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6425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多孔载体和形成于多孔载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导电涂层的电极。所述电极可以是负极或正极,优选负极。所述电极既适用于全固态电池也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用于全固态电池也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用于全固态电池也适用于锂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20年7月6日的韩国专利申请2020

0083066号、提交于2020年7月17日的韩国专利申请2020

0089135号和提交于2020年7月21日的韩国专利申请2020

0090272号的优先权权益,本文通过援引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多孔载体和形成于多孔载体上的导电涂层的电极、包含该电极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具有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和长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适用于高容量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在漏液和过热方面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全固态电池作为解决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不同,全固态电池可以具有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以进一步执行隔膜的功能。
[0004]由于全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因此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电解质蒸发,也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极,所述电极包含:多孔载体;和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形成于所述多孔载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是负极或正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包含弹性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具有多个孔隙。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是具有多个孔隙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多孔聚合物膜或多孔聚合物无纺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包含使用聚烯烃类多孔基材或者选自由玻璃纤维和聚乙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制造的片材或无纺布。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还包含处于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中的陶瓷、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是单轴取向或双轴取向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的孔隙度为10%至90%,优选为35%至85%。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包含各自直径为0.01μm至10μm的孔隙。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具有30%以下的加压弹性应变,所述加压弹性应变计算为:(加压前的厚度

20MPa加压下的厚度)/加压前的厚度
×
10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具有70%以上的加压厚度保持率,所述加压厚度保持率计算为:(加压后的厚度/加压前的厚度)
×
10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的厚度为5μm至300μm。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多孔载体的厚度沿加压方向减小,并且所述多孔载体的面积沿垂直于所述加压方向的方向增加。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是负极,所述负极包含所述导电涂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通过镀覆而形成于所述导电涂层上,并通过所述电池的放电过程从所述导电涂层的表面脱离。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导电涂层是通过涂布形成于所述多孔载体的表面上或者所述多孔载体中形成的每个孔隙的表面上的金属或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弼韩惠恩郑慧利赵成柱朴相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