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64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包括前膜片和后膜片,前膜片和后膜片均通过3D打印制成,前膜片的后侧设有第一接触内腔,后膜片与第一接触内腔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接触内腔,第一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前侧身体贴合,第二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后侧身体贴合,前膜片与后膜片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通过3D打印形成能够紧贴患者皮肤表面的一层补偿膜,为了保证更便捷的穿戴效果和固定效果,补偿膜打印成前膜片和后膜片,前膜片和后膜片是直接从患者皮肤上扫描取型,服贴性较好,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组件使前膜片和后膜片相固定,便于穿戴,操作更加便利。操作更加便利。操作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表浅的肿瘤,无论是传统的电子线还是X线照射技术,当射线穿越浅表组织时,由于剂量建成效应,使得浅表靶区的照射剂量较低且不均匀,需要添加医用补偿膜进行修正剂量。全身皮肤照射是一种对全身皮肤的表浅部位进行照射的特殊放疗技术,相应的需要全身的医用补偿膜进行剂量修正,对补偿膜的适形性、覆盖率、穿戴难易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普通医用补偿膜为30cm*30cm的标准模块,难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对全身皮肤进行覆盖,尤其是患者头部以及四肢远端的补偿膜覆盖存在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不贴合的情况,影响了全身皮肤照射的精准度。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合成塑胶发泡体(潜水衣)制成的全身补偿膜,以解决补偿膜与皮肤贴合度的问题,但在长期使用后发现依然存在以下弊端:
[0004]1、人工量裁的精确性无法保证,若过紧会难以穿戴,若过松则贴合效果不好,补偿膜与皮肤的贴合度不稳定;
[0005]2、穿脱耗时较长;
[0006]3、穿脱时对患者皮肤病灶有一定的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贴度高,且穿戴更加方便的补偿膜来满足全身放射治疗的需求。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包括前膜片和后膜片,所述前膜片和所述后膜片均通过3D打印制成,所述前膜片的后侧设有第一接触内腔,所述后膜片与所述第一接触内腔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接触内腔,所述第一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前侧身体贴合,所述第二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后侧身体贴合,所述前膜片与所述后膜片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前膜片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间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后膜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匹配的第二凸起部,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匹配的第二凹陷部。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有毛面和刺面,所述魔术贴的毛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后膜片左右两侧,所述魔术贴的刺面穿过所述前膜片后粘贴于所述毛面。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前膜片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后膜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魔术贴的毛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处,所述限位槽可供所述魔术贴的刺面穿过。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中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后膜片的左右两侧,所述前膜片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供所述绑带穿过。
[0014]优选的,所述前膜片和所述后膜片的尺寸根据人体相应部位的测量数据通过3D打印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前膜片包括第一头部膜片、第一颈部膜片、第一躯干膜片和第一四肢膜片,所述后膜片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头部膜片、所述第一颈部膜片、所述第一躯干膜片和所述第一四肢膜片上下相对的第二头部膜片、第二颈部膜片、第二躯干膜片和第二四肢膜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3D打印形成能够紧贴患者皮肤表面的一层补偿膜,为了保证更便捷的穿戴效果和固定效果,补偿膜打印成前膜片和后膜片,由于前膜片和后膜片是直接从患者皮肤上扫描取型,服贴性较好,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组件使前膜片和后膜片相固定,便于穿戴,穿戴时也免去了现有采用低温热塑膜时需要加热、塑形等动作,操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0017]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前膜片1、后膜片2、第一接触内腔11、第二接触内腔21、第一凹陷部111、第一凸起部112、第二凸起部211、第二凹陷部212、魔术贴3、毛面31、刺面32、限位槽12、固定件33、定位孔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参照附图1,包括前膜片1和后膜片2,前膜片1和后膜片2均通过3D打印制成,前膜片1的后侧设有第一接触内腔11,后膜片与第一接触内腔1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接触内腔21,第一接触内腔11用于与人体的前侧身体贴合,第二接触内腔21用于与人体的后侧身体贴合,前膜片1与后膜片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
[0023]本实施例通过3D打印形成能够紧贴患者皮肤表面的一层补偿膜,在穿戴后能够紧贴患者皮肤表面,提升了补偿膜与皮肤表面的贴合度,有效的减少空气间隙,在保证补偿膜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补偿膜的皮肤覆盖率,是提升全身皮肤放疗适形性、均匀性和覆盖率的理想对策。可应用于全身范围的浅表疾病如蕈样霉菌病等的放疗中。为了保证更便捷的穿戴效果和固定效果,补偿膜打印成前膜片1和后膜片2,由于前膜片1和后膜片2均是直接从患者皮肤上扫描取型,第一接触内腔11和第二接触内腔21分别能够紧贴患者的前侧身体和后侧身体,服贴性较好,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组件使前膜片1和后膜片2相固定,便于穿戴,保证前膜片1和后膜片2均可以精确地固定的患者的身体上,穿戴时也免去了现有采用低温热塑膜时需要加热、塑形等动作,操作更加便利。
[0024]优选的,前膜片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间设置的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一凸起部112,后膜片2上设有与第一凹陷部111相匹配的第二凸起部211,以及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12相匹配的第二凹陷部212。由此,为了保证前膜片1和后膜片2的在每次重复使用时的相对位置,通过在前膜片1的边缘设置相间的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一凸起部112,并在后膜片2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凸起部211和第二凹陷部212,便于重复穿戴时的定位,使得前膜片1和后膜片2在每次穿戴时位置固定,保证前膜片1和后膜片2均可以精确地固定的患者的相应部位上。
[0025]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魔术贴3,参照附图2,魔术贴3设有毛面31和刺面32,魔术贴3的毛面31分别固定在后膜片2左右两侧,魔术贴3的刺面32穿过前膜片1后粘贴于毛面。由此,通过魔术贴3实现前膜片1和后膜片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便于穿脱,通过魔术贴3分别使前膜片1的左右两侧与后膜片2的左右两侧固定,提高了穿着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升了补偿膜与皮肤表面的贴合度。
[0026]进一步的,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件33,前膜片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后膜片2开设有定位孔22,魔术贴3的毛面31通过固定件33固定在定位孔22处,限位槽12可供魔术贴3的刺面32穿过。由此,在前膜片1或后膜片2的两侧设置定位孔22,并在另一膜片设置长条形的下限位槽12,本实施例的定位孔22开设在后膜片2处,限位槽12开设在前膜片1处,固定件33采用子母钉,魔术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膜片和后膜片,所述前膜片和所述后膜片均通过3D打印制成,所述前膜片的后侧设有第一接触内腔,所述后膜片与所述第一接触内腔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接触内腔,所述第一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前侧身体贴合,所述第二接触内腔用于与人体的后侧身体贴合,所述前膜片与所述后膜片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膜片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间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后膜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匹配的第二凸起部,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匹配的第二凹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有毛面和刺面,所述魔术贴的毛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后膜片左右两侧,所述魔术贴的刺面穿过所述前膜片后粘贴于所述毛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身皮肤放疗的新型补偿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森奎姚文燕王玮何梦雪方键蓝林晓生林承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