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作为例如个人电脑、OA设备、移动电话等的部件、壳体部分使用的、适合于要求轻质、高强度
·
高刚性及薄壁化的用途的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个人电脑、OA设备、AV设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传真机、家电制品、玩具用品等电气
·
电子设备的便携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小型化、轻质化。为了实现该要求,需要在从外部对构成设备的部件(尤其是壳体)施加负荷的情况下避免壳体大幅度弯曲而与内部部件接触、引起破坏,因此,在实现高强度
·
高刚性化的同时还要求薄壁化。另外,对于纤维增强树脂结构体(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与其他部件、例如框架部件等一体化接合成型进行小型轻质化得到的成型结构体,要求接合强度的可靠性。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8/110293)记载了一种接合树脂(C)介在于单侧表面为设计面的板材(A)与部件(B)之间的一体化成型体,该一体化成型体具有如下构成:具有上述板材(A)的外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体化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内部件(B1)介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外部件(C1)与单侧表面为设计面的板材(A)之间,所述一体化成型体为具有所述板材(A)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树脂内部件(B1)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所述树脂内部件(B1)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树脂外部件(C1)接合的第2接合部的矩形的面状结构体,在与所述板材(A)的所述设计面相反的一侧(非设计面侧),在所述树脂内部件(B1)及所述树脂外部件(C1)中各自形成有1处以上的熔融树脂合流线,沿着与所述一体化成型体的外周边平行的方向确定的在所述树脂内部件(B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B2)之中的1处位置、与位于与所述熔融树脂合流线(B2)的所述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在所述树脂外部件(C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C2)的位置具有存在于错开位置的位置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成型体,其中,所述熔融树脂合流线(B2)与最接近所述熔融树脂合流线(B2)的熔融树脂合流线(C2)的距离M2(mm)相对所述一体化成型体的外周边长M1(mm)之比M2/M1为0.04~0.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成型体,其中,在所述树脂内部件(B1)的一部分处设置的窄幅部位(B1
’
)中形成所述熔融树脂合流线(B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成型体,其中,在所述树脂外部件(C1)的一部分处设置的窄幅部位(C1
’
)中形成所述熔融树脂合流线(C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成型体,其中,所述第1接合部遍及所述板材(A)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整周地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成型体,其中,所述第2接合部遍及所述树脂内部件(B1)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整周地形成。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侑记,佐佐木英晃,阿部辰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