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728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组内存在链路延时失步缺陷时,包含以下步骤:A对所述组内正常链路和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按照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由大到小排序形成有序集合;B设置延时 滑动窗口宽度为所述组的最大操作延时;C使用所述延时滑动窗口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所述有序集合,选取一个链路数目最多的子集,将该子集中不包含的链路从所述组中剔除;D清除所述组内所有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的缺陷状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特别涉及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服务不断多样化,人们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商开始考虑并研究如何将这些对带宽、实时性、传输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的网络服务由一个统一的多媒体网络来实现,做到真正的一线通。由此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ATM”)网应运而生。ATM是一项先进和实用的通信技术,它采用固定大小的报文分组动态地分配带宽,数据的压缩、编码和传输是异步进行的。ATM也被称为“快速报文分组”,目前传输率可达625Mbps,它将是未来Internet主干网的主要实现技术之一。ATM反向复用(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简称“IMA”)技术把一个ATM信元流以信元为基础,反向复用到多个物理连接上来传输,并在远端把这些在不同物理链路上传输的信元流恢复成单一的信元流。这种支持高速ATM信元流的实用方法,为多媒体用户接入和利用现有链路进行ATM传输创造了条件。这种思想已经开始被广泛利用,尤其是在网络负荷较重的情况下,将流量较大的业务分散到多条网络路由中来承担,不仅可以减轻网络中部分重载路由的业务负荷,同时也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条ATM的物理链路速率较高,往往超过一条物理链路的速率,需要用IMA协议把一条或多条物理链路捆绑起来组成一个IMA组,在现有的物理链路上承载ATM信元。当使用IMA组来承载ATM-->业务时,由于组内各条链路经过的传输网络可能不同,链路的传输延时可能不同,因此在链路之间存在传输延时差。IMA协议中使用了信元缓存技术来解决该问题。下面参照图1说明IMA协议中信元缓存的恢复技术。IMA组有一个公共的读指针,而各条链路有自己的写指针,并且有自己独立的缓存空间--延时补偿缓存(Delay Compensate Buffer,简称“DCB”),根据IMA组可以容忍的延时差值来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以组的读指针为零点,链路的写指针在组的读指针之前,则该链路的DCB深度为正值,链路的写指针在组的读指针之后,则该链路的DCB深度为负值,DCB深度以信元个数为单位。链路中的ICP1、ICP2、ICP3是控制信元,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IMA组的读指针移动速率由IMA数据信元速率决定,链路的写指针移动速率由链路自身的信元到达速率决定。当组内各条链路的延时值不一致而导致信元到达的速率不一致时,各条链路的写指针和IMA组的读指针之间的偏移也不一样。在缓存区就表现出延时小的链路由于信元到达的速率快而缓存了较多的信元,延时多的链路则缓存了较少的信元。当组内某条链路延时过大导致组的读指针超过链路的写指针,或者链路相对于参考链路而言显得过快,从而导致链路的写指针超出链路的缓存区空间,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导致信元的丢失,因此在协议中引入了链路延时失步缺陷(Link Out of Delay Synchronization,简称“LODS”),来保证业务信元不丢失。在协议实现中,设定了读写指针之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以信元为单位,最小距离称为组的保护带宽延时(Guardband Delay),最大距离称为组的最大操作延时(Max Operational Delay)。当组内任一链路的写指针过于接近组的读指针并且读写指针之间的距离小于保护带宽延时时,该链路产生LODS缺陷,把该链路置为不可用,该链路便不再用来传送业务信元直到LODS缺陷消失。当组内任一链路的写指针远离组的读指针并且读写指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组的最大操作延时时,该链路同样产生LODS缺陷并把该链路-->置为不可用。IMA协议定义了一种方法,当链路有LODS缺陷时,可以通过移动组的读指针使链路的写指针和链路的读指针之间的距离位于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满足大于保护带宽延时和小于最大操作延时两个条件,以消除链路的LODS缺陷,使该链路继续可用。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只是消除链路上的LODS缺陷,使IMA组能够继续工作。但是,这种方案实质上没有保证最大带宽和最高传输效率,仅仅是使IMA组继续可用而已。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上述方案没有一个完整的LODS调整方法来调整IMA组中的链路状态,所以一旦链路出现LODS缺陷,只能把该链路置为不可用,从而无法达到最大带宽和最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使得在保证IMA最大带宽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快速链路,保证了传输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当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组内存在链路延时失步缺陷时,包含以下步骤:A对所述组内正常链路和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按照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由大到小排序形成有序集合;B设置延时滑动窗口宽度为所述组的最大操作延时;C使用所述延时滑动窗口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所述有序集合,选取一个链路数目最多的子集,将该子集中不包含的链路从所述组中剔除;D清除所述组内所有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的缺陷状态。-->其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定时对所述组内所有链路的链路缺陷情况进行查询。所述步骤C还包含以下子步骤:判断是否存在多个链路数目最多的所述子集,如果是则选取其中最先遍历到的一个所述子集。所述步骤D还包含以下子步骤:在所述选取的链路数目最多的子集中,获取各链路中最小的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将所述最小的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减去所述组的保护带宽,获得延时调整值;根据所述延时调整值调整所述组的读指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当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组内不存在链路延时失步缺陷时,包含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组当前的最小延时和保护带宽延时;判断所述组的最小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是否大于保护带宽延时与优化门限之和,如果是则减小所述组的延时。其中,所述要减小的所述组的延时值是所述最小延时值与所述保护带宽延时值的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当IMA组内链路出现LODS缺陷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个IMA组延时滑动窗口的滑动,在保证IMA最大带宽的基础上,优先调整快速链路以提高效率。当IMA组内链路没有出现LODS缺陷时,通过减小IMA组延时,也就-->是尽量缩小读写指针之间的距离,来保证业务的及时传输。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改变链路的状态来保证IMA组内正常进行传输的链路数目达到最大,从而获得最大带宽,在最大带宽的基础上再考虑链路速度快慢的影响。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当组内链路出现LODS缺陷时,IMA组内正常链路数大于LODS缺陷链路数,保证了组的最大带宽;而当组内LODS缺陷链路数和正常链路数一样时,优先调整延时小的链路,保证快速链路正常工作;当组内没有LODS缺陷链路的情况下,把组的最小延时调整到组的保护带宽延时附近,使组的延时最小。在实际运用中,通信系统的传输链路带宽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在保证传输业务的及时传送中也最为重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保证IMA最大带宽的基础上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组内存在链路延时失步缺陷时,包含以下步骤:A对所述组内正常链路和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按照延时补偿缓存区深度由大到小排序形成有序集合;B设置延时滑动窗口宽度为所述组的最大操作延时;C使用所述延时滑动窗口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所述有序集合,选取一个链路数目最多的子集,将该子集中不包含的链路从所述组中剔除;D清除所述组内所有链路延时失步缺陷链路的缺陷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定时对所述组内所有链路的链路缺陷情况进行查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协议中延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含以下子步骤:判断是否存在多个链路数目最多的所述子集,如果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