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50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7
眼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照明光学系统,利用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光扫描仪,使照明光偏转而将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的眼底;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眼底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构成为以卷帘快门方式获取照明光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获得部,利用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获得被检眼的眼底图像;耀斑判定部,根据被检眼的眼底图像来判定耀斑的发生与否;控制部,执行以基于通过耀斑判定部得到的第一判定结果控制第一光源等而使得不发生耀斑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耀斑最优化控制;以及图像形成部,基于在所变更的拍摄条件下获得的眼底图像判定为没有发生耀斑时,基于通过图像传感器的受光结果来形成眼底的图像。的图像。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眼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进行了利用眼科装置的筛查。这种眼科装置也有望应用于自检,期望能进一步小型化和轻量化。
[0003]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眼科装置,该眼科装置构成为对被检眼进行图案照明,并通过图像传感器以卷帘快门方式接收其返回光。该眼科装置通过调整照明图案和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受光定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得被检眼的图像。
[0004]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831106号说明书
[0005]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823783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这种被检眼的图像中,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耀斑。一般而言,减少照明光的光量对于减少耀斑是有效的。
[0007]然而,在这种类型的眼科装置中,在照明光的光量和拍摄时间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具体地,当减少照明光的光量时,为了补偿光量的减少量而需要延长拍摄时间。然而,若延长拍摄时间,则由于在拍摄过程中被检眼的固视微动等而导致画质下降。对应于此,若增加照明光的光量,则可以缩短拍摄时间。然而,随着光量的增加,容易发生耀斑。
[0008]这种耀斑的发生容易性根据被检眼而不同。因此,很难在抑制针对每只被检眼以不同方式发生的耀斑的同时获得被检眼的高画质的图像。
[0009]鉴于这样的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抑制耀斑的发生的同时获得被检眼的高画质的图像的新技术。
[0010]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眼科装置,所述眼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照明光学系统,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光扫描仪,使所述照明光偏转而将所述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的眼底;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眼底的所述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构成为以卷帘快门方式获取与所述眼底中的所述照明光的照射位置对应的所述照明光的所述返回光的受光结果;获得部,利用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获得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耀斑判定部,通过分析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来判定耀斑的发生与否;控制部,执行以基于通过所述耀斑判定部得到的第一判定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而使得不发生所述耀斑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耀斑最优化控制;以及图像形成部,当基于利用在通过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所变更的拍摄条件下通过所述获得部获得的所述眼底图像并通过所述耀斑判定部得到的第二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时,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受光结果形成所述眼底的图像。
[0011]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其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裂隙,能
够配置于与所述眼底光学上大致共轭的眼底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裂隙状的第一开口部;以及虹膜光圈,能够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裂隙之间的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虹膜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第二开口部,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以减小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口形状的尺寸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
[0012]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其中,所述拍摄光学系统包括:拍摄光圈,能够配置于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虹膜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第三开口部,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以减小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开口形状的尺寸的方式控制所述拍摄光学系统。
[0013]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其中,所述拍摄光圈是构成为将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和配置于穿过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光轴方向上的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的光路进行耦合,并且将在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周边区域中反射的所述照明光引导至所述眼底的孔镜。
[0014]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其中,所述控制部重复执行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直到基于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
[0015]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眼科装置包括: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所述被检眼的固视微动的状态;以及光量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光源输出的光的光量,所述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或者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来变更所述拍摄条件。
[0016]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其中,当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固视微动小时,或者当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判定为不能增加所述光量时,所述控制部以延长所述眼底的拍摄时间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0017]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八方面根据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其中,当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固视微动大且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判定为能够增加所述光量时,所述控制部以增加所述光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光源。
[0018]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项,其中,所述获得部包括所述第二光源,并且基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来获得所述眼底图像。
[0019]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项,其中,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执行以通过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来缩短所述眼底的拍摄时间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拍摄时间最优化控制。
[0020]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项,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是CMOS图像传感器。
[0021]一些实施方式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眼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照明光学系统,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光扫描仪,使所述照明光偏转而将所述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的眼底;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眼底的
所述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构成为以卷帘快门方式获取与所述眼底中的所述照明光的照射位置对应的所述照明光的所述返回光的受光结果;获得部,利用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获得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所述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耀斑判定步骤,通过分析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来判定耀斑的发生与否;控制步骤,执行以基于在所述第一耀斑判定步骤中得到的第一判定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而使得不发生所述耀斑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耀斑最优化控制;第二耀斑判定步骤,通过分析在通过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所变更的拍摄条件下通过所述获得部获得的所述眼底图像来判定耀斑的发生与否;以及图像形成步骤,当基于在所述第二耀斑判定步骤中得到的第二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时,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照明光学系统,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光扫描仪,使所述照明光偏转而将所述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的眼底;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眼底的所述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构成为以卷帘快门方式获取与所述眼底中的所述照明光的照射位置对应的所述照明光的所述返回光的受光结果;获得部,利用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获得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耀斑判定部,通过分析所述被检眼的眼底图像来判定耀斑的发生与否;控制部,执行以基于通过所述耀斑判定部得到的第一判定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而使得不发生所述耀斑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耀斑最优化控制;以及图像形成部,当基于利用在通过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所变更的拍摄条件下通过所述获得部获得的所述眼底图像并通过所述耀斑判定部得到的第二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时,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受光结果来形成所述眼底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裂隙,能够配置于与所述眼底光学上大致共轭的眼底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裂隙状的第一开口部;以及虹膜光圈,能够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裂隙之间的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虹膜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第二开口部,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以减小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口形状的尺寸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光学系统包括:拍摄光圈,能够配置于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虹膜共轭位置,并且形成有能够变更开口形状的第三开口部,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以减小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开口形状的尺寸的方式控制所述拍摄光学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光圈是构成为将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和配置于穿过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光轴方向上的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的光路进行耦合,并且将在所述第三开口部的周边区域中反射的所述照明光引导至所述眼底的孔镜。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重复执行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直到基于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装置包括:
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所述被检眼的固视微动的状态;以及光量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光源输出的光的光量,所述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或者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来变更所述拍摄条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固视微动小时,或者当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判定为不能增加所述光量时,所述控制部以延长所述眼底的拍摄时间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固视微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固视微动大且通过所述光量判定部判定为能够增加所述光量时,所述控制部以增加所述光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光源。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部包括所述第二光源,并且基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来获得所述眼底图像。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发生有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耀斑最优化控制,当基于所述第一判定结果判定为没有发生所述耀斑时,所述控制部执行以通过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所述光扫描仪、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来缩短所述眼底的拍摄时间的方式变更拍摄条件的拍摄时间最优化控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是C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泽良辅山田和广铃木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拓普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