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同轴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3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4
压电同轴传感器(1)具备:由导线构成的中心导体(11);包覆中心导体(11)的外周面的高分子压电体层(12);包围高分子压电体层(12)的外周面的第一外部导体(13);包覆第一外部导体(13)的外周面的第一护套层(14);以及包围第一护套层(14)的外周面的第二外部导体(15),基于在高分子压电体层(12)产生的感应电荷而在中心导体(11)与第一外部导体(13)之间产生电压。心导体(11)与第一外部导体(13)之间产生电压。心导体(11)与第一外部导体(13)之间产生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电同轴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抑制外来噪声的特性的耐噪声特性优良的压电同轴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公知有在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与外部导体之间配置有压电元件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压电同轴传感器经由中心导体和外部导体来检测在从该传感器的外周面施加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压电元件的电压,由此检测该力。利用该性质来检测设置压电同轴传感器的被测定物的变形、对被测定物施加的力、振动等。这样的压电同轴传感器的压电元件通常使用高分子压电体。
[0003]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这样的压电同轴传感器的压电同轴线缆。该压电同轴线缆由中心导体、包覆中心导体的外周面的高分子压电体层、包围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的外部导体、及包覆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的护套层构成。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83570号公报
[0005]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电同轴传感器易受到外部的电磁场等的影响,追求具有更高的耐噪声特性的压电同轴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耐噪声特性的压电同轴传感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压电同轴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中心导体,包括导线;高分子压电体层,包覆上述中心导体的外周面;第一外部导体,包围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第一护套层,包覆上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以及第二外部导体,包围上述第一护套层的外周面,基于在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产生的感应电荷而在上述中心导体与上述第一外部导体之间产生电压。
[0008]根据这样的压电同轴传感器,第二外部导体作为屏蔽层起作用,能够抑制外部的电磁场等的影响到达中心导体、第一外部导体。因此,能够抑制因外部的电磁场等而导致噪声叠加到中心导体、第一外部导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压电同轴传感器能够具有优良的耐噪声特性。
[0009]另外,优选上述压电同轴传感器具备包覆上述第二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的第二护套层。
[0010]通过第二护套层,能够将作为屏蔽层起作用的第二外部导体的外周面与外部绝缘。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噪声经由第二外部导体而叠加到中心导体、第一外部导体。
[0011]另外,优选上述第一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在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与上述第一外部导体之间还具备第一金属箔层,该第一金属箔层被卷绕为包围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并与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和上述第一外部导体接触。
[0012]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金属箔
层与高分子压电体层接触,所以能够抑制周向的电阻的不均匀。
[0013]或者,优选上述第一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上述压电同轴传感器还具备第一金属箔层,该第一金属箔层被卷绕为包围上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
[0014]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外部导体与第一金属箔层接触的情况下,第一外部导体的电阻与第一金属箔层的电阻的合成电阻低于第一外部导体单体的电阻,因此能够提高压电同轴传感器的性能。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也能够通过第一金属箔层抑制周向的电流的不均匀,能够实现性能的稳定化。另外,即使在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而形成缝隙的情况下,由于遍及整周地被第一金属箔层覆盖,所以也能够抑制外来电磁波等引起的噪声叠加。
[0015]在该情况下,优选上述第一金属箔层与上述第一外部导体接触。
[0016]第一金属箔层与第一外部导体接触,从而即使在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一金属箔层来抑制周向的电阻的不均匀。
[0017]或者,优选上述第一外部导体使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上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上述压电同轴传感器还具备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该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被卷绕为包围上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并在由树脂构成的带状的薄膜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金属膜。
[0018]在该情况下,在金属膜与第一外部导体接触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外部导体的电阻与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金属膜的电阻的合成电阻低于第一外部导体单体的电阻,所以能够提高压电同轴传感器的性能。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也能够通过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金属膜来抑制周向的电流的不均匀,能够实现性能的稳定化。另外,即使在构成第一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而形成微小的缝隙的情况下,由于遍及整周地被金属膜覆盖,所以也能够抑制外来电磁波等引起的噪声叠加。
[0019]另外,在第一金属膜侧朝向第一外部导体侧、薄膜侧朝向第一护套层侧的状态下将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卷绕在第一外部导体上,从而覆盖第一外部导体与金属膜的绝缘体成为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薄膜与第一护套层双层,由此能够减少第一外部导体与第二外部导体间的绝缘间电容。因此,在压电同轴传中的测量信号的传输上变得有利,特别是能够期待高频侧的传输特性的提高。
[0020]在该情况下,优选设置于上述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上述薄膜的一个面的上述金属膜与上述第一外部导体接触。
[0021]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金属膜与第一外部导体接触,从而即使在构成第一外部导体13的导线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外部导体与金属膜来抑制周向的电阻的偏差。
[0022]另外,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上述金属膜也可以是单层的金属膜。
[0023]在该情况下,与金属膜为多层的金属膜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薄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膜厚,能够减小压电同轴传感器的外径。进一步,与金属膜为多层的情况相比,易将压电同轴传感器轻型化、柔软化,能够成为小且轻型的压电同轴传感器。这样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因自重轻而能够抑制振动体的振动的阻碍,能够更准确地测量该振动。另外,这样的压电
同轴传感器因柔软而能够使附着的被测量物的形状多样化,能够期待与被测量物的动作相应的高性能的测量。
[0024]或者,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的上述金属膜也可以是多层的金属膜。
[0025]在该情况下,与金属膜为单层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电阻的调整、金属膜与薄膜的紧贴性的调整。另外,即使在金属层的一部分使用如铜那样表面易生锈的金属,也能够通过露出于表面的金属层使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来进行表面保护。
[0026]另外,即使具有在一部分的金属膜形成有针孔或者一部分的金属膜的膜厚比设计值薄这样的不良状况,也能够通过其他金属膜改善该不良状况,能够抑制周向的膜电阻的不均匀,能够抑制不良状况引起的压电同轴传感器的性能的下降。
[0027]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上述第一护套层的外周面而成的,上述压电同轴传感器还具备第二金属箔层,该第二金属箔层以包围上述第一护套层的外周面的方式卷绕在上述第二外部导体的内侧或外侧。
[0028]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构成第二外部导体的导线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中心导体,包括导线;高分子压电体层,包覆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面;第一外部导体,包围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第一护套层,包覆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以及第二外部导体,包围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外周面,基于在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产生的感应电荷而在所述中心导体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之间产生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覆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的外周面的第二护套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在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之间还具备第一金属箔层,该第一金属箔层被卷绕为包围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并与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和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所述压电同轴传感器还具备第一金属箔层,该第一金属箔层被卷绕为包围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箔层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是多个导线被卷绕为包围所述高分子压电体层的外周面而成的,所述压电同轴传感器还具备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该第一带金属膜的薄膜被卷绕为包围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外周面,并在由树脂构成的带状的薄膜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金属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同轴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祥田中雄气大村昌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