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侧单元和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4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对重侧单元和电梯,包括对重架本体和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伸缩部和固定部,且伸缩方向与所述对重架本体升降方向一致,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一者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另一者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并与对重架本体下方的缓冲器抵接。在正常使用时,所述伸缩组件可以与井道底面的缓冲器结合使用以满足缓冲距离要求,减小井道底面缓冲器的尺寸。在冲顶救援时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伸出,从而将对重架本体顶升使得轿厢缓慢向下溜车。轿厢缓慢向下溜车。轿厢缓慢向下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重侧单元和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特别是涉及对重侧单元和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电梯冲顶是指电梯失去控制飞快上升而碰撞电梯井,发生此种事故后救援时一般采用补偿装置拉扯轿厢使得轿厢向下运动,或者通过拆卸对重块减小对重侧重量使得轿厢能够下溜,存在操作过程复杂的情况。而且一般电梯井底面与对重架对应的位置会设有缓冲器,使得对重块下行到底时能够有一定缓冲余地。缓冲器的缓冲距离与电梯结构有关,一般为了满足安全要求,缓冲器的缓冲距离不可低于目标值,存在尺寸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电梯冲顶和缓冲器尺寸加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重侧单元和电梯,通过在对重架本体上设置伸缩组件,从而在正常使用时伸缩组件可以充当缓冲器使用,与井道底面的缓冲器结合来满足电梯设计要求,从而减小井道底面缓冲器的尺寸,在冲顶救援过程中伸缩组件能够伸出抵推井道底面的缓冲器,使得对重架本体上升进而使得轿厢缓慢向下溜车。
[0004]一种对重侧单元,包括:
[0005]对重架本体;
[0006]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伸缩部和固定部,且伸缩方向与所述对重架本体升降方向一致,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一者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另一者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并与对重架本体下方的缓冲器抵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千斤顶,所述伸缩部包括所述千斤顶的顶起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所述千斤顶的支撑固定座。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能够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千斤顶为所述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的一者连接在所述对重架本体的底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重架本体的顶面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对重架本体中设有多个对重块。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重架本体上与所述伸缩组件连接的位置为支撑受力位,所述支撑受力位的中心和所述对重侧单元的重心位于一纵向平面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所述伸缩部能够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沿所述伸缩方向所述伸缩部上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伸缩部的横截面面积;
[0014]和/或,所述固定部通过底座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
[0015]一种电梯,包括:
[0016]轿厢;
[0017]上述的对重侧单元,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架本体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0018]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对重侧单元下方且与所述伸缩组件正对。
[0019]一种电梯,包括:
[0020]轿厢;
[0021]上述的对重侧单元,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架本体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0022]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对重侧单元下方且与所述伸缩组件正对;
[0023]用于控制所述轿厢升降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压系统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液压千斤顶伸缩。
[0024]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对重侧单元和电梯,通过将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对重架本体,从而在正常使用时,所述伸缩组件可以与井道底面的缓冲器结合使用以满足缓冲距离要求,减小井道底面缓冲器的尺寸。在冲顶救援时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伸出,从而将对重架本体顶升使得轿厢缓慢向下溜车。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对重侧单元在伸缩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对重侧单元在伸缩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对重侧单元;11、对重架本体;111、顶梁;112、底梁;12、伸缩组件;121、缸体;122、顶杆;123、抵压板;13、对重反绳轮;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重侧单元10,包括对重架本体11和伸缩组件12。所述伸缩组件12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伸缩部和固定部,且伸缩方向与所述对重架本体11升降方向一致。一般情况下对重架本体11沿纵向升降,所述伸缩组件12的伸缩方向也为纵向。
[0033]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一者与所述对重架本体11连接,另一者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11下方并与对重架本体下方的缓冲器抵接。具体包括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对重架本体11连接,所述固定部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11下方;或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对重架本体11连接,所述伸缩部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11下方,这两种方式。
[0034]电梯冲顶属于电梯领域较严重的一种事故,在出现冲顶后需要快速实施救援。本申请中通过在对重架本体11上设置所述伸缩组件12,在冲顶救援时,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伸出,将对重架本体11顶升进而使得轿厢缓慢下溜。而在正常使用时伸缩组件12可以随对重架本体11一起升降,当对重架本体11下降时伸缩组件12可以作为缓冲器与井道底面的缓冲器结合,以满足电梯安全缓冲距离的要求。进而在满足缓冲距离要求的同时减小井道底面缓冲器的尺寸。
[0035]具体所述伸缩组件12可以连接在所述对重架本体11的底面或者其他位置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只要其能够与井道底面的缓冲器相对抵接进而将对重架本体11顶升即可。优选所述伸缩组件12连接于所述对重架本体11的底面,即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与所述对重架本体11连接的一者连接在所述对重架本体11的底面。
[0036]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对重架本体11的顶面设有对重反绳轮13,所述对重架本体11中设有多个对重块(图中未示出)。整个对重侧单元10的重量较大,出现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架本体;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伸缩部和固定部,且伸缩方向与所述对重架本体升降方向一致,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一者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另一者可沿所述升降方向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并与对重架本体下方的缓冲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千斤顶,所述伸缩部包括所述千斤顶的顶起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所述千斤顶的支撑固定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能够伸出到所述对重架本体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侧单元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千斤顶为所述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固定部两者中与所述对重架本体连接的一者连接在所述对重架本体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重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本体的顶面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对重架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荣潘浩曹长青方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