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72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6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用于设置于入耳式耳机的壳腔体内,其主要是由设置于壳腔体内的主电路板、设置于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的电池电路板,以及入耳式电路板等构成。其中,电池电路板,设置于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且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入耳式电路板,设置于壳腔体的前腔空间内与电池电路板相连;并且,入耳式电路板包括:与壳腔体的前腔空间的内壁贴合设置的贴合部、与贴合部相连并用于连接电池电路板的折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方便操作,且可较好地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入耳式耳机,作为一种常用的耳机,其是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具有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减少漏音等优点,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下,借助较低的音量不获得良好的音效,因此被广泛使用,极受消费者的喜爱。
[0003]目前,在市场上,诸多入耳式耳机自带入耳检测功能,即当使用者带上耳机的时候,音乐将继续播放,当使用者取下耳机,音乐将暂停播放,可以带来良好的人性化体验等,并且可起到节约电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入耳式检测通过入耳式耳机内部的电路结构的自带的电容或光感的入耳式电路板来实现控制,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入耳式电路板在连接主板的过程中,由于入耳式耳机的腔体的空间较为狭小,且具备的电子器件较多,因此其连接结构设计的较为复杂,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极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体验度。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方便操作,且可较好地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是本技术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方便操作,且可较好地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用于设置于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壳腔体内,包括:设置于所述壳腔体内的主电路板;
[0007]电池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且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0008]入耳式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腔体的前腔空间内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相连;
[0009]其中,所述入耳式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壳腔体的前腔空间的内壁贴合设置的贴合部、与所述贴合部相连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电路板的折弯部。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贴合部包括:用于与构成所述前腔空间的内壁相贴合的曲面区;开设于所述曲面区上用于连通入耳式耳机的入耳口的通孔;用于连接所述曲面区和所述折弯部的延伸区。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折弯部从所述前腔空间延伸至所述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其中,所述折弯部包括:用于设置于电池的下方且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电连接的支撑区、一端与所述支撑区相连而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贴合部相连的折弯区;其中,所述支撑区用于设置于所述喇叭的上方;所述折弯区用于与所述支撑区相配合以形成避让喇叭的避让空间,且至少有部分与所述喇叭的侧部形成电焊连接。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折弯区至少有一部分沿所述喇叭的表面贴紧并环绕布
局,并与所述喇叭的侧部形成电焊连接。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区具有一接口件;所述电池电路板具有一用于插入所述接口件以形成电连接的插座件。
[0014]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电路板包括:用于承托所述电池且电连接的承接部、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环形空间的环状部;与所述环状部相连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排扣结构与所述主电路板形成卡电连接。
[0015]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入耳式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壳腔体内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0016]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入耳检测的电容。
[0017]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上述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壳腔体。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置所述入耳式电路板的前壳;用于安置所述电池电路板和电池的中壳;用于安置所述主电路板的后壳;其中,所述前壳、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通过胶连的方式形成所述壳体。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及入耳式耳机,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方便操作,且可较好地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入耳式电路板与电池电路板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图2中A

A所示的剖面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A

A面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图2中B

B所示的剖面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A

A面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入耳式电路板与喇叭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电路板与电池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入耳式电路板与电池电路板、电池以及主电路板结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尾塞1、面壳主体2、主电路板3、MIC组件套4、中壳5、电池6、喇叭7、前腔调音网8、前壳9、电池电路板10、排扣结构101、连接部102、环状部103、承接部105、入耳电路板11、定位孔1110、贴合部111、折弯部112、支撑区1121、折弯区1122、出音孔网布12、曲面区1111、延伸区1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用于设置于入耳式耳机的壳腔体内,该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主要是由设置于壳腔体(图中未标示)内的主电路板3、设置于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的电池电路板10,以及入耳式电路板11等构成。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入耳式耳机可以为半入耳式耳机,也可以为全入耳式耳机,在此不再作具体的限定和赘述。
[0033]其中,电池电路板10设置于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且与主电路板3电连接;入耳式电路板11设置于壳腔体的前腔空间内与电池电路板10相连。并且,入耳式电路板11可以由与壳腔体的前腔空间的内壁贴合设置的贴合部111、与贴合部111相连并用于连接电池电路板10的折弯部112等构成。
[0034]通过上述内容可知:采用本实施例中入耳式电路板11,直接置于壳腔体的前腔空间,并与电池电路板10相连即可完成装配,并且,由于入耳式电路板11的各个部可贴合前腔空间的内壁,而折弯部112又可以调整其在前腔空间的连接路线,因此可以不同的腔体空间内入耳式电路板11和的电池电路板10连接需求,可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两个以上的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用于设置于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壳腔体内,包括:设置于所述壳腔体内的主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且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入耳式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腔体的前腔空间内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相连;其中,所述入耳式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壳腔体的前腔空间的内壁贴合设置的贴合部、与所述贴合部相连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电路板的折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包括:用于与构成所述前腔空间的内壁相贴合的曲面区;开设于所述曲面区上用于连通入耳式耳机的入耳口的通孔;用于连接所述曲面区和所述折弯部的延伸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从所述前腔空间延伸至所述壳腔体的后腔空间内;其中,所述折弯部包括:用于设置于电池的下方且与所述电池电路板电连接的支撑区、一端与所述支撑区相连而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贴合部相连的折弯区;其中,所述支撑区用于设置于喇叭的上方;所述折弯区用于与所述支撑区相配合以形成避让所述喇叭的避让空间,且至少有部分与所述喇叭的侧部形成电焊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区至少有一部分沿所述喇叭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仲宏樊红江杜军红葛振纲程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