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94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和系统,热压装置包括:下压板、极组和上压板;极组设置于下压板上,下压板用于容纳并承载极组;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对间隔设置,并位于极组上方,上压板由多段子压板拼接而成,每段子压板上均单独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单独驱动所对应的子压板靠近或远离极组,以对极组进行热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热压装置可以根据极组的状态单独调节三个子压板的热压压力,使得极组受力均匀,有效解决了极组中间位置过压和边缘消薄区位置无法压实的问题,使得消薄区位置的隔膜和极片也具有较好的粘附效果,保证极组消薄区的位置受力均匀,避免热压后极组消薄区发软,提高电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和容量。能和容量。能和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生产完成后会通过卷绕或叠片工艺将正负极片和隔膜组装成单个极组,随后对极组进行热压整形。热压工序是锂电池装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卷绕或叠片形成的极组,隔膜在走带方向上被拉伸,导致隔膜不平整,没有和正负极片完全贴紧,使得锂离子扩散距离增大,电芯内阻增大;并且,未经热压的极组呈松散状态,转运过程中容易导致隔膜、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的错位,组装成电芯后,短路风险增大;因此,对极组进行热压会减小极组厚度,将极组厚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增加电芯能量密度。
[0003]目前热压机使用的上热压板均为一体式,热压长度<300mm的电芯厚度一致性较好,当电芯长度偏大时,由于极组本身削薄区的影响,中间厚两边薄,单块热压板两边无法完全贴紧极组,受力不一致,削薄区位置的隔膜和极片无法有效粘连,导致两侧削薄区发软,经过电解液浸泡以及充放电循环,未压实的区域掉料,电芯循环性能差、容量缩水,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装置包括:下压板、极组和上压板;所述极组设置于所述下压板上,所述下压板用于容纳并承载所述极组;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相对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极组上方,所述上压板由多段子压板拼接而成,每段所述子压板上均单独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单独驱动所对应的所述子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极组,以对所述极组进行热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包括极组本体、消薄区和极耳;所述消薄区分别位于所述极组本体的两端,且所述消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极组本体的厚度;所述极耳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消薄区远离所述极组本体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总长度与所述下压板的长度均不小于所述极组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压板设置有三段,三段所述子压板分别为第一子压板、第二子压板和第三子压板,沿所述上压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子压板、所述第二子压板和所述第三子压板依次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极组削薄区发软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压板位于所述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赵星晨徐倩李文东邹浩东汪苏苏余招宇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