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89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烷基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洗塔、第一聚结器、脱水干燥器、吸附器、加氢反应器、原料脱轻塔、综合吸附器和第二聚结器,所述第一聚结器包括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污口的卧式罐体、罐盖、分隔盘、若干根过滤辊、若干个限位板、若干根连接软管和驱动机构,所述分隔盘上成型有若干个异形通槽,分隔盘中心处成型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轴。其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分隔盘旋转后,其上的部分过滤辊能够向外滑动,从而由均匀分布在分隔盘上转化为分布于分隔盘的外端,进而获得更大的离心力,以甩出过滤辊上的杂质,从而大幅减小更换过滤辊的频率,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烷基化工艺
,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结分离器主要是为液

液分离设计的,它含两种滤芯,即:聚滤芯和分离滤芯。比如在油品除水系统中,油品流入聚结分离器后,首先流经聚结滤芯,聚结滤芯滤除固体杂质,并将极小的水滴聚结成较大的水珠。绝大部分聚结后的水珠可以靠自重从油中分离除去,沉降到集水槽中。然后油品又流过分离滤芯,由于分离滤芯具有良好的亲油憎水性,从而进一步分离水分,最终,洁净,无水的油品流出聚结分离器。
[0003]烷基化装置是以液化气中的烯烃及异丁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与异丁烷反应,生成烷基化油的气体加工装置。该装置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反应、致冷压缩、流出物精制和产品分馏、化学处理几个部分。其中,经预处理后合格的原料进入原料缓冲罐,该罐通常以脱异丁烷塔顶来的一股气体维持一定压力,也可以经压力分程控制系统来控制罐内压力。然后原料借助原料泵升压,与分馏系统来的循环异丁烷混合后,与反应器净流出物在换热器中换热并被冷却至8

15℃,进入原料脱水聚结器,原料中的游离水在此被分离出去。使原料中游离水含量降至50

100ppm(重),然后物流再与循环冷剂直接混合,进入反应器。
[0004]原料在聚结器内被去除游离水和少量其他杂质,但是传统的聚结器具有以下不足:随着被处理原料量的增加,沉积在滤芯上的污染物会引起聚结器压差的上升。当压差上升到0.15Mpa时,说明聚结滤芯已被堵塞,应予更换,但是传统聚结器中滤芯的安装均为固定式安装,其拆装时需要停机后,打开聚结器并进行滤芯的更换,操作过程繁杂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洗塔、第一聚结器、脱水干燥器、吸附器、加氢反应器、原料脱轻塔、综合吸附器和第二聚结器,所述第一聚结器包括:
[0008]呈圆柱状结构的卧式罐体,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卧式罐体的底部和其中一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和罐盖;
[0009]分隔盘,能够自转的同轴设置于卧式罐体内且分隔盘与卧式罐体动密封连接,所述分隔盘位于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且靠近出料口;
[0010]若干根设置于分隔盘靠近进料口一侧的过滤辊,其中若干根过滤辊密封固连于分隔盘的外端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剩余若干根过滤辊分为若干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辊组,所述分隔盘上成型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组辊组的异形通槽,每组辊组均包括两
根能够滑动的设置于对应异形通槽内的过滤辊,对应两根过滤辊靠近分隔盘的一端均铰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分隔盘弹性连接;
[0011]若干根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过滤辊的连接软管,每根过滤辊靠近分隔盘的一端均与对应连接软管一端密封固连,每根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均密封固连于分隔盘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若干根与若干组辊组中过滤辊相连的连接软管均处于未绷直状态;
[0012]驱动机构,设置于卧式罐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且用于驱动分隔盘旋转,分隔盘中心处成型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轴。
[0013]优选的,所述分隔盘包括沿卧式罐体轴向且由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排列的支撑前板、连接柱套和支撑后板,所述支撑前板和支撑后板均呈圆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柱套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且其两端均成型有环形支撑板,支撑前板和支撑后板分别与对应环形支撑板同轴固连,连接柱套外圆柱壁上还成型有三个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嵌槽,每个所述嵌槽内均套设有用于与卧式罐体内壁动密封连接的密封环,每个所述密封环外端均呈成型有弹性压紧卧式罐体内壁的斜面部,卧式罐体内设置有两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且用于与连接柱套轴接的滚子轴承,若干个所述过滤辊和异形滑槽均设置于支撑前板上,每个所述连接软管远离对应过滤辊的一端均与支撑后板密封固连,每个所述限位板均与支撑前板弹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辊的数量为十二个且辊组的数量为四组,每根过滤辊靠近支撑前板的一端均同轴密封固连有出料管,每根连接软管的对应端均与对应出料管密封固连,所述支撑前板上开设有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靠近其外端的安装孔,对应四根过滤辊的出料管密封固连于四个安装孔内,四个所述异形通槽沿支撑前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支撑圆板上,每个所述异形滑槽均包括沿支撑前板径向的直槽和由直槽中部向外延伸而出的斜槽,每组辊组中的两根出料管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直槽和对应斜槽中,所述卧式罐体内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还嵌设有用于支撑若干个过滤辊远离支撑前板一端的支撑环。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圆孔,对应两根出料管分别插设于对应连接圆孔中且与对应连接圆孔转动配合,限位板远离支撑前板一侧中部还成型有第一横轴,支撑前板靠近支撑后板一侧还设置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四根第一横轴的第二横轴和拉簧,每个第二横轴均位于对应第一横轴靠近支撑前板轴线的一侧,每个拉簧两端的拉钩分别钩在对应第一横轴和对应第二横轴上,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上还分别旋设有用于对拉簧对应端限位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连接软管的螺孔,每个所述螺孔内均密封旋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对应端与对应连接软管密封固连。
[0017]优选的,所述传动轴成型于支撑前板靠近支撑后板一端的中部,支撑前板和支撑后板之间还同轴固连有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同轴套设于传动轴上。
[001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卧式罐体远离罐盖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卧式罐体内且与传动轴同轴固连。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0]其一,本专利技术中分隔盘旋转后,其上的部分过滤辊能够向外滑动,从而由均匀分布在分隔盘上转化为分布于分隔盘的外端,进而获得更大的离心力,以甩出过滤辊上的杂质,从而大幅减小更换过滤辊的频率,工作效率更高;
[0021]其二,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柱套外的三个密封环上的斜面部能够始终紧贴卧式罐体的内
壁,从而保证过滤腔和出料腔之间始终密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的碳四预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简图。
[0023]图2是实施例的第一聚结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是实施例的第一聚结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是实施例的第一聚结器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6]图5是图4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7]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8]图7是实施例的卧式罐体、分隔盘和若干根过滤辊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9]图8是实施例的分隔盘、若干根过滤辊和三个密封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30]图9是实施例的支撑前板、辊组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塔(1)、第一聚结器(2)、脱水干燥器(3)、吸附器、加氢反应器(6)、原料脱轻塔(7)、综合吸附器(8)和第二聚结器(9),所述第一聚结器(2)包括:呈圆柱状结构的卧式罐体(10),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卧式罐体(10)的底部和其中一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13)和罐盖(14);分隔盘(15),能够自转的同轴设置于卧式罐体(10)内且分隔盘(15)与卧式罐体(10)动密封连接,所述分隔盘(15)位于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之间且靠近出料口(12);若干根设置于分隔盘(15)靠近进料口(11)一侧的过滤辊(16),其中若干根过滤辊(16)密封固连于分隔盘(15)的外端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剩余若干根过滤辊(16)分为若干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辊组,所述分隔盘(15)上成型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组辊组的异形通槽(17),每组辊组均包括两根能够滑动的设置于对应异形通槽(17)内的过滤辊(16),对应两根过滤辊(16)靠近分隔盘(15)的一端均铰接有限位板(20)且限位板(20)与分隔盘(15)弹性连接;若干根一一对应于若干根过滤辊(16)的连接软管(21),每根过滤辊(16)靠近分隔盘(15)的一端均与对应连接软管(21)一端密封固连,每根连接软管(21)的另一端均密封固连于分隔盘(15)靠近出料口(12)的一端,若干根与若干组辊组中过滤辊(16)相连的连接软管(21)均处于未绷直状态;驱动机构,设置于卧式罐体(10)靠近出料口(12)的一端且用于驱动分隔盘(15)旋转,分隔盘(15)中心处成型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轴(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四生产工艺中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盘(15)包括沿卧式罐体(10)轴向且由进料口(11)向出料口(12)方向依次排列的支撑前板(25)、连接柱套(26)和支撑后板(27),所述支撑前板(25)和支撑后板(27)均呈圆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柱套(26)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且其两端均成型有环形支撑板(28),支撑前板(25)和支撑后板(27)分别与对应环形支撑板(28)同轴固连,连接柱套(26)外圆柱壁上还成型有三个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嵌槽,每个所述嵌槽内均套设有用于与卧式罐体(10)内壁动密封连接的密封环(29),每个所述密封环(29)外端均呈成型有弹性压紧卧式罐体(10)内壁的斜面部(30),卧式罐体(10)内设置有两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且用于与连接柱套(26)轴接的滚子轴承(31),若干个所述过滤辊(16)和异形滑槽均设置于支撑前板(25)上,每个所述连接软管(21)远离对应过滤辊(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刚付建峰孙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