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82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载冰箱,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制冷室,本体包括中空的底壳、上盖以及设置于内部的内胆,底壳的一侧的内胆下凹形成制冷室,底壳的另一侧设有制冷机构,制冷室的五个外壁面均设有贴合于各面的导热片,制冷机构的吸热管延伸到制冷室处并贴靠于制冷室前、后、左、右四个外壁面且在各个外壁面弯折形成循环的U形回头线结构,制冷机构包括电源盒、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形成循环。本申请通过从制冷室的导热、制冷机构的分布以及制冷器管道布置进行改进,提高整个车载冰箱的制冷效果,可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能效比,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能环保的目的。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冰箱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冰箱,尤其涉及车载冰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档次也逐渐提高,很多轿车为能给车内乘员在旅途中提供冰爽的饮料或者新鲜的食物而在车内设置了车载冰箱。传统车载冰箱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制冷效率低下,能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车载冰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车载冰箱,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制冷室,本体包括中空的底壳、上盖以及设置于内部的内胆,底壳的一侧的内胆下凹形成制冷室,底壳的另一侧设有制冷机构,制冷室的五个外壁面均设有贴合于各面的导热片,制冷机构的吸热管延伸到制冷室处并贴靠于制冷室前、后、左、右四个外壁面且在各个外壁面弯折形成循环的U形回头线结构。该方案可有效的提高制冷室的导热效果,有利于制冷机构进行多方位的吸取制冷室周围的热量,提高制冷效果。
[0006]作为优选,制冷机构包括电源盒、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电源盒内设有可充电电源,电源为压缩机和控制板供电,蒸发器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形成循环。
[0007]作为优选,电源盒设置于后侧,压缩机设置于中部,冷凝器设置于前侧,底壳的后侧、左侧以及前侧设有散热孔且底壳的后侧、左侧、前侧以及底侧所围成的区域为一块带有散热孔的可拆卸盖板,该盖板对制冷机构形成包围。该结构有利于电源的散热、压缩机的散热以及冷凝器的冷凝,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对制冷室的制冷效果。
[0008]作为优选,冷凝器的冷凝管在后侧、右侧以及前侧弯折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层U形回头线结构,且其前侧弯折在前后方向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置有散热风机。该种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增加了冷凝器管道的长度,可有效的提高冷凝效果。
[0009]作为优选,冷凝器的冷凝管通过支撑网固定,支撑网包括竖直设置的多排间隔的金属散热丝,金属杆焊接于冷凝器的冷凝管的后侧与前侧以对冷凝器管道形成夹持固定。支撑网对管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另外其采用金属杆也可起到一定的导热作用,加快散热。
[0010]作为优选,电源盒的一侧的壳体上设有用于与车内电源连接的便捷式电源插接口。在使用时,只需使用通用的插接头插接即可完成连接,连接方便,使用起来较为便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从制冷室的导热、制冷机构的分布以及制冷器的管道布置进行改进,以提高整个车载冰箱的制冷效果,可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能效比,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去除盖板)。
[0014]图3为制冷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0015]图4为冷凝部分的立体图。
[0016]图中:1—本体、11—底壳、111—盖板、112—散热孔、12—上盖、2—内胆、3—导热片、4—吸热管、5—电源盒、6—压缩机、7—冷凝器、71—散热风机、72—冷凝管、73—金属杆、8—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图3,车载冰箱,包括本体1,本体1内设有制冷室,本体1包括中空的底壳11、上盖12以及设置于内部的内胆2,底壳11的一侧的内胆2下凹形成制冷室,底壳11的另一侧设有制冷机构,制冷室的五个外壁面均设有贴合于各面的导热片3,制冷机构的吸热管4延伸到制冷室处并贴靠于制冷室前、后、左、右四个外壁面且在各个外壁面弯折形成循环的U形回头线结构。该方案可有效的提高制冷室的导热效果,有利于制冷机构进行多方位的吸取制冷室周围的热量,提高制冷效果。
[0020]作为优选,制冷机构包括电源盒5、蒸发器、压缩机6和冷凝器7,电源盒5内设有可充电电源,电源为压缩机6和控制板供电,蒸发器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6连接,压缩机6通过管道与冷凝器7连接,冷凝器7通过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8与蒸发器连接形成循环。
[0021]作为优选,电源盒5设置于后侧,压缩机6设置于中部,冷凝器7设置于前侧,底壳11的后侧、左侧以及前侧设有散热孔112且底壳11的后侧、左侧、前侧以及底侧所围成的区域为一块带有散热孔112的可拆卸盖板111,该盖板111对制冷机构形成包围。该结构有利于电源的散热、压缩机6的散热以及冷凝器7的冷凝,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对制冷室的制冷效果。
[0022]作为优选,冷凝器7的冷凝管72在后侧、右侧以及前侧弯折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层U形回头线结构,且其前侧弯折在前后方向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置有散热风机71。该种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增加了冷凝器7管道的长度,可有效的提高冷凝效果。
[0023]作为优选,冷凝器7的冷凝管72通过支撑网固定,支撑网包括竖直设置的多排间隔的金属散热丝73,金属杆73焊接于冷凝器7的冷凝管72的后侧与前侧以对冷凝器7管道形成夹持固定。支撑网对管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另外其采用金属杆73也可起到一定的导热作用,加快散热。
[0024]作为优选,电源盒5的一侧的壳体上设有用于与车内电源连接的便捷式电源插接口。在使用时,只需使用通用的插接头插接即可完成连接,连接方便,使用起来较为便捷。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冰箱,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制冷室,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中空的底壳、上盖以及设置于内部的内胆,底壳的一侧的内胆下凹形成制冷室,底壳的另一侧设有制冷机构,制冷室的四个外壁面均设有贴合于各面的导热片,制冷机构的吸热管延伸到制冷室处并贴靠于制冷室前、后、左、右四个外壁面且在各个外壁面弯折形成循环的U形回头线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制冷机构包括电源盒、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电源盒内设有可充电电源,电源为压缩机和控制板供电,蒸发器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形成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电源盒设置于后侧,压缩机设置于中部,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敏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