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44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将历史时间间隔输入至预设延迟预测模型,得到逐帧传输的当前数据包对应的预测时间间隔,预设延迟预测模型是基于样本历史时间间隔训练LSTM模型得到的模型;基于预测时间间隔、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以此结合逐帧传输方式降低数据发送延时,实现兼顾整个传输系统的实时性和带宽利用率的目的;无需发送端和客户端时间同步,提高了传输延迟测量的适用性;结合训练循环神经网络的方式,提高了预测时间间隔的精准度,也提高了传输延迟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确性和可靠性。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传输延迟作为视频监控系统中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通常表明端到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编码延时、传输延时及解码显示延时,其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影响通信质量;比如用户使用终端查看视频时存在传输延迟,则会影响用户的主观体验,在闭环视频监控过程中若存在传输延迟,则会影响视频信息的实时性,影响判断分析和决策结果。因此,如何准确测量传输延迟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下以直连方式实现对监控系统的延迟时间进行测量,也即将发送端和客户端直接连接,通过计算同一帧视频图像的时间差值计算传输延迟时间。
[0004]然而,由于实验室环境较为简单,并不适用于实际应用环境,同时测量过程中要求发送端和客户端具有相同时间基准,从而导致测量传输延迟时间的适用性和精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传输延迟时需要同步发送端和客户端所导致的测量传输延迟时间的适用性和精确性不高的缺陷,无需发送端和客户端时间同步也能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实现传输延迟测量的适用性和精确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包括:
[0007]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
[0008]将所述历史时间间隔输入至预设延迟预测模型,得到所述逐帧传输的当前数据包对应的预测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延迟预测模型是基于样本历史时间间隔训练LSTM模型得到的模型;
[0009]基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所述基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包括:
[0011]将所述预测时间间隔与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进行大小比较;
[0012]确定所述实际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时,基于所述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所述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包括:
[0014]接收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
[0015]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接收协议,对所述历史数据包进行过滤;
[0016]按照预设文件格式,将过滤后的剩余历史数据包存储为数据包文件;
[0017]解析所述数据包文件中的时间戳信息并进行时间格式转化,得到所述剩余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所述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接收协议,对所述历史数据包进行过滤,包括:
[0019]将所述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接收缓冲区;
[0020]基于预设的数据包通信协议,从所述接收缓冲区中的所述历史数据包中筛选出第一历史数据包;
[0021]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历史数据包中与所述数据包标识信息不匹配的数据包进行过滤。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历史数据包中与所述数据包标识信息不匹配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3]将过滤后所得的第二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播放缓冲区;
[0024]指示所述播放缓冲区对所述第二历史数据包进行整序后播放。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在所述将所述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接收缓冲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获取所述历史数据包写入所述接收缓冲区的缓冲区容量;
[0027]若确定所述缓冲区容量大于预设容量最大值,则指示发送端降低数据包发送速率;
[0028]若确定所述缓冲区容量小于预设容量最小值,则指示所述发送端增加数据包发送速率。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在所述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0]建立与发送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0031]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携带数据封装要求和数据发送方式;
[0032]接收所述发送端针对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的数据包。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所述预设延迟预测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
[0034]基于样本历史时间间隔,确定训练集和测试集;
[0035]基于所述训练集对LST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LSTM模型;
[0036]基于所述测试集对所述训练后的LSTM模型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0037]基于所述测试结果与所述测试集之间的误差,确定所述训练后的LSTM模型为预设延迟预测模型。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9]基于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新的历史时间间隔,对所述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分别进行更新。
[004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装置,包括:
[004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
[0042]预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时间间隔输入至预设延迟预测模型,得到所述逐帧传输的当前数据包对应的预测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延迟预测模型是基于样本历史时间间隔训练LSTM模型得到的模型;
[0043]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
[004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
[004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
[004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
[004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通过将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输入至预设延迟预测模型的方式,预测逐帧传输的当前数据包对应的预测时间间隔,并基于该预测时间间隔、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以此结合逐帧传输方式降低数据发送延时,实现兼顾整个传输系统的实时性和带宽利用率的目的,无需发送端和客户端时间同步,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将所述历史时间间隔输入至预设延迟预测模型,得到所述逐帧传输的当前数据包对应的预测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延迟预测模型是基于样本历史时间间隔训练LSTM模型得到的模型;基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包括:将所述预测时间间隔与所述当前数据包对应的实际时间间隔进行大小比较;确定所述实际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测时间间隔时,基于所述实际时间间隔和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输出传输延迟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包括:接收服务器逐帧传输的历史数据包;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接收协议,对所述历史数据包进行过滤;按照预设文件格式,将过滤后的剩余历史数据包存储为数据包文件;解析所述数据包文件中的时间戳信息并进行时间格式转化,得到所述剩余历史数据包所对应的历史时间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接收协议,对所述历史数据包进行过滤,包括:将所述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接收缓冲区;基于预设的数据包通信协议,从所述接收缓冲区中的所述历史数据包中筛选出第一历史数据包;基于预设的数据包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历史数据包中与所述数据包标识信息不匹配的数据包进行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历史数据包中与所述数据包标识信息不匹配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过滤后所得的第二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播放缓冲区;指示所述播放缓冲区对所述第二历史数据包进行整序后播放。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延迟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历史数据包依次写入接收缓冲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历史数据包写入所述接收缓冲区的缓冲区容量;若确定所述缓冲区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维峰王瑞杨文王洪伟张德强关则彬赵颖柳青红刘浩朋袁碧懋杨雪罗浩胡昊王悉孙运昌朱力杨琦徐成伟沈敬伟匡建立沙兰可许占华熊伟陈双双刘艳波王昊温桂玉王文华董学娟邹易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