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卿专利>正文

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57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属于茶叶加工领域,通过对传统的乌龙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将传统摇青筒摇青时茶叶之间的相互碰撞过程变换为由多个主动碰撞球所进行的对茶叶的主动碰撞过程,利用磁吸弧板的磁吸力使得主动碰撞球不动,茶叶先行抛出,而后再利用磁斥弧板的磁斥力在茶叶完全抛出之后,将主动碰撞球主动加速抛出,让主动碰撞球去追赶在落下过程中的茶叶,并与之发生碰撞,相较于多片质量尺寸大小均类似茶叶在下落过程中较小概率的相互碰撞事件,通过主动碰撞球的主动碰撞能够有效缩减摇青时间,并在缩减工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之后,仍取得良好的茶叶香气析出效果,符合规模化生产理念。符合规模化生产理念。符合规模化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0003]茶叶按照种类可以划分为绿茶、黄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中乌龙茶因其独特浓郁香气而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做青、炒青、做形、干燥,做青由摇青和晾青两个过程交替、重复组成,在摇青过程中,要使做青叶相互碰撞,叶边缘细胞组织受损伤而产生酶促褐变,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缩合,产生有色物质和促进芳香化合物的形成。同时,增进输导组织的输水能力,加速梗脉中水分向叶肉细胞渗透,叶片恢复膨胀状态(称为还青,又叫还阳)。摇青时间3~5min,后转入晾青过程。晾青又称静置、等青、摊青。经过一段时间的晾青,叶片又呈萎凋状态,称退青。再次进行摇青,然后晾青,通过5~7次的摇青和晾青,绿色减退,叶边缘红色加深,呈朱砂红,叶脉透明,叶形呈汤匙状,外观硬挺,手感柔软,散发出浓郁花香,因此,摇青质量对于乌龙茶能否散发浓郁香气至关重要。
[0004]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规模化生产,目前多采用摇青筒对乌龙茶叶做摇青处理,但当前市面上的摇青筒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却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摇青筒的工作方式为,通过摇青筒自身的转动带动储放于其内底部的多片茶叶上升至高出,从高出同时落下,并在落下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以此来达到摇青的效果,但由于每片茶叶的质量,尺寸一般来说均是相近的,因此每片茶叶的下降速率也应该均是相近的,所以,采用简单的转动升高下落的方式所达到的每片茶叶之间的相互碰撞效果并不好,进而对摇青质量产生影响,影响乌龙茶的香气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通过对传统的乌龙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将传统摇青筒摇青时茶叶之间的相互碰撞过程变换为由多个主动碰撞球所进行的对茶叶的主动碰撞过程,在由摇青筒本体转动而将茶叶和主动碰撞球混合物上升至最高点后,利用磁吸弧板的磁吸力使得主动碰撞球不动,茶叶先行抛出,而后再利用磁斥弧板的磁斥力在茶叶完全抛出之后,将主动碰撞球主动加速抛出,让主动碰撞球去追赶在落下过程中的茶叶,并与之发生碰撞,相较于多片质量尺寸大小均类似茶叶在下落过程中较小概率的相互碰撞事件,通过主动碰撞球的主动碰撞能够有效缩减摇青时间,并在缩减工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之后,仍取得良好的茶叶香气析出效果,符合规模化生产理念。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萎凋:将采摘的乌龙茶青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适度促进茶叶鲜叶酶的活性,让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茶叶萎蔫,散失茶叶本身所拥有的青草气味,呈暗绿色泽;
[0011]S2.摇青:a.混合:将萎凋好的乌龙茶青与主动碰撞球混合,共同放置于摇青筒本体内;
[0012]b.磁引导:通过摇青筒本体的转动带动放置于摇青筒本体内底部的乌龙茶青上升,在乌龙茶青到达最高处时,受重力影响而落下,而主动碰撞球则受磁吸弧板的磁力吸引,并不会随乌龙茶青同步下落;
[0013]c.弹出碰撞:没有同步下落的主动碰撞球在随着摇青筒本体转动至磁斥弧板处时,受到磁斥弧板的磁性排斥力作用,被瞬间弹出,与在下落过程中的乌龙茶青相互碰撞,乌龙茶青表面叶边缘细胞组织受损伤而产生酶促褐变,产生香气;
[0014]d.重吸附:弹出的主动碰撞球在与乌龙茶青碰撞完成之后,被抛至磁吸弧板处重吸附,如此,进行新一轮的摇青动作;
[0015]S3.晾青:将摇青完成后的乌龙茶青放入指定容器中静置,使得叶片又呈萎凋状态,再重复进行多次由摇青和晾青所组成的做青步骤;
[0016]S4.炒青:将做青完成的乌龙茶青放置在炒青机中炒青,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的茶酵素,以免鲜叶继续变红,稳定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0017]S5.揉捻:将炒青完成后的乌龙茶青反复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主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同时,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
[0018]S6.干燥:将揉捻完成的乌龙茶青放到烘焙装置内干燥,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
[0019]所述步骤S1中摇青筒本体的内端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绕分布的自适应围板,所述摇青筒本体的外断壁上环绕分布有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且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相互之间首尾对接,所述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部分活动贯穿盖板并与摇青筒本体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摇青筒本体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步骤S2中的主动碰撞球包括中空碰撞气囊和磁引块,所述磁引块嵌合于中空碰撞气囊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摇青筒本体的内端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绕分布的自适应围板,所述摇青筒本体的外断壁上环绕分布有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且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相互之间首尾对接,所述对接弧板、磁吸弧板和磁斥弧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部分活动贯穿盖板并与摇青筒本体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摇青筒本体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步骤S2中的主动碰撞球包括中空碰撞气囊和磁引块,所述磁引块嵌合于中空碰撞气囊内,为了使存储于摇青筒本体内的茶叶可以通过摇青筒本体的转动而顺利上升,在摇青筒本体内通过环绕分布的自适应围板而分隔出多个间隔空间,茶叶则是在与主动碰撞球混合在一起之后,一份份的存放于这些间隔空间当中的,随着摇青筒本体的转动,一份份茶叶与主动碰撞球混合物
被相继升起,当茶叶被升至最高点时,受重力作用先行下落,而此时主动碰撞球内填充的磁引块受到磁吸弧板吸引,不会随着茶叶同步下落,待主动碰撞球越过摇青筒本体的转动最高点之后,来到磁斥弧板附近位置处,主动碰撞球内填充的磁引块受到磁斥弧板排斥力而主动加速抛出,与落下的茶叶发生碰撞,使茶叶香气析出,而抛出的主动碰撞球则会重新落至摇青筒本体的内底部,被磁吸弧板重新吸附,进行新一轮的上述碰撞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茶叶的高效高质量碰撞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的香气析出效果。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碰撞气囊为双层结构,并在夹层和内层均充气,通过中空碰撞气囊与茶叶接触时的弹性形变来降低中空碰撞气囊与茶叶发生硬性接触,致使茶叶碰撞折损,降低茶叶品质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0022]进一步的,所述磁引块嵌合于中空碰撞气囊的内部一侧,以使得磁斥弧板在对主动碰撞球排斥抛出过程中,由于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萎凋:将采摘的乌龙茶青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适度促进茶叶鲜叶酶的活性,让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茶叶萎蔫;S2.摇青:a.混合:将萎凋好的乌龙茶青与主动碰撞球(6)混合,共同放置于摇青筒本体(1)内;b.磁引导:通过摇青筒本体(1)的转动带动放置于摇青筒本体(1)内底部的乌龙茶青上升,在乌龙茶青到达最高处时,受重力影响而落下,而主动碰撞球(6)则受磁吸弧板(202)的磁力吸引,并不会随乌龙茶青同步下落;c.弹出碰撞:没有同步下落的主动碰撞球(6)在随着摇青筒本体(1)转动至磁斥弧板(203)处时,受到磁斥弧板(203)的磁性排斥力作用,被瞬间弹出,与在下落过程中的乌龙茶青相互碰撞,乌龙茶青表面叶边缘细胞组织受损伤而产生酶促褐变;d.重吸附:弹出的主动碰撞球(6)在与乌龙茶青碰撞完成之后,被抛至磁吸弧板(202)处重吸附,如此,进行新一轮的摇青动作;S3.晾青:将摇青完成后的乌龙茶青放入指定容器中静置,使得叶片又呈萎凋状态,再重复进行多次由摇青和晾青所组成的做青步骤;S4.炒青:将做青完成的乌龙茶青放置在炒青机中炒青,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的茶酵素,以免鲜叶继续变红,稳定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S5.揉捻:将炒青完成后的乌龙茶青反复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主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同时,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S6.干燥:将揉捻完成的乌龙茶青放到烘焙装置内干燥,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芳香度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摇青筒本体(1)的内端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绕分布的自适应围板(101),所述摇青筒本体(1)的外断壁上环绕分布有对接弧板(201)、磁吸弧板(202)和磁斥弧板(203),且对接弧板(201)、磁吸弧板(202)和磁斥弧板(203)相互之间首尾对接,所述对接弧板(201)、磁吸弧板(202)和磁斥弧板(20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盖板(5),所述盖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卿
申请(专利权)人:汪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