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482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联箱、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常规循环系统和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端与联箱连接形成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阀门、第一排水管,排水系统包括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连通,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之间设置排水软管。本系统通过循环泵与第一排水管、排水软管的连接实现强化换热循环,强化了排水管道内部换热情况,保证了排水管道在高温情况下的稳定状态,避免了其因内部水不流动而造成的过热情况,提升了各管道的安全性,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统的工作性能。统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接近10%,同时现阶段钢铁企业对于余热利用率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因此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提升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现钢铁生产高效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余热锅炉的冷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路或循环水直接冷却,二是汽化冷却,与直接水冷相比,汽化冷却系统产生的蒸汽可以并入厂区蒸汽管网,用于发电、动力、采暖等,能源利用率更高。
[0003]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是将传统的烟道水冷方式改为汽化冷却的方式,在烟道不同的温度段设置不同的换热器,从而能够高效的回收烟气所携带的热量,对于大型的转炉、电炉有着姣好的热收集效果。在现有的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移动段烟道下部放水阀门内部不存在水循环过程,造成此部分管道与阀门易出现因为高温烧坏漏水的情况,影响汽化冷却排污过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包括联箱、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和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联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联箱连接形成常规循环系统,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阀门、第一排水管,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依次连接循环阀门、第一排水管、联箱形成强化换热循环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穿过狗屋侧壁,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软管远离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阀门以及第二排水管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软管位于所述狗屋侧壁的外侧,所述排水阀门位于所述狗屋侧壁的外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狗屋侧壁连接处设置有保护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的水流方向依次为联箱、第一排水管、排水软管、第二排水管、排污扩容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联箱连接有受热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各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仪。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打开循环泵,常规循环系统启动,由循环泵向联箱泵水;
[0015]S2:打开循环阀门,关闭排水阀门,通过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向联箱泵水;
[0016]S3:检修排水前,关闭循环阀门,打开排水阀门,排水系统启动用于联箱排水。
[0017]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循环泵与第一排水管、排水软管的连接实现强化换热循环,强化了排水管道内部换热情况,保证了排水管道在高温情况下的稳定状态,避免了其因内部水不流动而造成的过热情况,提升了各管道的安全性,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通过改变排水阀门的位置,减少了排水阀门因为高温灼烧而失效的情况,提升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及方法,在强化换热循环系统以及排水系统中分别设置循环阀门和排水阀门,可以对排水系统中的各管道内的流动情况进行动态调节,实现流动控制的效果,减少因温度过高对排水阀门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1‑
联箱;2

受热管;3

循环泵;4

循环阀门;5

第一排水管;6

常规循环管道;7

第二排水管;8

排水阀门;9

狗屋侧壁;10

排水软管;11

保护层;12

排污扩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为清晰可见,可能放大了某部分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解释,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
分。
[0027]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包括联箱1、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均与联箱1连接,所述联箱1还连接有受热管2,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和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3,所述循环泵3的进水端与所述联箱1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水端通过常规循环管道6与所述联箱1连接形成常规循环系统,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阀门4、第一排水管5,所述循环泵3的出水端依次连接循环阀门4、第一排水管5、联箱1形成强化换热循环系统,本实施例中,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和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共用一个所述循环泵3,所述循环泵3的进水端与联箱1连接,出水端连接有常规循环管道6以及循环阀门4,实现常规循环和强化换热循环,可通过三通接头实现多分支连接;当然,常规循环系统和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即分别包括一个循环泵3,两个循环泵3可以独立运行,常规循环系统和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可以独立进行调控;所述排水系统包括第二排水管7,所述第二排水管7与所述第一排水管5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7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箱、常规循环系统、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常规循环系统和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联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联箱连接形成常规循环系统,所述强化换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阀门、第一排水管,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依次连接循环阀门、第一排水管、联箱形成强化换热循环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穿过狗屋侧壁,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软管远离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阀门以及第二排水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转炉汽化冷却排污干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软管位于所述狗屋侧壁的外侧,所述排水阀门位于所述狗屋侧壁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麒代黎曹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