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4484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环境约束信息和潮汐信息,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环境约束信息符合比例系数和潮汐信息符合比例系数,同时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综合信息符合系数,按照综合信息符合系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预选近海区域进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提高潮汐供电站选址结果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进一步有效避免后期潮汐供电站实际建设中出现未能发现的问题,保障后期潮汐供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提升潮汐供电站的供电量和投资效益。进而提升潮汐供电站的供电量和投资效益。进而提升潮汐供电站的供电量和投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供电站选址领域,涉及到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潮汐能作为一种再生新能源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潮汐能在缓解资源危机、保护海洋生态、克服边远海岛电力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经济前景。因此,合理选址是潮汐供电站开发的前提,也是一项重要难题。
[0003]现有的潮汐供电站选址方式一般采用评估人员进行评估选址,具体评估方式为:通过评估人员实地勘察预选区域的潮汐信息,并根据预选区域的潮汐信息进行主观性的评分,该方式不仅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较强的特点,而且不能运用科学实际勘察数据和处理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估,从而导致评估人员对潮汐供电站的选址结果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进一步使得后期潮汐供电站的实际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进而无法满足潮汐供电站对应服务人群的基本需求。
[0004]现有的潮汐供电站选址方式只针对预选区域的潮汐信息进行单一化分析,没有考虑区域地形和区域环境对潮汐供电站选址的影响,从而无法实现对预选区域进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导致潮汐供电站选址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存在后期出现潮汐供电站实际建设中出现未能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无法保证后期潮汐供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影响潮汐供电站的供电量和投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和设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预选近海区域编号:将各预选建立潮汐供电站的近海区域记为各预选近海区域,并将各预选近海区域按照预设的顺序依次编号为1,2,...,i,...,n;
[0008]S2、区域地形参数数据检测: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其中地形参数数据包括海岸线平直度、海底地形类型、离岸间距和平均海水深度;
[0009]S3、区域地形参数数据分析:根据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分析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
[0010]S4、区域环境约束信息获取: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其中环境约束信息包括海底土壤环境参数和海水生态环境参数;
[0011]S5、区域环境约束信息解析: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进行解析,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符合比例系数;
[0012]S6、区域潮汐信息监测: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信息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波浪周期、有效潮汐波浪波高
和有效潮汐波浪波向;
[0013]S7、潮汐信息符合比例系数分析: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波浪周期、有效潮汐波浪波高和有效潮汐波浪波向进行解析,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潮汐信息符合比例系数;
[0014]S8、预选近海区域筛选: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综合信息符合系数,按照综合信息符合系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监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具体监测方式为:
[0016]采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图像,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轮廓图形,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轮廓图形进行解析,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平直度,将其标记为w
i1
,i=1,2,...,n,i表示为第i个预选近海区域的编号;
[0017]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类型;
[0018]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中心点位置离海岸线的直线距离,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中心点位置离海岸线的直线距离记为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离岸间距,将其标记为w
i2

[0019]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中各检测点处的海水深度,通过平均值计算方式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平均海水深度,并将其标记为w
i3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分析方式为:
[0021]提取供电站数据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类型海底地形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并提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类型,筛选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将其标记为φ
i

[0022]提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平直度w
i1
、离岸间距w
i2
和平均海水深度w
i3
,分析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其中δ1、δ2、δ3分别表示为预设的海岸线平直度、离岸间距和海水深度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W
′2和W
′3分别表示为供电站数据存储库中存储的潮汐供电站建立区域对应标准离岸间距和标准海水深度,ΔW
″2表示为预设的离岸间距允许误差值,e表示为自然常数。
[00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土壤环境参数,具体获取方式包括:
[0024]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海底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的土壤样本,识别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土壤样本中各类型土壤的占比,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土壤样本中各类型土壤的占比标记为k
ira
,r=1,2,...,u,r表示为第r个海底土壤子
区域的编号,a=a1或a2,a1、a2分别表示为砂石类型土壤和淤泥类型土壤;
[0025]通过土壤松软度测定仪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中心点处的土壤松软度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中心点处的土壤松软度,将其标记为q
ir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水生态环境参数,具体获取方式包括:
[0027]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海水区域按照空间网格化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中各种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平均尺寸,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中各种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平均尺寸分别标记为q
if
b
1c
和其中f=1,2,...,v,f表示为第f个海水子区域的编号,c=1,2,...,s,c表示为第c种海洋生物的编号。
[002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对应具体步骤如下:
[0029]提取供电站数据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类型海底土壤对应的松软度影响因子,并根据各预选近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预选近海区域编号:将各预选建立潮汐供电站的近海区域记为各预选近海区域,并将各预选近海区域按照预设的顺序依次编号为1,2,...,i,...,n;S2、区域地形参数数据检测: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其中地形参数数据包括海岸线平直度、海底地形类型、离岸间距和平均海水深度;S3、区域地形参数数据分析:根据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分析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S4、区域环境约束信息获取: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其中环境约束信息包括海底土壤环境参数和海水生态环境参数;S5、区域环境约束信息解析: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进行解析,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环境约束信息符合比例系数;S6、区域潮汐信息监测: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信息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波浪周期、有效潮汐波浪波高和有效潮汐波浪波向;S7、潮汐信息符合比例系数分析: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在预设周期内各采集日的潮汐波浪周期、有效潮汐波浪波高和有效潮汐波浪波向进行解析,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潮汐信息符合比例系数;S8、预选近海区域筛选: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综合信息符合系数,按照综合信息符合系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监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数据,具体监测方式为:采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图像,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轮廓图形,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轮廓图形进行解析,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平直度,将其标记为w
i1
,i=1,2,...,n,i表示为第i个预选近海区域的编号;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类型;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中心点位置离海岸线的直线距离,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中心点位置离海岸线的直线距离记为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离岸间距,将其标记为w
i2
;检测各预选近海区域中各检测点处的海水深度,通过平均值计算方式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平均海水深度,并将其标记为w
i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分析方式为:提取供电站数据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类型海底地形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并提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地形类型,筛选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将其标记为φ
i
;提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岸线平直度w
i1
、离岸间距w
i2
和平均海水深度w
i3
,分析得
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地形参数符合比例系数其中δ1、δ2、δ3分别表示为预设的海岸线平直度、离岸间距和海水深度对应的潮汐供电站建立符合权重指数,W
′2和W
′3分别表示为供电站数据存储库中存储的潮汐供电站建立区域对应标准离岸间距和标准海水深度,ΔW
″2表示为预设的离岸间距允许误差值,e表示为自然常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底土壤环境参数,具体获取方式包括: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海底土壤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的土壤样本,识别分析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土壤样本中各类型土壤的占比,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土壤样本中各类型土壤的占比标记为k
ira
,r=1,2,...,u,r表示为第r个海底土壤子区域的编号,a=a1或a2,a1、a2分别表示为砂石类型土壤和淤泥类型土壤;通过土壤松软度测定仪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中心点处的土壤松软度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底土壤子区域中心点处的土壤松软度,将其标记为q
i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供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获取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的海水生态环境参数,具体获取方式包括:将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海水区域按照空间网格化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并对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进行监测,得到各预选近海区域对应各海水子区域中各种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平均尺寸,将各预选近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吴晓鸣施天成代磊郭汶璋周帆种亚林丛昊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