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581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聚酰胺树脂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3]聚酰胺(PA)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热性、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行业,特别要求具有良好强度及韧性、高阻燃性能的阻燃聚酰胺材料。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电器制品通常需要在产品表面标记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技术参数、商标、使用条件、条形码或二维码等)。红外激光打标是新一代加工标识方法,其原理为通过设备产生1064nm波长的红外激光对塑胶工件局部照射,塑胶吸收激光后产生热量促进塑胶成碳,从而形成与其他区域不同颜色的图文标记;相比于丝网印刷等传统标记方式,红外激光打标在环保、标记效果、成本控制、标记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激光打标是未来市场的标记发展趋势。
[0004]然而,传统的阻燃聚酰胺材料不能吸收红外激光,无法进行红外激光打标。目前主要是通过加入激光打标剂(其组分一般都是金属氧化物,如锡氧化物、铜氧化物、铁氧化物等)改善材料的激光打标效果,但激光打标剂的价格昂贵,成本高,且金属氧化物的加入会导致材料颜色发生变化,同时对材料韧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红外激光打标的聚酰胺复合材料,激光打标效果优异,且兼具高阻燃和高韧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
ꢀꢀꢀꢀꢀꢀꢀꢀ
30

50份;PBT树脂
ꢀꢀꢀꢀꢀꢀꢀꢀꢀꢀꢀ5‑
10份;阻燃剂
ꢀꢀꢀꢀꢀꢀꢀꢀꢀꢀꢀꢀ
17

30份;玻璃纤维
ꢀꢀꢀꢀꢀꢀꢀꢀꢀꢀ
10

50份;所述阻燃剂为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按重量比(3

9):1复配;其中,所述溴化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0

250000,优选为22000

240000。
[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按重量比(5

7):1复配。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聚酰胺树脂是指主链中具有酰胺键(-NHCO-)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通过二元胺和二元羧酸缩聚得到的聚酰胺树脂、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酰胺树脂、通过氨基羧酸的自缩合得到的聚酰胺树脂,以及通过两种或以上构成这些
聚酰胺树脂的单元(单体)的共聚而得到的聚酰胺共聚物。优选的,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PA66或PA6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PBT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优选的,所述PBT树脂在25℃的特性粘度为0.5

1.2 dL/g;优选的,所述PBT树脂在25℃的特性粘度为0.8

1.0 dL/g。本专利技术所述PBT树脂的特性粘度在苯酚

四氯乙烷溶剂(苯酚与四氯乙烷的体积比为1∶1)中测得,测试方法参照标准ISO 307

2019。
[0011]本专利技术经研究发现,在聚酰胺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PBT树脂,PBT分子链具有一定的苯环结构,容易吸收红外激光,同时选用特定分子量的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复配作为阻燃剂,高分子量的溴化聚苯乙烯在溴化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主链的氢被溴化,使材料在接受红外激光时更容易吸收能量,从而能够在获得优异阻燃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材料的红外激光打标效果,实现明显清晰的标记。
[0012]优选的,所述PBT树脂6

8份。PBT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由于与聚酰胺发生酯交换反应而导致材料韧性显著劣化。
[0013]根据材料性能需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酰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0.2

1份助剂。所述助剂选自抗氧剂或润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4]合适的抗氧剂可选自N,N'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2,2
’‑
亚甲双(4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或双(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1,6

己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5]合适的润滑剂可选自硬脂酸硬脂醇酯、硬脂酸钙、褐煤酸钙或硬脂酸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将各组分投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然后将所得预混物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合,并挤出造粒,制备得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48:1;螺筒温度为220~270℃;螺杆转速为200~450rpm。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用于需进行激光打标的在电子电器产品,例如家用电器外壳等。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PBT树脂,同时选用特定分子量的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复配作为阻燃剂,在不需添加激光打标剂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红外激光打标效果(标记明显清晰),同时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达到1.6mm的UL94V

0等级)和高韧性,特别适用于需进行激光打标的在电子电器产品,进一步拓宽聚酰胺材料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例所用的原材料做如下说明,但不限于这些材料:
聚酰胺树脂1:PA66 EP

158,浙江华峰集团;聚酰胺树脂2:PA6 HY

2500A,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PBT树脂1:PBT 1100

211M,中国台湾长春化工,在25℃的特性粘度为1.0 dL/g;PBT树脂2:GX109,江苏仪征化纤,25℃特性粘度为0.6dL/g;溴化聚苯乙烯1,重均分子量为190000,BPS 7010,山东天一;溴化聚苯乙烯2,重均分子量为240000,XZ

6700,山东兄弟;溴化聚苯乙烯3:重均分子量为5000,SAYTEX 5010,美国雅宝公司;三氧化二锑:闪星锑业;玻璃纤维:E玻纤,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
ꢀꢀꢀꢀꢀꢀꢀꢀ
30

50份;PBT树脂
ꢀꢀꢀꢀꢀꢀꢀꢀꢀꢀꢀ5‑
10份;阻燃剂
ꢀꢀꢀꢀꢀꢀꢀꢀꢀꢀꢀꢀ
17

30份;玻璃纤维
ꢀꢀꢀꢀꢀꢀꢀꢀꢀꢀ
10

50份;所述阻燃剂为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按重量比(3

9):1复配,其中,所述溴化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0

250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BT树脂6

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按重量比(5

7):1复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22000

2400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雪峰陈平绪叶南飚王丰胡泽宇张亚军易新吴长波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