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87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3
一种防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筒、与所述注射器针筒配合的针筒帽、活动套设于所述注射器针筒上的透明套筒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注射器针筒内的活塞芯杆;所述注射器针筒包括管状乳头和空筒,所述空筒的外壁设有滑槽,所述透明套筒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针筒帽包括乳头套和垫板,所述垫板的外壁上设有滑块卡槽,所述垫板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空筒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利用透明套筒遮盖针头,防止了注射器在转移过程中刺伤医护人员;此外,实现了针头和套筒与注射器针筒的一次性分离,不仅方便了操作,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刺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通常配有注射针)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医疗用具,它由针筒、活塞、针头等组成。因按照院感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用后的注射器需要针筒和针头分离,分别放入医疗垃圾袋和锐器盒中,再进行医疗废物的后续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可使用毁形器或者手工对其进行处理,临床上多为手工分离,加上操作忙碌等环境影响,注射针刺伤医护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注射器针头刺伤医护人员的防刺注射器。
[0004]一种防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筒、与所述注射器针筒配合的针筒帽、活动套设于所述注射器针筒上的透明套筒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注射器针筒内的活塞芯杆;所述注射器针筒包括管状乳头和空筒,所述空筒的外壁设有滑槽,所述透明套筒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注射器针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滑块滑动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内,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外,所述针筒帽包括乳头套和垫板,所述垫板的外壁上设有滑块卡槽,所述垫板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空筒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配合时,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入所述滑块卡槽内,且所述乳头套套接在所述乳头上。
[0005]所述乳头套前端内壁设置有硅胶防水垫。
[0006]所述透明套筒外侧后部经过磨砂处理。
[0007]所述定位块与透明套筒一体注塑成型。
[0008]所述定位块表面设置有硅胶涂层。
[0009]所述滑块表面设置有硅胶涂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所述滑块位于第二限位部内,将针头的针栓安装在乳头套上,拉动活塞芯杆抽取药液时,乳头套内的硅胶涂层可以有效防止药液渗出;抽取药液后,握住透明套筒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推动透明套筒,滑块向前滑动,直至所述透明套筒盖住注射器针头,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以防止前推过度导致透明套筒脱离注射器针筒,滑块表面涂有硅胶涂层,可以防止滑块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导致暴露针头,避免了在注射器转移过程中刺伤医务人员的情况发生;将注射器转移到患者处,回拉透明套筒,滑块向后滑动至滑槽后端,握住透明套筒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滑块进入第二限位部,进行药液注射;在注射器使用完毕之后,握住透明套筒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后,推动透明套筒,滑块向前滑动至滑槽前端,再旋转透明套筒使滑块进入第一限位部
内,再推动透明套筒使滑块进入滑块卡槽,带动针筒帽和针头部分与注射器针筒一起分离,针头与注射器针筒分离过程中,被固定在透明套筒内部,且实现了针头与透明套筒的一次性分离,不仅方便了操作,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防刺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防刺注射器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1、注射器针筒;2、针筒帽;3、透明套筒;4、活塞芯杆;5、乳头;6、空筒;7、滑槽;8、定位槽;9、乳头套;10、垫板;11、滑块卡槽;12、定位块;13、滑块;14、第一限位部;15、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
[0016]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筒1、与所述注射器针筒1配合的针筒帽2、活动套设于所述注射器针筒1上的透明套筒3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注射器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4;所述注射器针筒1包括管状乳头5和空筒6,所述空筒6的外壁设有滑槽7,所述透明套筒3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7配合的滑块,所述注射器针筒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滑块13滑动的第一限位部14和第二限位部15,所述滑块1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3内,所述滑块1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3外,所述针筒帽2包括乳头套9和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外壁上设有滑块卡槽11,所述垫板10上还设置有定位块12,所述空筒6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12配合的定位槽8;所述定位块12与所述定位槽8配合时,所述滑块13可沿所述滑槽7滑入所述滑块卡槽11内,且所述乳头套9套接在所述乳头5上;所述透明套筒4可沿轴方向向前滑动遮住注射器针头,可以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针头刺伤医护人员;在注射完成后,旋转、推动透明套筒4使滑块13进入滑块卡槽11,带动针筒帽2和针头与注射器针筒一次分离,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0017]所述乳头套9前端内壁设置有硅胶防水垫,防止药液渗出。
[0018]所述透明套筒3外侧后部经过磨砂处理,增大了手指与透明套筒4的摩擦力,避免手滑引起的操作失误。
[0019]所述滑槽7前部有周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部14,可以防止前推过度导致透明套筒3脱离注射器针筒1,后部有周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15,便于在注射时固定透明套筒4。
[0020]所述定位块12与透明套筒3一体注塑成型。
[0021]所述定位块12表面设置有硅胶涂层,是乳头套3与注射器针筒1贴合更加牢固,防止意外脱落。
[0022]所述滑块13表面设置有硅胶涂层,可防止滑块13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导致暴露针头。
[0023]工作原理:使用前,所述滑块13位于第二限位部15内,将针头的针栓安装在乳头套9上,拉动活塞芯杆4抽取药液时,乳头套9内的硅胶涂层可以有效防止药液渗出;抽取药液
后,握住透明套筒3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3后,推动透明套筒3,滑块13向前滑动,直至所述透明套筒3盖住注射器针头,所述第一限位部14可以防止前推过度导致透明套筒3脱离注射器针筒1,滑块13表面涂有硅胶涂层,可以防止滑块13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导致暴露针头,避免了在注射器转移过程中刺伤医务人员的情况发生;将注射器转移到患者处,回拉透明套筒3,滑块13向后滑动至滑槽7后端,握住透明套筒3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3,滑块13进入第二限位部15,进行药液注射;在注射器使用完毕之后,握住透明套筒3经磨砂处理的部分旋转透明套筒3后,推动透明套筒3,滑块13向前滑动至滑槽7前端,再旋转透明套筒3使滑块13进入第一限位部14内,再推动透明套筒3使滑块13进入滑块卡槽11,带动针筒帽和针头部分与注射器针筒1一起分离,针头与注射器针筒分离过程中,被固定在透明套筒3内部,且实现了针头与透明套筒3的一次性分离,不仅方便了操作,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002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针筒(1)、与所述注射器针筒(1)配合的针筒帽(2)、活动套设于所述注射器针筒(1)上的透明套筒(3)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注射器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4);所述注射器针筒(1)包括管状乳头(5)和空筒(6),所述空筒(6)的外壁设有滑槽(7),所述透明套筒(3)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7)配合的滑块(13),所述注射器针筒(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滑块(13)滑动的第一限位部(14)和第二限位部(15),所述滑块(1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3)内,所述滑块(1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配合时,注射器针头位于所述透明套筒(3)外,所述针筒帽(2)包括乳头套(9)和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外壁上设有滑块卡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桃源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