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48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常态化措施和羽化期措施两个部分。常态化措施如下:(1)制备泡桐叶粉。(2)农药喷洒在植株根部。(3)将泡桐叶粉和草木灰覆盖在菜畦上。(4)喷洒木醋液。(5)向菜畦上中灌水,施用浓氨水。(6)土壤干燥后进行垄间翻耕或株间翻耕。羽化期措施至少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韭菜是一种广受用户喜爱蔬菜,韭菜具有抗逆性好的特点且收获期短;因而可以产生稳定的种植收益。韭菜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于韭菜根蛆,韭菜根蛆是一种生活于土壤内的宿根性昆虫。韭菜根蛆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表现症状为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幼虫常聚集在根部鳞茎里或钻蛀假茎中还会引起植株腐烂,可造成整畦毁种;韭菜根蛆如除治不好可造成严重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面积韭菜绝收。尤其在大棚种植的条件下,更容易爆发韭菜根蛆虫害。
[0003]现有韭菜根蛆防止方法主要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灌根。这些化学杀虫剂虽然可以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韭菜的生命周期长,收割周期短,因此采用化学农药的韭菜容易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影响韭菜的正常销售。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可以有效防治韭菜根蛆病害,提高韭菜产量;并降低化学药物用量,以保证收获期的韭菜中无有害农药残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韭菜根蛆防治依赖化学农药,进而导致韭菜中农残超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该防治方法包括常态化措施和羽化期措施两个部分。常态化措施结合韭菜每次收割后开展,在该期间韭菜根部的根蛆活跃度较高,且韭菜植株苗情较弱,易受到伤害。羽化期措施根据田间虫害情况在韭菜根蛆羽化盛期开展,消灭羽化后离开土壤的成虫或位于浅土层的虫害。
[000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常态化措施如下:
[0008](1)将泡桐叶剪碎后浸入到100

250mg/L的吲哚乙酸和3

8g/L的蛋氨酸和混合溶液中。浸泡3

5h,取出沥干后晾晒,干燥后磨碎得到泡桐叶粉。
[0009](2)在韭菜收割后,向植株根部均匀喷洒氯氰
·
辛硫磷稀释液,或将甲维
·
虫螨腈和虱螨脲稀释后喷洒在植株根部。
[0010](3)将泡桐叶粉和草木灰按照1:(2

5)的质量比混合后均匀撒播喷洒农药后的菜畦上;覆盖高度以0.5

1cm为宜。
[0011](4)在每天傍晚向上步骤覆盖灰分的韭菜畦上均匀喷洒木醋液,连续至少3日。
[0012](5)韭菜收割3d以后,向菜畦上中灌水,并在灌水时向菜畦中按照亩均用量18

20kg施加稀释后的浓氨水。
[0013](6)灌水结束后,待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垄间翻耕或株间翻耕。
[0014]羽化期措施至少包括:
[0015]ⅰ
、按照药物推荐用量的下限喷洒杀虫剂。
[0016]ⅱ
、采用杀虫剂进行灌根,灌根浓度为喷雾浓度的2

3倍。
[0017]ⅲ
、将白糖、酒精、白醋、杀虫剂和水按照2:2:4:(0.3

2):15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溶液,然后将溶液盛于开口容器中,并均匀放置在韭菜畦中。杀虫剂根据品种不同选择不同配比量。
[0018]ⅳ
、在菜畦内通过木棍上悬挂粘蝇板以及浸有白酒和木醋液的湿布,粘蝇板悬挂高度高于韭菜植株,湿布悬挂高度不高于韭菜植株。
[0019]其中,在羽化期发生植株倒伏时采用措施



,并结合措施

和/或

。在羽化期仅出现部分黄叶而植株未倒伏时采用措施

和/或


[0020]ⅴ
、在不使用措施







时;使用与韭菜根蛆具有寄生关系或相克的生物或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常态化措施中,氯氰
·
辛硫磷为一种有效成分中含有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复配型乳剂,二者的有效含量比为12:1。氯氰
·
辛硫磷按照稀释2500

4000倍,并按照亩均有效成分用量不高于70ml进行喷雾。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常态化措施中,甲维
·
虫螨腈为包含虫螨腈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类的复配型悬浮剂,二者的有效成分含量比为5:1。甲维
·
虫螨腈和虱螨脲在使用时分别稀释1500

2000倍,然后按照亩均有效成分用量不高于30g和10g进行喷雾。甲维
·
虫螨腈和虱螨脲可同时施用或间隔施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常态化措施中,在大棚种植时,步骤(2)的农药喷雾每年最多施用3次,且两类不同的药物组合间隔使用;露天种植时,农药喷雾每年不超过两次,在春秋两季节使用;在不使用药物时,其它步骤照常进行。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常态化措施中,根据每株韭菜中幼虫的数量调整药物浓度,当单株韭菜根部的幼虫数量大于20头时,药物用量较常规用量增加20%。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常态化措施中,步骤(5)的浓氨水在菜畦灌水前先稀释50倍后再使用。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羽化期措施中,使用的杀虫剂为吡虫啉、灭蝇胺、辛硫磷、甲拌磷、溴氰菊酯、敌百虫、丁硫克百威中的任意一种。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喷雾防治时,辛溴氰菊酯和丁硫克百威硫磷稀释1500

2000倍;甲拌磷、敌百虫稀释2000

3500倍;吡虫啉和灭蝇胺稀释4000

5000倍。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在羽化期,倒伏现象严重时,先将上部的韭菜植株割掉,再采用措施



进行防治。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当使用措施



进行防治时,当茬韭菜收获后不进行销售。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根据总结出的韭菜根蛆的生理习性和生命周期状态,将防治分为不同的时期。一是在韭菜收割期进行常态化防治,降低韭菜根部土壤中韭菜蛆的种群密度,二是在韭菜根蛆羽化从土壤中飞出时进行重点防治,阻断成虫的繁殖路径。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大幅降低韭菜根蛆对韭菜的危害。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由于通过特殊的诱引配方
(浸渍泡桐粉和木醋液配合使用)和施药方式将土壤中的幼虫诱出,进而可以在土壤表面进行防治,进而降低农药的用量。同时,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常态化措施和羽化期措施两个部分;其中,常态化措施如下:(1)将泡桐叶剪碎后浸入到100

250mg/L的吲哚乙酸和3

8g/L的蛋氨酸和混合溶液中,浸泡3

5h,取出沥干后晾晒,干燥后磨碎得到泡桐叶粉;(2)在韭菜收割后,向植株根部均匀喷洒氯氰
·
辛硫磷稀释液,或将甲维
·
虫螨腈和虱螨脲稀释后喷洒在植株根部;(3)将泡桐叶粉和草木灰按照1:(2

5)的质量比混合后均匀撒播喷洒农药后的菜畦上;覆盖高度以0.5

1cm为宜;(4)在每天傍晚向上步骤覆盖灰分的韭菜畦上均匀喷洒木醋液,连续至少3日;(5)韭菜收割3d以后,向菜畦上中灌水,并在灌水时向菜畦中按照亩均用量18

20kg施加稀释后的浓氨水;(6)灌水结束后,待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垄间翻耕或株间翻耕;羽化期措施至少包括:

、按照药物推荐用量的下限喷洒杀虫剂;

、采用杀虫剂进行灌根,灌根浓度为喷雾浓度的2

3倍;

、将白糖、酒精、白醋、杀虫剂和水按照2:2:4:(0.3

2):15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溶液,然后将溶液盛于开口容器中,并均匀放置在韭菜畦中;所述杀虫剂根据品种不同选择不同配比量;

、在菜畦内通过木棍上悬挂粘蝇板以及浸有白酒和木醋液的湿布,粘蝇板悬挂高度高于韭菜植株,湿布悬挂高度不高于韭菜植株;其中,在羽化期发生植株倒伏时采用措施



,并结合措施

和/或

;在羽化期仅出现部分黄叶而植株未倒伏时采用措施

和/或



、在不使用措施







时;使用与韭菜根蛆具有寄生关系或相克的生物或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高效的韭菜根蛆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态化措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行健党耀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