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93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包括复数片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片所述瓦片堆叠组成的基础单元,由若干片所述瓦片错位堆叠组成的镂空单元,以及连接各个瓦片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基础单元及所述镂空单元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根据设计图样,将所述基础单元与镂空单元依次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堆叠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个瓦片堆叠构成不同的单元,又通过不同的单元组合成整体,每一瓦片间通过连接管穿孔连接,实现漏景与障景不同需求,且提升牢固性及环保性,适用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墙建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景墙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小品。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作障景、漏景,起活跃景色、补点空间的作用。景墙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使用途径需用不同的材料。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景墙外,景墙还能够反映文化,兼有美观、隔断、通透的作用。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
[0003]传统景墙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等。所需要的材料往往厚重,运输成本大且难以异地搭建,纹样图形受到砖的规模制约,漏孔面积不能过大,否则影响砌体的坚固性,不能适应现代小品安全性的要求。而为了提高牢固性,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粘胶剂,会产生的甲醛、苯、汞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元素,在室内不建议被使用。因此,需要一种适用环境更广泛,更安全的景墙堆砌结构,才能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通过结构改良,使得结构更为牢固,安全性得到提高,适合更多场合搭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包括复数片瓦片,包括由若干片所述瓦片堆叠组成的基础单元,由若干片所述瓦片错位堆叠组成的镂空单元,以及连接各个瓦片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基础单元及所述镂空单元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根据设计图样,将所述基础单元与镂空单元依次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堆叠固定。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由小块瓦片构成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瓦片错位堆叠形成的镂空相适应,根据所述设计图样需要,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镂空单元内,构成实心单元。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础单元由若干个单片的所述瓦片堆叠构成,中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其底部通过水泥砂浆层与地面固定。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外涂覆有保护色涂层,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基础单元的底部,并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山形景墙顶层,贯穿整个所述山形景墙。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为钢管,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基础单元之间的间隔一致。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1]1.本技术中通过若干基础单元、镂空单元及填实部的组合,堆叠构成具有漏景和障景作用的山景墙,而每一单元以及组成单元的单片瓦片之间均通连接杆来穿孔连接,替代以往粘胶剂的连接方式,一方面提高了青瓦景墙的牢固性,另一方面避免使用粘胶
剂而产生的甲荃、苯、汞等环境污染问题,更为安全;
[0012]2.本技术中采用钢管结构嵌套穿孔连接,可拼装,可拆卸,根据环境需求,拼装灵活性高,且拆除后的瓦片可再次使用,从而满足使用安全性、环保性的要求;
[0013]3.本技术中填充部由小规模瓦片构成,与其它单元的瓦片结合度更好,整体性更佳,同时满足障景需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轴侧图;
[0018]图5是图4的分解图。
[0019]其中:1、瓦片;2、连接杆;3、镂空单元;4、基础单元;5、填充部;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一:参见图1~5所示,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包括复数片瓦片1,包括由若干片所述瓦片1堆叠组成的基础单元4,由若干片所述瓦片1错位堆叠组成的镂空单元3,以及连接各个瓦片1之间的连接杆2,所述基础单元4及所述镂空单元3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6,根据设计图样,将所述基础单元4与镂空单元3依次通过连接杆2穿过所述连接孔6堆叠固定。
[0022]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有由小块瓦片构成的填充部5,所述填充部5与所述瓦片1错位堆叠形成的镂空相适应,根据所述设计图样需要,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镂空单元3内,构成实心单元。此小块瓦片为小模块、小尺寸瓦片,用于填充镂空位置,与镂空单元形成一体状态,构成障景作用。
[0023]如1所示,所述基础单元4由若干个单片的所述瓦片1堆叠构成,中间通过所述连接杆2固定,其底部通过水泥砂浆层与地面固定。
[0024]所述连接杆2为钢管,表面涂覆有保护色涂层(与瓦片色相似),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基础单元4的底部,并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山形景墙顶层,贯穿整个所述山形景墙,如图2所示,相邻所述连接杆2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基础单元2之间的间隔一致。
[0025]在本实施例中,底层为多片瓦片层叠后的基础单元,其底部通过水泥砂浆层与地面夯实,每一基础单元上开连接孔,由钢管穿过,钢管的长度由景墙的高度相适应,之后将3

4片瓦片堆叠后作为一小组,每组上下交错向上垒起,对应钢管处开孔穿过,形成镂空单元,见图5所示;根据设计要求,将填充部嵌于因交错堆叠形成的镂空中,形成实习单元;最后,将三片瓦片堆叠为一组,上下两组弧形面相对叠放,形成顶层花式,再将填充部嵌于弧形孔内。
[0026]以上堆叠方式不是唯一,可根据周围环境对漏景和障景的需求,任意选择堆叠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包括复数片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片所述瓦片堆叠组成的基础单元,由若干片所述瓦片错位堆叠组成的镂空单元,以及连接各个瓦片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基础单元及所述镂空单元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根据设计图样,将所述基础单元与镂空单元依次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堆叠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形景墙堆砌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由小块瓦片构成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瓦片错位堆叠形成的镂空相适应,根据所述设计图样需要,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镂空单元内,构成实心单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