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继装置和数据包的传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52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PWS加入者线路的以太网线路也能冗余化、能无缝地进行频带增加并且高可靠性的网络中继装置。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网络中继装置在从VPWS功能的加入者线路接收了IEEE802.3ad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的情况下,不作为VPWS进行中继,而由控制部进行处理。具体地说,网络中继装置除了接收IEEE802.3x的流控制用数据包之外,还接收IEEE802.3ad的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此外,网络中继装置发送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网络中继装置不接收其他的第二层控制协议的数据包而进行中继,不发送其他第二层控制协议的数据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中继装置和数据包的传送方法,涉及提供第二层VPN功能的网络中继装置和数据包的传送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实现第二层VPN(Layer.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第二层虚拟私用网络)功能的方法,有利用MPLS(Multi Protocol LabelSwitching即,多协议标签切换)的VPWS(Virtual Private WireService:虚拟专用线服务)功能。在VPWS中,以以太网作为加入者线路的网络中继装置仅接收用IEEE802.3x规定的流控制用数据包,有关除此以外的数据包,规定为全部进行中继。即,在VPWS中,网络中继装置通过中继流控制用数据包以外的全部的数据包来实现第二层VPN服务。另一方面,利用IEEE802.3ad规格规定了以太网(注册商标)线路的冗余化。该规格利用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的收发,实现线路的冗余化。下述的文献1(特别是3.2.1“PAUSE Frames”)记载了IEEE802.3x规格。下述的文献2记载了IEEE802.3ad规格。此外,下述的文献3和下述的文献4是与VPWS关联的IETF(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即,互联网工程技术特别小组)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s请求注解)。VPWS正如根据所谓线服务的名称所推定的那样,是载波借用线路的服务。因此,还没有考虑在VPWS中适用链路聚合。-->文献1:“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因特网<http://www.techfest.com/networking/lan/ethernet.htm>文献2:“Link Aggregation according to IEEE802.3ad”、因特网<http://www.triumf.ca/canarie/amsterdam-test/References/wp-lag-e.pdf>文献3:L.Martini、其他3名、“Pseudowire Setup andMaintenance using 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因特网<URL:http://www.ietf.org/rfc/rfc4447.txt>文献4:L.Martini、其他3名、“Encapsulation Methods forTransport of Ethernet Over MPLS Networks”、因特网<URL:http://www.ietf.org/rfc/rfc4448.txt>在要在如上所述地适用了VPWS的加入者线路的以太网线路中适用IEEE802.3ad链路聚合的情况下,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被中继。在要在如上所述地适用了VPWS的加入者线路的以太网线路中适用IEEE802.3ad链路聚合的情况下,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被中继。因此,可以在经由MPLS网的2台用户边缘装置间适用链路聚合,但对于用户边缘装置与运营商边缘装置间的加入者线路,不能够适用链路聚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PWS加入者线路的以太网线路也能冗余化、能无缝地进行频带增加并且高可靠性的网络中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网络中继装置除了接收IEEE802.3x的流控制用数据包之外,还接收IEEE802.3ad的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此外,网络中继装置发送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网络中继装置不接收其他的第二层控制协议的数据包而进行中继,不发送其他第二层控制协议的数据包。-->在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并且提供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之间的第二层VPN的网络中继装置中,加入者线路与其他加入者线路进行链路聚合。在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并且提供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之间的第二层VPN的网络中继装置中,在从加入者线路接收了流控制用数据包时,执行流控制处理,在从加入者线路接收了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时,执行与其他加入者线路的链路聚合处理或简并处理。在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并且提供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之间的第二层VPN的网络中继装置中,在从MPLS网接收了带标号的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时,执行该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的丢弃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网络的方框图。图3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的结构信息的图。图4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从用户边缘装置接收数据包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从其他运营商边缘装置接收数据包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所保持的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图1是示出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网络的方框图。图3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的结构信息的图。图4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从用户边缘装置接收数据包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从其他运营商边缘装置接收数据包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运营商边缘装置所保持的表的图。如图1所示,网络中继装置100具有控制部110和通信部120。其中,控制部110具有CPU112和存储器114,CPU112通过执行存储器114内存储的程序来进行装置整体的管理和控制数据包处理。此外,通信部120具有2个网络接口122,进行OSI(OpenSystems Interconnection即,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和第三层(网络层)中的数据包中继处理。另外,通信部120进行MPLS层中的数据包中继处理。各网络接口122分别与以太网(注册商标)等的线路(双绞线电缆、光纤等)连接。用图2说明使用了网络中继装置的网络。在图2中,网络1000具有用户边缘装置(在图示中,CE:Customer Edge)400-1、运营商边缘装置(在图示中,PE:Provider Edge)100-1、运营商边缘装置100-2、用户边缘装置400-2。运营商边缘装置100-1和用户边缘装置400-1通过线路1和线路2连接。运营商边缘装置100-1和用户边缘装置400-1利用由IEEE802.3ad规定的链路聚合对线路1和线路2集约线路。另一方面,运营商边缘装置100-2和用户边缘装置400-2通过线路6连接。即,运营商边缘装置100-2和用户边缘装置400-2没有链路聚合。再有,运营商边缘装置和用户边缘装置都是网络中继装置,用户边缘装置也可以采用图1的结构。图3的配置信息被置于图1的存储器114中。图3的第一行规定着连接了以太网线路1的以太网网络接口。第二行规定着在第一行中示出的网络接口是第二层VPN的加入者线路。第三行规定着连接了以太网线路2的以太网网络接口。第四行规定着在第三行中示出的网络接口是第二层VPN的加入者线路。第五行规定着-->IEEE802.3ad链路聚合,管理ID是10。第六行示出属于在第五行中规定的IEEE802.3ad链路聚合的网络接口是在第一行和第三行中规定的接口。第七行以后规定MPLS功能的结构信息。第八行规定第二层VPN。对第二层VPN的加入者线路指定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中继装置,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提供上述MPLS网和上述加入者线路间的第二层VPN,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入者线路与其他加入者线路进行链路聚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2-17 040644/20061、一种网络中继装置,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提供上述MPLS网和上述加入者线路间的第二层VPN,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入者线路与其他加入者线路进行链路聚合。2、一种网络中继装置,与MPLS网和加入者线路连接,提供上述MPLS网和上述加入者线路间的第二层VPN,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加入者线路接收了流控制用数据包时,执行流控制处理,在从上述加入者线路接收了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时,执行与其他加入者线路的链路聚合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VPWS实现上述第二层VPN。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加入者线路接收了除了上述流控制用数据包或者上述链路聚合控制用数据包以外的数据包时,中继该数据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从MPLS网接收到的数据包的MPLS标号,从一个或者多个链路聚合组中选择一个进行送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从MPLS网接收到的数据包的MPLS标号,从链路聚合后的多个加入者线路中选择一个进行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雅也藤田学
申请(专利权)人:阿拉克斯拉网络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