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63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氧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回收组件,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左侧和回收组件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辊,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传送辊,所述传送辊通过轴承座与处理箱转动连接,在传动件的作用下,两个转轴在处理箱的内部为相反方向转动,使铜箔在处理过程中处理箱内部的处理剂为流动状态,在铜箔经过处理剂的时候,处理剂能够充分的与铜箔进行接触,使处理箱内部的处理剂能够被充分的利用,同时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安装杆通过扰流板的作用下可以使处理剂在处理箱的内部晃动的幅度更大,可以提高对铜箔的防氧化处理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氧化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
[0003]铜箔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通过防氧化设备对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避免通过在使用的过程中表面产生氧化而导致线路板的贴膜质量,使铜箔表面的光洁度更好。
[0004]但是,现有的防氧化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现有的采用对铜箔浸泡处理剂来对铜箔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属于对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的其中一种方式,采用浸泡的方式对整卷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的时候,由于处理剂是静止不动的,在将铜箔通入处理剂进行防氧化处理的时候,使整个处理设备中的处理剂不能得到均匀的利用;
[0006]2、现有的设备在对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的时候,铜箔在进行防氧化处理的过程中铜箔上附着的杂质在进入到设备的内部之后会掉落在处理剂中,长时间的处理会使处理剂中混合有大量的杂质,在持续的处理过程中会使处理后的铜箔上零散的分布着杂质,影响后续铜箔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及工艺,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回收组件,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左侧和回收组件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辊,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传送辊,所述传送辊通过轴承座与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均匀组件;
[0009]所述均匀组件包括转轴,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与转轴轴向垂直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回收件,所述处理箱的后表面设置有传动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回收辊,所述回收辊的后表面设置有连动件,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且位于回收辊的下方设置有挤压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回收件包括连接框,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瓣膜,所述连接框上且位于卡槽的内部通过卡接块卡接有过滤网兜。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二驱动轮,所述处理箱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处转动连
接有第二驱动轮,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包括安装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且位于回收辊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多个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挤压板的一端与安装壳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动件包括第一驱动轮,所述固定壳的后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连动件在固定壳上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连接带轮在固定壳上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回收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轮与凸轮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销与扰流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框与限位销靠近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销与连接框上的凹槽相适配。
[0016]进一步的,采用上述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时对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的使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首先将需要进行防氧化处理的铜箔从处理箱上左侧的导向轮导向辊输送进入处理箱的内部,然后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处理箱内部的多个传送辊,最后从处理箱右侧的导向轮导向辊输出;
[0018]S2、在铜箔进入至处理箱的内部进行防氧化处理的时候均匀组件对处理箱内部的处理剂进行持续的搅动,使处理剂能够与铜箔进行充分的接触;
[0019]S3、经过防氧化处理的铜箔在离开处理剂之后,铜箔上会附着多余的处理剂,通过回收组件将铜箔上附着的处理剂进行去除,重新回收至处理箱的内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在传动件的作用下,两个转轴在处理箱的内部为相反方向转动,使铜箔在处理过程中处理箱内部的处理剂为流动状态,在铜箔经过处理剂的时候,处理剂能够充分的与铜箔进行接触,使处理箱内部的处理剂能够被充分的利用,同时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安装杆通过扰流板的作用下可以使处理剂在处理箱的内部晃动的幅度更大,在于铜箔接触的时候对铜箔产生轻微的冲击力,可以提高对铜箔的防氧化处理的效率。
[0022]2、该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通过回收件的设置,可以在回收件随着扰流板转动过程中将处理剂中含有的杂质过滤下来,并且储存在回收件的内部,避免在处理集中混合过多杂质后使铜箔的表面在进行防氧化处理之后零散的附着一些杂质,影响铜箔后续的使用。
[0023]3、该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通过两个回收辊的设置可以将经过防氧化处理后的铜箔上多余的处理剂进行回收,使铜箔在经过防氧化处理之后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收卷,同时避免处理剂被带出造成浪费,提高处理剂的利用率,通过挤压件的设置,可以将回收辊上吸收的处理剂进行及时的处理,重新回收至处理箱的内部,以保证回收辊的回收效率。
[0024]4、该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通过挤压板的设置,在将回收辊上吸附的处理剂回收的过程中,通过其上下往复的运动方式可以在刮取回收辊上吸附的处理剂的同时,对回收辊进行往复按压,使挤压板在回收回收辊上的处理剂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收集件的侧视剖视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2]图中:1、处理箱;2、导向辊;3、回收组件;4、传送辊;5、均匀组件;6、轴承座; 31、回收辊;32、固定壳;33、挤压件;34、连动件;51、扰流板;52、回收件;53、转轴; 54、安装杆;55、限位销;56、卡槽;57、传动件;331、挤压板;332、限位弹簧;333、凸轮;334、安装壳;341、第一传动带;342、同步带;343、第一驱动轮;344、第一传动轮; 345、连接带轮;521、连接框;522、过滤网兜;523、瓣膜;524、卡接块;571、第二传动带;572、第二驱动轮;573、第二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回收组件(3),所述处理箱(1)的上表面左侧和回收组件(3)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辊(2),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传送辊(4),所述传送辊(4)通过轴承座(6)与处理箱(1)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均匀组件(5);所述均匀组件(5)包括转轴(53),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53),所述转轴(53)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4),所述安装杆(54)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扰流板(51),所述扰流板(51)上开设有卡槽(56),所述卡槽(56)的内部与转轴(53)轴向垂直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销(55),所述卡槽(56)的内部卡接有回收件(52),所述处理箱(1)的后表面设置有传动件(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3)包括固定壳(32),所述处理箱(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32),所述固定壳(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回收辊(31),所述回收辊(31)的后表面设置有连动件(34),所述固定壳(32)的内部且位于回收辊(31)的下方设置有挤压件(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件(52)包括连接框(521),所述卡槽(56)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框(521),所述连接框(5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瓣膜(523),所述连接框(521)上且位于卡槽(56)的内部通过卡接块(524)卡接有过滤网兜(5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表面防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7)包括第二驱动轮(572),所述处理箱(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轮(572),所述转轴(5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573),所述第二驱动轮(572)通过第二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梓廖平元刘少华郭丽平林远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