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载物架,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级调高机构和二级调高机构,一级调高机构和二级调高机构能够对载物架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级调高机构和二级调高机构的设置,需要微调高度时可以通过一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需要大幅度调高时可以通过二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通过调高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托盘回流效率。托盘回流效率。托盘回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
,具体为一种托盘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部分物料上料时需要托盘进行承载,承载有物料的托盘在主上料线上运动,当物料上料完毕后,空的托盘需要经托盘回流线回流以重复使用。
[0003]当托盘回流线和主上料线存在高度差时,会导致托盘无法从主上料线流入托盘回流线中,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来搬运托盘,严重降低了托盘的回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托盘回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托盘回流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1)、载物架(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包括一级调高机构(12)和二级调高机构(13),所述一级调高机构(12)和二级调高机构(13)能够对载物架(2)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
[0007]有益效果:通过一级调高机构和二级调高机构的设置,需要微调高度时可以通过一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需要大幅度调高时可以通过二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通过调高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托盘回流效率。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还包括放置载物架(2)的框架(11),一级调高机构(12)位于框架(11)底部,二级调高机构(13)位于框架(11)上部,且载物架(2)固定在所述二级调高机构(13)的底部;所述框架(11)上部固定有所述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所述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能够限制载物架(2)的调高范围。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调高机构(12)包括安装架(122)、调节地脚(123),所述安装架(122)固定于框架(11)底部横板的四个边角处,所述调节地脚(123)的底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调节地脚(123)的杆身贯穿安装架(122)伸出,所述调节地脚(123)的杆身上套设有限位螺栓(1231),所述限位螺栓(1231)位于安装架(122)上贯穿处的底端。
[0010]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架、调节地脚及限位螺栓的相互配合,来调高框架的高度,进而调高载物架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调高机构(13)包括升降气缸(131)、皮带(132);所述升降气缸(131)固定于框架(11)的竖板底部,所述升降气缸(131)的输出端固定有支撑杆(1313),所述支撑杆(1313)与载物架(2)为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1313)的两端均固定有带轮(1314),所述带轮(1314)上均套设有皮带(132),所述皮带(132)的一端固定于框架(11)的竖板底部,所述皮带(132)的另一端固定有载物架(2)。
[0012]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气缸、皮带及载物架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载物架的高度进行调
节;通过在升降气缸与载物架之间采用皮带连接,方便维修与更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框架(11)的竖板为中空设置,所述框架(11)竖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112),所述升降气缸(131)固定于支撑架(112)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架(112)上固定有夹板(1122),所述夹板(1122)位于升降气缸(131)的两侧,且与带轮(1314)对齐设置,所述夹板(1122)内固定有皮带(132)的一端,所述皮带(132)的另一端贯穿框架(11)伸出与载物架(2)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调高机构(13)还包括导轨(133),所述框架(11)竖板上靠近载物架(2)一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导轨(133),所述载物架(2)上靠近导轨(133)处固定有与导轨(133)相适配的滑块(134)。
[0015]有益效果:通过导轨和滑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载物架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保持载物架平稳运行。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载物架(2)包括乘物台(21)、安装板(22);所述乘物台(21)放置于框架(11)底部的横板上;所述乘物台(21)的前侧固定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为垂直乘物台(21)设置,所述安装板(22)上靠近导轨(133)处固定有与导轨(133)相适配的滑块(134),所述安装板(22)上靠近皮带(132)处固定有皮带(132)。
[0017]进一步的,所述乘物台(21)上放置有托盘,所述乘物台(21)与托盘相接触的端面上平齐固定有多个辊筒(212),所述辊筒(212)与托盘的运输方向为垂直设置。
[0018]有益效果:通过辊筒的设置,能够对托盘进行运输。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架(31)、第一缓冲器(32)、第一限位杆(33);所述第一连接架(31)固定于框架(11)竖板上靠近载物架(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架(31)上依次固定有第一缓冲器(32)和第一限位杆(33),所述第一缓冲器(32)和第一限位杆(33)均与框架(11)底部的横板垂直设置。
[0020]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缓冲器的设置,能够减少载物架抬升到位时的震动;通过第一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载物架进行限位来保护第一缓冲器免受损害;通过第一连接架位置的设置,能够限制载物架的调高范围。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限位缓冲机构(4),所述第二限位缓冲机构(4)包括第二连接架(41)、第二缓冲器(42)、第二限位杆(43);所述第二连接架(41)固定于框架(11)底部横板两侧上靠近载物架(2)的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架(41)上依次固定有第二缓冲器(42)和第二限位杆(43),所述第二缓冲器(42)和第二限位杆(43)均与框架(11)横板垂直设置。
[0022]有益效果:通过第二缓冲器的设置,能够减少载物架下降到位时的震动;通过第二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载物架进行限位来保护第二缓冲器免受损害。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内固定有坦克链,所述坦克链上固定有气管和电气线缆。
[0024]有益效果:通过防护机构及坦克链的设置,能够有效延长气管和电气线缆的使用寿命。
[0025]本技术在托盘回流装置中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载物架,通过一级调高机构和二级调高机构的设置,需要微调载物架的高度时可以通过一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需要大幅度调高载物架时可以通过二级调高机构进行调节,通过调高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托盘回流效率。
[0026]本技术通过安装架、调节地脚及限位螺栓的相互配合,来调高框架的高度,进而调高载物架的高度。
[0027]本技术通过升降气缸、皮带及载物架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载物架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在升降气缸与载物架之间采用皮带连接,方便维修与更换。
[0028]本技术通过导轨和滑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载物架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保持载物架平稳运行。
[0029]本技术通过第一缓冲器的设置,能够减少载物架抬升到位时的震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节机构(1)、载物架(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包括一级调高机构(12)和二级调高机构(13),所述一级调高机构(12)和二级调高机构(13)能够对载物架(2)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还包括放置载物架(2)的框架(11),一级调高机构(12)位于框架(11)底部,二级调高机构(13)位于框架(11)上部,且载物架(2)固定在所述二级调高机构(13)的底部;所述框架(11)上部固定有所述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所述第一限位缓冲机构(3)能够限制载物架(2)的调高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调高机构(12)包括安装架(122)、调节地脚(123),所述安装架(122)固定于框架(11)底部横板的四个边角处,所述调节地脚(123)的底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调节地脚(123)的杆身贯穿安装架(122)伸出,所述调节地脚(123)的杆身上套设有限位螺栓(1231),所述限位螺栓(1231)位于安装架(122)上贯穿处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调高机构(13)包括升降气缸(131)、皮带(132);所述升降气缸(131)固定于框架(11)的竖板底部,所述升降气缸(131)的输出端固定有支撑杆(1313),所述支撑杆(1313)与载物架(2)为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1313)的两端均固定有带轮(1314),所述带轮(1314)上均套设有皮带(132),所述皮带(132)的一端固定于框架(11)的竖板底部,所述皮带(132)的另一端固定有载物架(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的竖板为中空设置,所述框架(11)竖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112),所述升降气缸(131)固定于支撑架(112)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架(112)上固定有夹板(1122),所述夹板(1122)位于升降气缸(131)的两侧,且与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春海,王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