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63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移动端获取户型文件;S2、根据所述户型文件在操作界面生成户型的软装漫游模型,所述软装漫游模型包括若干软装构件;S3、创建材质刷,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通过所述材质刷对其材质属性进行吸附;S4、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软装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通过材质刷从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上吸附其材质属性,再选中需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进行一键粘贴替换,且连续对多个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替换操作,操作简便,效率快,在移动端便可快速批量替换材质,使整个户型设计在风格上保持统一。持统一。持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型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人们获得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官,目前户型设计大多采用三维化的设计方案供客户参考。
[0003]三维户型设计需要用到许多的软装构件,各个软装构件的材质不同,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的调整各个软装构件的材质,确保整个户型的风格的协调性,但现有的软装材质调整较为麻烦,需要单独去设置调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移动端获取户型文件;
[0008]S2、根据所述户型文件在操作界面生成户型的软装漫游模型,所述软装漫游模型包括若干软装构件;
[0009]S3、创建材质刷,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通过所述材质刷对其材质属性进行吸附;
[0010]S4、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软装构件上。
[0011]优选地,所述软装构件包括若干构件分部,各个所述构件分部具有独立的材质属性。
[0012]优选地,步骤S3具体为:
[0013]S31、点击所述操作界面的材质刷选项,创建材质刷;
[0014]S32、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操作界面生成该软装构件包含的各个构件分部对应材质属性列表;
[0015]S33、选择要拾取的材质属性,该材质属性对应的构件分部发出闪烁响应;
[0016]S34、点击闪烁的构件分部进行确认,所述材质刷对该构件分部的材质属性进行吸附。
[0017]优选地,步骤S4具体为:
[0018]S41、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操作界面生成该软装构件包含的各个构件分部对应材质属性列表;
[0019]S33、选择要替换的材质属性,该材质属性对应的构件分部发出闪烁响应;
[0020]S34、点击闪烁的构件分部进行确认,所述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
构件分部上。
[0021]优选地,当所述材质刷吸附有材质属性时,所述操作界面生成吸附图标,所述吸附图标对应有属性存储模块用于暂存当前吸附的材质属性数据,所述材质刷通过连续调用所述材质属性数据连续对多个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替换。
[0022]优选地,所述吸附图标上设有清除按钮,点击所述清除按钮,所述吸附图标退出所述操作界面,同时所述属性存储模块清除当前暂存的材质属性数据,所述材质刷重新选择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拾取。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通过材质刷从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上吸附其材质属性,再选中需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进行一键粘贴替换,且连续对多个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替换操作,操作简便,效率快,在移动端便可快速批量替换材质,使整个户型设计在风格上保持统一。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移动端获取户型文件;
[0030]S2、根据户型文件在操作界面生成户型的软装漫游模型,软装漫游模型包括若干软装构件;
[0031]S3、创建材质刷,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通过材质刷对其材质属性进行吸附;
[0032]S4、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软装构件上。
[0033]软装构件包括若干构件分部,各个构件分部具有独立的材质属性,材质属性包括但不局限于材质颜色、材质种类、材质表面光滑度等。
[0034]步骤S3具体为:
[0035]S31、点击操作界面的材质刷选项,创建材质刷;
[0036]S32、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操作界面生成该软装构件包含的各个构件分部对应材质属性列表;
[0037]S33、选择要拾取的材质属性,该材质属性对应的构件分部发出闪烁响应;
[0038]S34、点击闪烁的构件分部进行确认,材质刷对该构件分部的材质属性进行吸附。
[0039]步骤S4具体为:
[0040]S41、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操作界面生成该软装构件包含的各个构件分部对应材质属性列表;
[0041]S33、选择要替换的材质属性,该材质属性对应的构件分部发出闪烁响应;
[0042]S34、点击闪烁的构件分部进行确认,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构件分部上。
[0043]当材质刷吸附有材质属性时,操作界面生成吸附图标,吸附图标对应有属性存储模块用于暂存当前吸附的材质属性数据,材质刷通过连续调用材质属性数据连续对多个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替换。
[0044]吸附图标上设有清除按钮,点击清除按钮,吸附图标退出操作界面,同时属性存储模块清除当前暂存的材质属性数据,材质刷重新选择软装构件进行材质拾取。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移动端获取户型文件;S2、根据所述户型文件在操作界面生成户型的软装漫游模型,所述软装漫游模型包括若干软装构件;S3、创建材质刷,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通过所述材质刷对其材质属性进行吸附;S4、选中要替换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材质刷将吸附的材质属性粘贴替换至该软装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装构件包括若干构件分部,各个所述构件分部具有独立的材质属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户型软装材质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S31、点击所述操作界面的材质刷选项,创建材质刷;S32、选中要拾取材质的软装构件,所述操作界面生成该软装构件包含的各个构件分部对应材质属性列表;S33、选择要拾取的材质属性,该材质属性对应的构件分部发出闪烁响应;S34、点击闪烁的构件分部进行确认,所述材质刷对该构件分部的材质属性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辉赵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知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