使用过程中纤维容易脱出。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拟研究一种无纺布制备过程中更好的固定方式,解决无纺布使用过程中纤维容易脱出且原材料选择多样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采用了三维固定的方式,解决无纺布使用过程中纤维容易脱出的问题,并且抗撕裂强度高。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生产工艺得到的棉柔巾或一次性内裤以及各种无纺布产品。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 将各种短纤维按比例送入混棉机混合均匀,然后再送入开松机中对其除杂和提高短纤维松解度,以便提升梳理效果;S2.将开松后的短纤维送入梳理机的梳理棉箱,将开松后的短纤维均匀梳理成厚度均匀一致的纤维网,再将纤维网逐层铺叠得多层纤维网棉;S3. 对多层纤维网棉通过预刺机进行预刺处理,采用预刺机将所述多层纤维网棉
进行上下针刺加固得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S4. 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通过缝编经线穿刺制得单面弹性无纺布坯布使其达到三维固定的效果;所述三维固定的方式如下: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由皮帘送至缝编机针床处再由槽针穿过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将纤维长丝绕在槽针处由弯针将其经线夹持并将穿过的经线进行打结处理,如此反复运动使经线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的左右和前后两端牢牢固定,结合S3中的针刺机的预刺对其进一步上下面固定,并通过不同弹性的经线材料加固纤维棉;S5. 采用水刺机将三维固定后的单面弹性无纺布坯布进一步水刺修面制得缝编无纺布坯布,然后再进一步高压水刺,通过调整高压水刺的水压、水刺密度和水刺速度对缝编无纺布坯布清理和按实际性能指标进一步对其加固。
[0010]S6.将S5中经水刺过的缝编无纺布坯布经拉幅定型机按所需的幅宽烘干定型得到缝编无纺布成品。
[0011]本专利技术针对常规水刺固定工艺不能很好固定织物的问题,创新性地引入三维固定方式,三维固定的方式如下: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由皮帘送至缝编机针床处再由槽针穿过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将纤维长丝绕在槽针处由弯针将其经线夹持并将穿过的经线进行打结处理,如此反复运动使经线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牢牢固定,通过经线打结固定,机械固定效果优良,同时为了不影响织物表面的柔软度,三维固定后进一步水刺使其表面更加柔软亲肤且保证使用过程中纤维物体不易脱出。另外,在三维固定之前,对织物进行上下针刺,起到一定的加固和柔软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无纺布产品由于固定牢固,使用过程中的抗撕裂强度高,且不容易掉纤维和提高耐磨性。
[0012]水刺处理通过高压水流的连续喷射产生水力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排列好的纤维开始涌动、位移而重新排列,并且相互缠结,纤网在这种作用下加固并且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纤网在整个水刺的过程中受到正反面水柱的双重作用,形成不同方向的缠结,这种缠结是无规则的,达到了加固的作用。水刺处理使表面纤维充分缠结,织物表面纹路模糊,增强织物表面的触摸感,使其肤感更柔软。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S5中,采用转鼓与平网相结合的水刺加固形式,进一步地,S5中包括三级水刺,其中第一级、第二级为转鼓式水刺,第三级为平网式水刺。在实际水刺加固形式中,平网式与转鼓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将两者组合使用,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S1. 由开松机将短纤维进行两道开松工序;其中一道为粗开松,从而对原料中的纤维块进行撕扯、松解,其中一道为精开松,从而进一步松解纤维块和清除杂质,使短纤维的结构和均匀度得到改善;S2. 用梳理机将开松后的纤维均匀梳理成厚度均匀一致的纤维网,再通过铺网机将纤维网逐层铺叠得多层纤维网棉;S5中,高压水刺的水压设置为10~30MPa,水刺密度为水针板上开有三排孔,孔密度为24~48孔/cm,高压水刺速度设置为10~60m/min,从而使得缝编无纺布抗撕裂强度高,且不容易掉纤维,通过两道开松机进行开松,操作简单更快速;梳理均匀使其厚度一致。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S1中的短纤维包括竹纤维、棉纤维、椰子纤维、向日葵纤维、大豆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短纤维的长度为38~65mm,纤维的直径为1.4D

6D。本专利技术选用天然的短纤维,更温和,又进一步优化纤维的长度和直径,织物的性能与纤维直径和长度有关,比如透气透湿性等,提高其透气透湿性。
[0016]D表示纤维的纤度(D)——又称“旦数”或(旦尼尔: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可用来表征纤维的直径。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S5中,采用水刺机将所述缝编无纺布坯布进行三次水刺,第一次水刺的压力设置为3

5MPa,第二次水刺的压力设置为1

2MPa,第三次水刺的压力设置为1

2MPa。设置三次水刺压力,使水刺效果可控性好,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第一次水刺压力相对后面水刺压力设置稍微高些,对织物在浸湿后的断裂强度有所提升。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S7.对S6制备的缝编无纺布进行烘干,涂布乳液,干燥;然后收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将各种短纤维按比例送入混棉机混合均匀,然后再送入开松机中对其除杂和提高短纤维松解度,以便提升梳理效果;S2. 将开松后的短纤维送入梳理机的梳理棉箱,将开松后的短纤维均匀梳理成厚度均匀一致的纤维网,再将纤维网逐层铺叠得多层纤维网棉;S3. 对多层纤维网棉通过预刺机进行预刺处理,采用预刺机将所述多层纤维网棉进行上下针刺加固得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S4. 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通过缝编经线穿刺制得单面弹性无纺布坯布使其达到三维固定的效果;所述三维固定的方式如下:一定弹性及强力的单层纤维棉由皮帘送至缝编机针床处再由槽针穿过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将纤维长丝绕在槽针处由弯针将其经线夹持并将穿过的经线进行打结处理,如此反复运动使经线将一定弹性及强力的纤维棉的左右和前后两端牢牢固定,结合S3中的针刺机的预刺对其进一步的上下面固定,并通过不同弹性的经线材料加固纤维棉;S5. 采用水刺机将三维固定后的单面弹性无纺布坯布进一步水刺修面制得缝编无纺布坯布,然后再进一步高压水刺,通过调整高压水刺的水压、水刺密度和水刺速度对缝编无纺布坯布清理和按实际性能指标进一步对其加固;S6.将S5中经水刺过的缝编无纺布坯布经拉幅定型机按所需的幅宽烘干定型得到缝编无纺布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 由开松机将短纤维进行两道开松工序;其中一道为粗开松,从而对原料中的纤维块进行撕扯、松解,其中一道为精开松,从而进一步松解纤维块和清除杂质,使短纤维的结构和均匀度得到改善;S2. 用梳理机将开松后的纤维均匀梳理成厚度均匀一致的纤维网,再通过铺网机将纤维网逐层铺叠得多层纤维网棉;S5中,高压水刺的水压设置为10~30MPa,水刺密度为水针板上开有三排孔,孔密度为24~48孔/cm,高压水刺速度设置为10~60m/min,从而使得缝编无纺布抗撕裂强度高,且不容易掉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荣元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蓝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