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32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包括桩坑、钢筋笼、定位装置和混凝土,其中,所述钢筋笼至少包括四根钢绞线和若干钢筋;所述钢绞线沿着桩坑的周向排列;每根所述钢绞线均由桩坑的一端延伸到桩坑的另一端;每根所述钢筋均绕所述钢筋笼的周向捆扎在钢绞线上;所述定位装置固定设置在桩坑的底部;每根所述钢绞线均固定设置在定位装置上;混凝土注入在桩坑内;钢绞线全孔通长无粘结,将抗拔受力由管桩底部向管桩顶部传递,利用混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起到抗拔的效果。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起到抗拔的效果。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起到抗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施工速度快、桩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等特点,已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抗拔桩的受力与竖向抗压桩相反,是管桩受力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体育场、高耸建筑物等建筑领域中,传统的抗拔管桩主要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以及扩底桩,随着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发展,抗拔管桩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0003]近年来,为了提高管桩的单桩抗拔力,通常在内部增加钢筋含量、增大桩径以及管桩灌芯等方式来实现提高抗拔力的效果,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钢筋及混凝土的浪费,增加了工程造价等问题。一旦抗拔桩内的混凝土由于受拉产生裂缝等现象,管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管桩、土摩擦阻力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抗拔能力强的管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该管桩内部利用钢绞线和钢筋编成钢筋笼,将管桩的抗拔受力传递方向由管桩顶部向管桩底部转变为由管桩底部向管桩顶部传递,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优势。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包括桩坑、钢筋笼、定位装置和混凝土,其中,所述钢筋笼至少包括四根钢绞线和若干钢筋;所述钢绞线沿着桩坑的周向排列;每根所述钢绞线均由桩坑的一端延伸到桩坑的另一端;每根所述钢筋均绕所述钢筋笼的周向捆扎在钢绞线上;所述定位装置固定设置在桩坑的底部;每根所述钢绞线均固定设置在定位装置上;混凝土注入在桩坑内。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托板,每根所述钢绞线靠近桩坑底部的一端均穿过托板。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若干挤压套,每个所述挤压套与每根所述钢绞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挤压套固定设置在钢绞线穿过托板的端部。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挤压套套接在钢绞线的端部。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钢筋笼还包括钢筋笼轴线,所述钢筋笼轴线沿着钢绞线的长度方向延伸;桩坑还包括桩坑轴线,所述桩坑轴线沿着桩坑的深度方向延伸,钢筋笼轴线与桩坑轴线重合。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钢筋笼为圆筒状,钢筋笼的外径为桩坑内径的三分之二。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每根所述钢绞线全孔通长无粘结。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每根所述钢绞线沿着桩坑的周向均匀排列。
[0014]本技术的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钢绞线全孔通长无粘结,将抗拔受力由管桩底部向管桩顶部传递,利用混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起到抗拔的效果;
[0016](2)桩坑内填充混凝土,充分利用混凝土与桩坑的摩擦阻力;
[0017](3)利用钢绞线以及钢筋组成钢筋笼,节约了钢筋的使用,节约了建筑成本;
[0018](4)钢绞线沿着桩坑周向均匀排列,整个钢筋笼受力均匀,管桩的抗拔效果更明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的A

A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桩坑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包括所述桩管(1)、钢筋笼2、定位装置3和混凝土4。
[0026]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桩管1包括桩坑12,混凝土4注入桩坑12内,混凝土4凝固后与桩坑12内的钢筋笼2组成管桩主体。
[0027]钢筋笼2,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四根钢绞线21和若干钢筋22。
[00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根所述钢绞线21为A15.2的全孔通长无粘结钢绞线21,钢筋22采用C25钢筋,A15.2钢绞线的性能参数:Rm=1860MPa,公称截面积Sn=140mm2,单根Fm=260KN,单根钢绞线抗拉力F=Fm*0.7=(1860*140)*0.7=260KN*0.7=182KN;采用四根A15.2钢绞线所提供抗拔力为:F=4*182KN=730KN,管桩抗拔力特征值为650KN,四根钢绞线21组成的钢筋笼2即可满足单个管桩抗拔力特征值的要求。若单个管桩抗拔力特征值提高,需要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钢绞线21的数量。
[0029]为了使整个钢筋笼2受力更均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钢绞线21沿着桩坑12的周向均匀排列,此时每根钢绞线21受到的力一样,整个抗拔管桩的使用寿命延长。
[0030]每根所述钢绞线21均由桩坑12的一端延伸到桩坑12的另一端。每根所述钢筋22均
绕所述钢筋笼2的周向捆扎在钢绞线21上。
[0031]为了使钢筋笼2充分发挥其抗拔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筋笼2为圆筒状,钢筋笼2的外径为桩坑12内径的三分之二,钢筋笼2发挥其抗拔性能与其尺寸相关,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可知当钢筋笼2的外径为桩坑12内径的三分之二的时候抗拔效果最佳;本实施例给出了钢筋笼2为圆筒状的具体结构,钢筋笼2的横截面同样也可以是多边形或其它形状,钢筋笼2截面形状并不会影响整个管桩的抗拔效果。
[003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钢筋笼2还包括钢筋笼轴线23,所述钢筋笼轴线23沿着钢绞线21的长度方向延伸;桩坑12包括桩坑轴线11,所述桩坑轴线11沿着桩坑12的深度方向延伸,钢筋笼轴线23与桩坑轴线11重合,此时钢筋笼2与混凝土4在桩坑12内抗拔效果最佳。
[0033]定位装置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定位装置3固定设置在桩坑12的底部。
[003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装置3包括托板31,每根所述钢绞线21靠近桩坑12底部的一端均穿过托板31,托板31用于固定钢绞线21,在未注入混凝土4的时候钢筋笼2的位置不固定,为了保证钢筋笼轴线23与桩坑轴线11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包括桩管(1)、钢筋笼(2)、定位装置(3)和混凝土(4),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1)包括桩坑(12);钢筋笼(2)至少包括四根钢绞线(21)和若干钢筋(22);所述钢绞线(21)沿着桩坑(12)的周向排列;每根所述钢绞线(21)均由桩坑(12)的一端延伸到桩坑(12)的另一端;每根所述钢筋(22)均捆扎在钢绞线(21)上;所述定位装置(3)固定设置在桩坑(12)的底部;每根所述钢绞线(21)均固定设置在定位装置(3)上;混凝土(4)注入桩坑(12)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托板(31),每根所述钢绞线(21)靠近托板(31)的一端均穿过托板(3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钢绞线灌芯的抗拔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还包括若干挤压套(32),每个所述挤压套(32)与每根所述钢绞线(2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挤压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正平刘培林陈律晏忠强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