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11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包括:型壳,由铸件型腔、浇注系统型腔和冒口型腔组成;承压结构,位于型壳的底部,固定支撑铸型;控温结构,位于需要激冷或冒口周围,提供控温介质的流道;桁架结构,构成铸型完整形貌;传感器,监测铸造过程中温度或应力变化。相较于密实铸型,多孔结构非密实铸型减少用砂量,加快铸件成型速率,提效又节能环保;型壳相较于密实铸型散热更快,铸件冷却效率提高;传感器监测铸件成型过程中对应部位的温度或应力变化,并根据检测的信号控制控温结构内控温介质的流量和温度,通过传感器和对控温介质的有效控温,实现铸件的快速冷却,改善铸件的组织结构,减少铸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提高铸件的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砂型铸造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铸造大国,但相比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传统铸造制作砂型、砂芯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污染,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传统铸造需要快速建立创新型、技术密集型绿色铸造新生态。将增材制造技术与铸造技术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提高铸造柔性、缩短制备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及精度、降低铸造污染,对于现代铸造行业的发展与改革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通过结合增材制造和多孔结构不同性能应用,进行创新型砂型设计,提效又节能环保,并提升铸件成型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以解决提升铸型成型效率、节能环保并提高铸件合格率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通过增材制造快速成型非密实结构铸型,并利用多孔结构性能分别设计承压结构、控温结构、桁架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型壳与各结构组成的铸型替代实心密实铸型,大幅度的减少型砂用量,减少铸型成型时间,降低型砂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效又节能环保;型壳相较于密实铸型散热更快,铸件冷却效率提高;传感器能监测铸件成型过程中对应部位的温度或应力应变变化,并根据检测的信号控制控温结构内控温介质的流量和温度,通过传感器和对控温介质的有效控温,实现铸件的快速均衡冷却,改善铸件的组织结构,减少铸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提高铸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1中标记说明:1、型壳;2、铸件成型的型腔;3、浇注系统型腔;4、冒口型腔;5、承压结构;6、控温结构;7、桁架结构;8、传感器;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方式一:
[001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包括:型壳1,由铸件型腔2、浇
注系统型腔3和冒口型腔4组成;承压结构5,位于型壳的底部,固定支撑铸型;控温结构6,位于需要激冷或冒口周围,提供控温介质的流道;桁架结构7,用于构成铸型完整形貌;传感器8,设置于控温结构和型壳之间。
[0013]相较于密实铸型,多孔结构非密实铸型减少用砂量,减少铸件成型时间,提效又节能环保;型壳1相较于密实铸型散热更快,铸件冷却效率提高;控温结构6,可通入控温介质,实现铸件的冷却速率控制;传感器8监测铸件成型过程中对应部位的温度或应力变化,并根据检测的信号控制控温结构内控温介质的流量和温度,通过传感器和对控温介质的有效控温,实现铸件的快速均衡冷却,改善铸件的组织结构,减少铸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提高铸件的性能。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的型壳1、承压结构5、控温结构6以及桁架结构7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或粘接剂喷射工艺砂型一体成型。增材制造可实现任意复杂截面零件的成型,有利于浇注系统和铸型的创新型设计,提升制造效率和铸件性能。
[00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型壳1 三维模型由铸件型腔2、浇注系统型腔3和冒口型腔4整体通过抽壳,外部增加厚度的方式形成。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承压结构5为二维拉伸型夹心多孔结构,如蜂窝结构等。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承压结构5设置于型壳的底部,承压结构方向顺应铸造重力方向。
[001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控温结构6为一个或多个。控温结构6设置于铸件热节、冒口等周围,并设置外部开口,便于选择是否通入控温介质(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
[001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控温结构6为比表面积大的多孔结构,如G曲面等极小曲面结构。
[002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桁架结构7为符合麦斯威尔桁架稳定性原则的基本多孔结构形成,如四面体结构、双金字塔结构等。
[002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 8为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002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中,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 8为一个或多个。传感器8可以依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和需要监测温度的部位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其特征在于,型壳(1)三维模型由供铸件成型的型腔(2)、浇注系统型腔(3)和冒口型腔(4)整体通过抽壳,外部增加厚度的方式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其特征在于,铸型的型壳(1)、承压结构(5)、控温结构(6)、桁架结构(7)均由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或粘接剂喷射工艺砂型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结构的非密实铸型,其特征在于,承压结构(5)设置于型壳的底部,为二维拉伸型夹心多孔结构,如蜂窝结构等,承压结构方向顺应铸造重力方向,固定并支撑型壳。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双宁高炳微于广滨张凯强钟坦谊宫振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