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非视距区域内目标的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调频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非视距区域内目标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毫米波雷达探测非视距区域内的目标,在搜救、消防、自动驾驶、反恐等诸多任务中可望发挥重要作用,在非视距区域中,雷达发射的探测电磁波及目标回波的传播均存在复杂的多径影响,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目标定位,是一个难题。
[0003]对非视距多径环境下隐藏目标的探测与定位,国内外已针对不同雷达系统提出了一些方案。
[0004]基于场景和几何光学的先验知识,瑞典国防科研机构的M.Gustafsson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X波段雷达多径传播来定位角落后面静态物体的算法。
[0005]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R.Zetik等人描述了一种利用超宽带雷达在阴影区域对运动目标进行一维定位的方法,作为这项工作的继续,该团队从衍射路径以及主反射路径和衍射路径的组合路径方程中,获得了目标在地面的二维定位。
[0006]电子科技大学的Songl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非视距区域内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通过调频连续波雷达波束扫描探测非视距区域,获得不同帧的雷达数据;对不同帧的雷达数据进行距离方向上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获得不同帧的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对所述不同帧的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进行抑制环境噪声处理,获得不同帧的降噪后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随机选择一帧的降噪后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确定所述降噪后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中的所有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r
i
′
={r
′1,r
′2,r
′3,...}并且排序;在所述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中确定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以及组合反射路径的长度;根据所述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主反射路径确定组合反射路径的长度;如果所述反射路径的长度在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中能够匹配,则所述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为实际目标坐标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非视距区域内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降噪后距离
‑
傅里叶变换图中的所有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r
i
′
={r
′1,r
′2,r
′3,...}并且排序,具体为:定义对应不同距离方向上的累加器A
i
={a1,a2,..,a
M
},遍历对应着不同Chirp上的距离峰值,并将与距离峰值对应的累加器加1,设置合适的阈值s,筛选出大于阈值,并且处在边界距离范围(r
min
,r
max
)内的累加器f
Ai
,将累加器f
Ai
按照其数值的大小降序排序,获取搜索范围内的所有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将累加器f
Ai
按照其数值的大小降序排序,获取搜索范围内的所有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r
i
′
={r
′1,r
′2,r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非视距区域内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中确定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以及组合反射路径的长度,具体为:在所有静态目标的距离信息r
i
′
={r
′1,r
′2,r
′3,...}中数值最大的r
′1假设为主反射路径,根据方位角θ1对应A
si
的最大角度峰值、以及主反射路径的距离关系确定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之后,在通过所述估计目标坐标位置以及主反射路径的距离关系确定二次反射路径r2和方位角θ2;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王刚,陈庆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艾朗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