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7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该结构由主洞和与之连通的施工支洞组成,主洞内设置装载机,主洞内与施工支洞衔接位置设为转运站;沿转运站和施工支洞地面铺设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轨出渣车,所述有轨出渣车近施工支洞侧设置吊耳,吊耳处固定牵引索与施工支洞外的卷扬机连接。该结构采用主洞地面无轨运输以及施工支洞有轨运输相结合的结构,既能充分利用实现有轨运输高效施工的特点,又可最大程度上降低轨道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施工干扰,以达到运输成本低、干扰小、工期短的目标。工期短的目标。工期短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洞工程
,具体为一种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小断面隧洞施工中,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常采用有轨运输系统进行渣土运输。有轨运输系统有废气排放小、污染低、通风要求低、施工场地整洁、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对于长隧道、特长隧道施工,有轨运输设备存在轨道铺设工程量大的缺点,且轨道挤占了大量隧洞空间,一定程度干扰了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长距离小断面隧洞施工中采用有轨运输系统进行渣土运输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合无轨运输和有轨运输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
[0004]本技术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主洞和与之连通的施工支洞组成:主洞内设置装载机,主洞内与施工支洞衔接位置设为转运站;沿转运站和施工支洞地面铺设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轨出渣车,所述有轨出渣车近施工支洞外侧设置吊耳,吊耳处固定牵引索与施工支洞外的卷扬机连接。
[0005]当隧洞内进行开挖作业时,主洞内装载机将渣土运输至转运站处将渣土放置于有轨出渣车内,再通过卷扬机将有轨出渣车沿施工支洞牵引至隧洞外。
[0006]最优的,所述转运站一侧地面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橡塑车轮定位器连接,使气缸带动橡塑车轮定位器垂直往复运动。当装载机驶入转运站内,橡塑车轮定位器伸出地面与装载机车轮紧密配合,起到定位作用。
[0007]所述转运站内凹槽内侧设置向下的斜坡,轨道位于斜坡下的地面,转运站斜坡两侧的地面具备高差,方便装载机的铲斗向有轨出渣车内装卸渣土。
[0008]所述转运站内凹槽外侧地面分别向外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轨道末端的地面设置第三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以及气缸同时与PLC控制器连接;当装载机驶入转运站内,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到装载机的接近信号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工作,橡塑车轮定位器伸出地面;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到装载机的接近信号,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到有轨出渣车的接近信号的接近信号后,提示装载机驾驶员进行装卸作业。
[0009]本技术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采用主洞地面无轨运输以及施工支洞有轨运输相结合的结构,既能充分利用实现有轨运输高效施工的特点,又可最大程度上降低轨道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施工干扰,以达到运输成本低、干扰小、工期短的目标;
[0010]施工支洞结构可控,有轨运输系统施工灵活,无需挤占小断面隧洞主洞有限的施工空间,在空间上施工组织难度较小,且有轨运输系统通用性好,本段施工完毕相关设备可在下一施工段重复使用;
[0011]主洞无轨运输系统避免了因轨道铺设、运输造成的垫层浇筑等后续施工工序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施工组织困难,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无轨运输系统能有效避免有轨运输系统轨道维修及扒渣机间隔停顿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俯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主洞1,施工支洞2,轨道3,有轨出渣车4,牵引索5,橡塑车轮定位器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实施于有压输水隧洞内,为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主洞1开挖断面采用4.4m
×
4.4m城门洞型开挖断面,衬后断面为直径2.8m的圆形断面型式。为满足建设和规划需要,主洞1与施工支洞2呈直角连接,四条施工支洞2布置成22.5度的斜井。主洞1内设置装载机,主洞1内与施工支洞2衔接位置设为转运站;沿转运站和施工支洞2地面铺设轨道3,轨道3上设置有轨出渣车4,所述有轨出渣车4近施工支洞2外侧设置吊耳,吊耳处固定牵引索5与施工支洞2外的卷扬机连接。所述转运站一侧地面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橡塑车轮定位器6连接,使气缸带动橡塑车轮定位器6垂直往复运动。当装载机驶入转运站内,橡塑车轮定位器6伸出地面与装载机车轮紧密配合,起到定位作用。所述转运站内凹槽内侧设置向下的斜坡,轨道3位于斜坡下的地面,使转运站斜坡两侧的地面具备1m高差,方便装载机的铲斗自由卸料。
[0017]实施例2:实施例2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转运站内凹槽外侧地面分别向外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轨道3末端的地面设置第三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以及气缸同时与PLC控制器连接;当装载机驶入转运站内,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到装载机的接近信号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工作,橡塑车轮定位器6伸出地面;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到装载机的接近信号,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到有轨出渣车4的接近信号的接近信号后,提示装载机驾驶员进行装卸作业。由于装载机与有轨出渣车4存在高差,装载机驾驶员视野存在盲区,该举措保证了卸料的准确性。卸料完成后,装载机驾驶员通过对讲设备提示施工支洞2外的施工人员开启卷扬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主洞(1)和与之连通的施工支洞(2)组成:主洞(1)内设置装载机,主洞(1)内与施工支洞(2)衔接位置设为转运站;沿转运站和施工支洞(2)地面铺设轨道(3),轨道(3)上设置有轨出渣车(4),所述有轨出渣车(4)近施工支洞(2)外侧设置吊耳,吊耳处固定牵引索(5)与施工支洞(2)外的卷扬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隧洞施工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运站一侧地面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橡塑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于国荣行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