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5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含水池,所述水池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进水泵,所述水池的后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水池的中间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中间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水池的右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轴承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叶片,所述水池的左侧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与所述水池内部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药泵,所述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仪和重金属浓度检测仪,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便捷高效地实现了根据实际情况智能添加药剂功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地下水治理设备背景,名称是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淡水资源,但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废水排放、工业废渣、农业灌溉、填埋场泄漏、石化原料的运输管线和储罐的破损等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原本紧张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而且给人居健康、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与挑战,地下水修复已成为当前备受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地下水修复是指采用抽提、气提、生物修复、渗透反应墙等技术使受污染的地下水恢复到原有水质,目前常采用的是抽提技术,抽提处理是采用水泵将地下水抽出来,在地面得到合理的净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重新注入地下或排入地表水体,这种处理方式对抽取出来的水中污染物能够进行高效去除。
[0003]然而目前采用抽提技术处理地下水时,需要根据水质来喷洒药剂来中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比如铜、铅、镍、砷、铬等),实际操作中,因为水质都是在不停的变化,添加药剂的量无法精准的把握,这就造成了药剂添加或多或少,不能适应地下水处理的需求。
[0004]故,有必要提供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可以达到根据实际情况智能添加药剂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包含水池,所述水池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进水泵,所述水池的后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水池的中间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中间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水池的右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轴承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叶片,所述水池的左侧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与所述水池内部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药泵,所述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仪和重金属浓度检测仪,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凹槽,多组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转盘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配合腔,所述配合腔与凸块相配合且一一对应。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滑轨的中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滤网的后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上侧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动块连接,所述门板为卷帘结构,所述门板的内侧固定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内部设置有刮板且与滤网相接触,滤网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废料腔,所述水池的外端设置
有废料管,所述废料腔与废料管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废料泵,所述滤网的中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高于滤网。
[0009]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智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修复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运行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运行模块分别通过无线电连接;
[0010]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运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和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智能运行模块包括抽排控制模块、搅拌控制模块和匝门控制模块;
[0011]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状态检测模块与水位仪和重金属浓度检测仪电连接,所述抽排控制模块与进水泵、排水泵、药泵和废料泵电连接,所述搅拌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匝门控制模块与滑动块电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修复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0013]S1、在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治理的过程中,启动智能修复系统;
[0014]S2、利用液位仪采集泵入的地下水的水位,直到达到预设值;
[0015]S3、利用重金属浓度检测仪采集水池中各种重金属的体积浓度;
[0016]S4、根据确定的各种重金属的体积浓度,配置定量的药剂并泵入水池,利用搅拌控制模块进行搅拌,并在混合完全时电机停止搅拌;
[0017]S5、打开门板把处理完成的地下水重新排入地下,并把反应产生的悬浮物刮入废料腔中;
[0018]S6、利用废料泵对悬浮物进行排放;
[0019]S7、重复S2

S6,持续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治理。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智能修复系统,可以在地下水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地下水的重金属的比例,智能的调节加药量,并通过搅拌的方式使药剂和地下水混合均匀,同时产生的悬浮物可以通过滤网进行截留,并通过废料泵的作用下,排出水池,从而达到高效处理地下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转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各模块相互关系示意图;
[0028]图中:1、水池;2、进水管;3、排水管;4、药箱;5、进水泵;6、排水泵;7、药泵;8、废料泵;9、废料管;10、电机;11、中心轴;12、转盘;13、滤网;14、滑轨;15、固定块;16、滑动块;17、门板;18、废料腔;19、叶片;20、凹槽;21、弹簧;22、凸块;23、配合腔;24、漏水孔;25、密封块;2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0]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包含水池1,水池1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进水泵5,水池1的后侧设置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泵6,水池1的中间内部设置有滤网13,滤网13的中间设置有漏水孔24,水池1的右侧固定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中心轴11,中心轴11的前端轴承连接有转盘12,转盘12的外圈设置有叶片19,水池1的左侧设置有药箱4,药箱4与水池1内部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药泵7,水池1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仪和重金属浓度检测仪,叶片19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包含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进水泵(5),所述水池(1)的后侧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与地下水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泵(6),所述水池(1)的中间内部设置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的中间设置有漏水孔(24),所述水池(1)的右侧固定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中心轴(11),所述中心轴(11)的前端轴承连接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的外圈设置有叶片(19),所述水池(1)的左侧设置有药箱(4),所述药箱(4)与所述水池(1)内部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药泵(7),所述水池(1)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仪和重金属浓度检测仪,所述叶片(19)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凹槽(20),多组所述凹槽(20)的底部固定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有凸块(22),所述转盘(12)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配合腔(23),所述配合腔(23)与凸块(22)相配合且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的上端设置有滑轨(14),所述滑轨(14)的两端固定有固定块(15),所述滑轨(14)的中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6),所述滤网(13)的后端设置有门板(17),所述门板(17)的上侧两端分别与固定块(15)和滑动块(16)连接,所述门板(17)为卷帘结构,所述门板(17)的内侧固定有密封块(25),所述密封块(25)的内部设置有刮板且与滤网(13)相接触,滤网(13)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废料腔(18),所述水池(1)的外端设置有废料管(9),所述废料腔(18)与废料管(9)管道连接且管道内设置有废料泵(8),所述滤网(13)的中间设置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高于滤网(13)。4.地下水修复治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智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修复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运行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运行模块分别通过无线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运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和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智能运行模块包括抽排控制模块、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佳佳姚海祥张安妮李怡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