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74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包括:两个受力部,分别安装在框架主体的不同位置上;驱动部,安装在框架主体的底部且被配置为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情况而切换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扶持状态以及推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丰富了助步器的功能,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病人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助步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

技术介绍

[0002]助步器,也叫下肢矫形器,是一种步行撑扶工具,供行动不便的老人、某些外伤、偏瘫患者与残疾人自行助步或四肢体力锻炼使用,人们扶着它可以轻松慢行现有的病房助步器,大多如图2以及图3所示,很多时候能为病人提供受力支撑点(步行撑扶工具)又或者可供病人扶持推行。有一些病房助步器,还会在其上安装坐板,方便方便坐下休息。
[0003]申请人经过大量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2011460605.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助步器,其通过遥感或者手机遥控,以超声波传感器为辅助避障,结构可快速拆装,可让电机自锁,助步器正前方安装有可调节方向的照明灯,在使用者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自动触发报警功能。又如申请号为201710873981.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力刹车助步器,其能帮助在行走或锻炼中的老年人,突发身体失衡跌倒时,助步器会感受到重力下降而开启刹车功能,保障了老年人在行走或活动时的安全,同时提升了助步器的稳定性和泛用性。再如申请号为201811394085.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术后康复助步器,其具有使用方便、不需要患者用力可以自动行走且行走稳定的优点。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病房助步器虽然各具优点,但仅具有一种功能,无法根据病人的扶持用力点,切换到不同状态(比如扶持状态以及推行状态),其功能较为单一,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病房助步器仅具有一种功能,无法根据病人的扶持用力点,切换到不同状态,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包括两个受力部以及驱动部。
[0007]两个受力部分别安装在框架主体的不同位置上。
[0008]驱动部安装在框架主体的底部且被配置为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情况而切换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扶持状态以及推行状态。
[0009]所述病房助步器通过提供两个受力部,并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情况切换工作状态,使得助步器可以与框架主体转动连接以使驱动部的转动轮可相对底面滚动又或者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以提供支撑受力点,丰富了助步器的功能,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病人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10]进一步地,两个受力部均安装有力传感器,驱动部比较两个受力部的受力大小来切换工作状态。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刹车部件。
[0012]刹车部件安装在框架主体上,被配置成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大小锁死转动轮
以及在保持转动轮可相对框架主体转动的基础上调节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0013]进一步地,两个受力部分为扶持受力部以及推行受力部,扶持受力部包括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受力点,推行受力部包括至少一个受力点,每个受力点匹配一个力传感器并且不同受力点对应的力传感器均设有标识编号。
[0014]进一步地,刹车部件包括刹车片、刹车线以及牵引部件,牵引部件接收控制器的信号指令,通过收紧放松刹车线来控制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以锁死转动轮或者使转动轮可相对框架主体转动。
[0015]进一步地,控制器通过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分析识别每一个受力点的受力大小,当扶持受力部的其中一个受力点的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器判断工作状态为扶持状态,当扶持受力部的所有受力点的压力值均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并且推行受力部的其中一个受力点的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值,则控制器判断工作状态为推行状态。
[0016]进一步地,当两个受力部的所有受力点的压力值均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器判断助步器处在等待状态。
[0017]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部件为驱动电机或者电动伸缩杆。
[0018]进一步地,刹车线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驱动刹车线动作,进而控制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0019]进一步地,刹车线一端固定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控制器通过驱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驱动刹车线动作,进而控制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附图说明
[0020]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病房助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病房助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受力部;2、驱动部;3、框架主体;10、扶持受力部;11、推行受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0]实施例一:
[0031]现有的病房助步器,大多如图2以及图3所示,很多时候能为病人提供受力支撑点(步行撑扶工具)又或者可供病人扶持推行。有一些病房助步器,还会在其上安装坐板,方便方便坐下休息。这些病房助步器,大多仅具有一种功能,无法根据病人的扶持用力点,切换到不同状态,其功能较为单一,有待改进。
[0032]为了改进现有病房助步器,丰富其功能,使其能够根据病人扶持用力点的不同,切换到不同使用状态或者说使用功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包括两个受力部1以及驱动部2。
[0033]两个受力部分别安装在框架主体的不同位置上,并且被配置成可以供用户扶持并提供着力点。
[0034]驱动部安装在框架主体3的底部且被配置为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情况而切换工作状态。
[0035]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扶持状态以及推行状态。
[0036]当工作状态为扶持状态时,驱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病房助步器包括:两个受力部,分别安装在框架主体的不同位置上;驱动部,安装在框架主体的底部且被配置为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情况而切换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扶持状态以及推行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受力部均安装有力传感器,驱动部比较两个受力部的受力大小来切换工作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刹车部件,安装在框架主体上,被配置成可根据两个受力部的受力大小锁死转动轮以及在保持转动轮可相对框架主体转动的基础上调节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受力部分为扶持受力部以及推行受力部,扶持受力部包括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受力点,推行受力部包括至少一个受力点,每个受力点匹配一个力传感器并且不同受力点对应的力传感器均设有标识编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病房助步器,其特征在于,刹车部件包括刹车片、刹车线以及牵引部件,牵引部件接收控制器的信号指令,通过收紧放松刹车线来控制刹车片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以锁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保青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