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498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的步骤包括油茶籽预处理、剥壳、油茶籽仁预处理、压榨、过滤,油茶籽预处理通过挑选待压榨油茶籽,并对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使用油茶籽剥壳设备对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控制油茶籽的剥壳率为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籽油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食用油,其食品安全关系国民的健康和高端食用油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茶油的精深加工技术的提高,常规的理化指标质量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常规压榨茶油颜色深和增加苯并芘产生几率,精炼工艺中脱酸、脱色工段造成化学物质与茶油直接接触及二次污染、脱臭工段增加反式脂肪酸产生几率,另外无论是常规压榨还是精炼工艺都会造成功能性有益物质和山茶油清香风味的丧失,很难满足消费者的现代营养健康理念,并且采用传统的压榨方法其出油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旨在提高茶油压榨的出油率和营养价值。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油茶籽预处理:挑选待压榨油茶籽,并对所述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
[0006]剥壳:使用油茶籽剥壳设备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控制所述油茶籽的剥壳率为80%

85%,得到油茶籽仁;
[0007]油茶籽仁预处理:对所述油茶籽仁进行物理冷干处理,并保持所述油茶籽仁压榨前温度小于35℃;
[0008]压榨:对物理冷干处理后的所述油茶籽仁进行压榨得到茶油和茶饼,压榨过程中控制压榨温度小于60℃;
[0009]过滤:对所述茶油进行过滤得到成品茶油。
>[0010]优选地,在对所述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的步骤中,烘干处理的温度为50℃

60℃,烘干至所述油茶籽的含水率为6%

8%。
[0011]优选地,采用双螺旋压榨机对所述油茶籽仁进行压榨,调节所述双螺旋压榨机的饼端间隙为8mm

10mm,直至料饼呈瓦状排出后,逐步调节所述双螺旋压榨机的饼端间隙至3mm

5mm。
[0012]优选地,采用降温设备将压榨后的所述茶油温度降至20℃

25℃,采用叶片过滤机对压榨后的所述茶油进行过滤,采用板框式精滤机对过滤后的所述茶油进行精滤。
[0013]优选地,所述油茶籽预处理步骤具体包括:
[0014]比重精选:采用振动筛将混在所述油茶籽中的断枝、果壳、碎石粒杂物去除,保持含杂率控制在≤0.1%;
[0015]除杂:采用色选机将油茶籽中的病斑、霉变粒、虫眼、黑点、不良品、杂质异色油茶籽挑选出来,控制霉变籽率≤0.05%;
[0016]清洗:清洗挑选后的油茶籽。
[0017]烘干处理:采用平板烘干机对清洗后的油茶籽进行烘干。
[0018]优选地,在所述除杂步骤中,所述色选机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6MPa

0.8MPa。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初榨原味山茶油,该初榨原味山茶油根据以上所述的制取方法制得。
[0020]本专利技术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的步骤包括,油茶籽预处理、剥壳、油茶籽仁预处理、压榨、过滤,其中,油茶籽预处理通过挑选待压榨油茶籽,并对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使用油茶籽剥壳设备对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控制油茶籽的剥壳率为80%

85%,得到油茶籽仁,对油茶籽仁进行物理冷干处理,并保持油茶籽仁压榨前温度小于35℃,对物理冷干处理后的油茶籽仁进行压榨得到茶油和茶饼,压榨过程中控制压榨温度小于60℃,对茶油进行过滤得到成品茶油。
[0021]本专利技术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在对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时,通过将剥壳率控制在80%

85%,如此在压榨的过程中,多个油茶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并且油茶籽之间的空隙较为松散,因此可以避免在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多个油茶籽形成糊状。此外由于相互摩擦所形成的破碎颗粒增多,因此空气填充于多个破碎颗粒之间,在压榨时油茶籽的破碎颗粒的压榨更为充分,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油茶籽压榨的出油率。同时本申请中,通过严格控制油茶籽仁入榨前的温度,使其温度低于35℃,在压榨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压榨温度,使其控制在60℃以下,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茶油中诸如维生素E、角鲨烯、甾醇和茶多酚功能性有益物质,在提高出油率的同时,其营养价值更高。
附图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的其中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的其中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简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中油茶籽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0026]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描述各种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但这些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某一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与另一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以下描述的第一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也可以描述为第二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段。
[002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上下文中另给出明显相反的含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在包含复数形式。还应该理解的是,术语“包含”具体指某一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但是并不排除其他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成分及/或组的存在或附加。
[0029]虽然没有另作定义,但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含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对于辞典里面有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本文中公开的内容一致的意思,而不应该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它们的意思。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初榨原味山茶油及其制取方法的流程图。图1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的流程图只是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因此,可以对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作出各种变形。
[003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步骤S10油茶籽预处理:挑选待压榨油茶籽,并对所述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步骤S20剥壳:使用油茶籽剥壳设备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控制所述油茶籽的剥壳率为80%

85%,得到油茶籽仁;步骤S30油茶籽仁预处理: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榨原味山茶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油茶籽预处理:挑选待压榨油茶籽,并对所述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剥壳:使用油茶籽剥壳设备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控制所述油茶籽的剥壳率为80%

85%,得到油茶籽仁;油茶籽仁预处理:对所述油茶籽仁进行物理冷干处理,并保持所述油茶籽仁压榨前温度小于35℃;压榨:对物理冷干处理后的所述油茶籽仁进行压榨得到茶油和茶饼,压榨过程中控制压榨温度小于60℃;过滤:对所述茶油进行过滤得到成品茶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油茶籽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的步骤中,烘干处理的温度为50℃

60℃,烘干至所述油茶籽的含水率为6%

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螺旋压榨机对所述油茶籽仁进行压榨,调节所述双螺旋压榨机的饼端间隙为8mm

10mm,直至料饼呈瓦状排出后,逐步调节所述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陈修权唐颖张琴杜程丽陶书会韦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三门江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