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防护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57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防护镜,其用于防护操作者的眼睛免受激光的伤害;且方便操作者在激光状态下使用显微镜或裂隙灯时自由切换放大区域和现实区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其包括:上盖,其包括有一对贯穿的第一镜孔:回转体,其包括两对镜片孔、一对护目镜片,两对镜片孔具体为第一镜片孔、第二镜片孔,所述第一镜片孔上固装有护目镜片、第二镜片孔为贯穿通孔;以及底座,其包括一对贯穿的第二境孔;所述上盖盖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高度方向区域形成回转腔体,所述回转体置于所述回转腔体内,所述上盖或底座盖装后形成的外周弧面上开设有导向缺口。上开设有导向缺口。上开设有导向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防护镜


[0001]本技术涉及笔记本转轴抹油
,具体为一种激光防护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用于显微镜或者裂隙灯对激光进行防护时,其采用的是激光防护眼镜,其像近视镜或散光镜一样戴在人的眼睛区域。当操作者在进行手术或者检查时,需要不断切换放大区域和现实区域,其会对现实区域的观察造成影响;且在进行手术或检查时,镜片容易起雾,造成视线模糊或遮挡;为此,如何在使用者使用显微镜或裂隙灯时确保使用者进行激光操作时的安全,且确保使用者在放大区域和现实区域自由切换观察,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防护镜,其用于防护操作者的眼睛免受激光的伤害;且方便操作者在激光状态下使用显微镜或裂隙灯时自由切换放大区域和现实区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0004]一种激光防护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上盖,其包括有一对贯穿的第一镜孔:
[0006]回转体,其包括两对镜片孔、一对护目镜片,两对镜片孔具体为第一镜片孔、第二镜片孔,所述第一镜片孔上固装有护目镜片、第二镜片孔为贯穿通孔;
[0007]以及底座,其包括一对贯穿的第二境孔;
[0008]所述上盖盖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高度方向区域形成回转腔体,所述回转体置于所述回转腔体内,所述上盖或底座盖装后形成的外周弧面上开设有导向缺口;
[0009]第一状态下每对所述第一镜孔、第一镜片孔、第二镜孔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第二状态下每对所述第一镜孔、第二镜片孔、第二镜孔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
[0010]所述导向缺口的弧度不小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的回转体的转动弧度。
[001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2]所述上盖包括下凸外弧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下凸外弧面盖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外弧面上开设有导向缺口;
[0013]所述回转体对应于导向缺口的位置设置有侧凸转杆,所述侧凸转杆贯穿所述导向缺口后外凸,便于驱动切换状态;
[0014]所述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心轴内凹槽,所述上盖的中心本体部分下凸形成回转轴,所述回转轴插装于所述中心轴内凹槽内,确保回转体回转不会发生偏转;
[0015]所述上盖和底座的外环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布的定位孔,螺栓贯穿对应的定位孔后固装上盖和底座;
[0016]所述底座的外环周还设置有一定位缺口槽,定位缺口槽便于和设备进行对位组
装;
[0017]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下凸形成下凸定位,确保和设备进行快速对位组装。
[0018]采用本技术后,将激光防护镜设置于设备的目镜下方位置,切换到第一状态时,用于使用者通过显微镜给病人做激光手术时,对使用者眼睛的保护;或者使用者通过眼科裂隙灯给病人做激光检查时,对使用者眼睛的保护;切换到第二状态时,激光未开启,护目镜片未启用,则使用者直接通过目镜观测对应区域即可;其用于防护操作者的眼睛免受激光的伤害;且方便操作者在激光状态下使用显微镜或裂隙灯时自由切换放大区域和现实区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3]上盖10、第一镜孔11、导向缺口12、下凸外弧面13、回转轴14、回转体20、护目镜片21、第一镜片孔22、第二镜片孔23、中心轴内凹槽24、底座30、第二境孔31、下凸定位32、定位缺口槽33、侧凸转杆40、定位孔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一种激光防护镜,见图1

图3,其包括上盖10、回转体20、以及底座30;
[0025]上盖10包括有一对贯穿的第一镜孔11:回转体20包括两对镜片孔、一对护目镜片21,两对镜片孔具体为第一镜片孔22、第二镜片孔23,第一镜片孔22上固装有护目镜片21、第二镜片孔23为贯穿通孔;底座30包括一对贯穿的第二境孔31;
[0026]上盖10盖装于底座30的上表面、高度方向区域形成回转腔体,回转体 20置于回转腔体内,上盖10或底座20盖装后形成的外周弧面上开设有导向缺口12;
[0027]第一状态下每对第一镜孔11、第一镜片孔22、第二镜孔31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第二状态下每对第一镜孔11、第二镜片孔23、第二镜孔31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
[0028]导向缺口12的弧度不小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的回转体20的转动弧度。
[0029]具体实施时,上盖10包括下凸外弧面13,底座20的上表面为平面,下凸外弧面13盖装于底座20的上表面,下凸外弧面13上开设有导向缺口12;导向缺口12的弧度等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的回转体20的转动弧度;
[0030]回转体20对应于导向缺口12的位置设置有侧凸转杆40,侧凸转杆40贯穿导向缺口12后外凸,便于驱动切换状态;
[0031]回转体20的回转中心上表面内凹形成中心轴内凹槽24,上盖10的中心本体部分下凸形成回转轴14,回转轴14插装于中心轴内凹槽24内,确保回转体20回转不会发生偏转;
[0032]上盖10和底座20的外环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布的定位孔50,螺栓贯穿对应的定位孔50后固装上盖10和底座20;
[0033]底座20的外环周还设置有一定位缺口槽33,定位缺口槽33便于和设备进行对位组
装;
[0034]底座20的下表面下凸形成下凸定位32,确保和设备进行快速对位组装。
[0035]具体实施时,将激光防护镜设置于设备的目镜下方位置,切换到第一状态时,用于使用者通过显微镜给病人做激光手术时,对使用者眼睛的保护;或者使用者通过眼科裂隙灯给病人做激光检查时,对使用者眼睛的保护;切换到第二状态时,激光未开启,护目镜片未启用,则使用者直接通过目镜观测对应区域即可。
[00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防护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其包括有一对贯穿的第一镜孔:回转体,其包括两对镜片孔、一对护目镜片,两对镜片孔具体为第一镜片孔、第二镜片孔,所述第一镜片孔上固装有护目镜片、第二镜片孔为贯穿通孔;以及底座,其包括一对贯穿的第二境孔;所述上盖盖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高度方向区域形成回转腔体,所述回转体置于所述回转腔体内,所述上盖或底座盖装后形成的外周弧面上开设有导向缺口;第一状态下每对所述第一镜孔、第一镜片孔、第二镜孔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第二状态下每对所述第一镜孔、第二镜片孔、第二镜孔在对应的径向位置高度方向层叠布置;所述导向缺口的弧度不小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的回转体的转动弧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防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下凸外弧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视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