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54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化工艺、提高使用寿命、扩大适用范围的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包括反滤层、收集井、隔离塑料栅栏、液位仪、潜污泵和输送管;所述反滤层、收集井由外至内依次设于垃圾堆体内,收集井为HDPE材质的导排管,导排管的管壁上间隔开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布满导排管的管壁;所述隔离塑料栅栏设于HDPE导排管顶部且将HDPE导排管和收集井同时盖住;所述液位仪下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并插入HDPE导排管内;所述潜污泵和输送管设于HDPE导排管底部,且输送管顶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并通过卡箍连接外置的抽排管,最终由抽排管传输至收集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
,尤其是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抽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滤液,是垃圾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现有渗滤液收集装置由盲沟、导排管和收集井构成,渗滤液导排系统由设于收集井内的提升泵排出至渗滤液处理单元。例如,CN215466985U,其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及废气导排一体化简易装置,包括盲沟、导排管、收集井、HDPE膜盖、液位仪、填埋气体收集装置和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盲沟横向设于垃圾堆体下方,导排管设于盲沟内;所述收集井竖直设于盲沟侧面,且收集井侧面设有与盲沟、导排管连通的预留口;该装置存在两个弊端,其一是需要根据环境、堆体等条件挖制盲沟,工艺要求较高,其二是由于垃圾堆体设于盲沟上方,对盲沟造成很大的下压力,容易对盲沟与收集井的连接处造成影响,寿命短、故障率高的同时对垃圾堆体的要求限制也较多,使用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工艺、提高使用寿命、扩大适用范围的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包括反滤层、收集井、隔离塑料栅栏、液位仪、潜污泵和输送管;所述反滤层、收集井由外至内依次设于垃圾堆体内,收集井为HDPE材质的导排管,导排管的管壁上间隔开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布满导排管的管壁;所述隔离塑料栅栏设于导排管顶部且盖住导排管;所述液位仪下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并插入导排管内;所述潜污泵和输送管设于导排管底部,且输送管顶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并通过卡箍连接外置的抽排管,最终由抽排管传输至收集点。
[0006]优选的,所述隔离塑料栅栏上方还设有密闭的防护外罩,且液位仪、卡箍均位于防护外罩内。
[0007]优选的,所述垃圾堆体、反滤层顶部设置临时覆膜,且临时覆膜与隔离塑料栅栏边缘密封。
[0008]优选的,所述导排管的管径至少为600mm,壁厚至少为35mm;所述导排管上的通孔孔径为15mm。
[0009]优选的,所述反滤层的粒径为20mm

60mm,反滤层壁厚不小于0.5m,反滤层的底厚不小于2m。
[0010]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液位仪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接收端信号连通;所述潜污泵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通;所述控制器根据液位仪传输的液面高低信号,
控制潜污泵的开启与关闭。
[0011]优选的,所述液位仪为浮球式液位仪。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为由PP材质制造的软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垃圾堆体内设置填充碎石、砾石等粗粒材料的人工反滤层,由于粒径自内向外由细到粗的反滤层设置,在收集井周边形成渗滤液收集系统,且渗滤液经导排管上的通孔流入管内,由管内的潜污泵和输送管排出,降低渗滤液水位,降水深度一般在15

20m,有效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营;而且,导排管采用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使用寿命长,质地轻,安装方便;此外,采用挖机或旋挖工艺直接挖制,由导排管直接构成收集井,无需另外挖制盲沟,工艺十分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同时,也避免了采用盲沟造成的弊端,极大地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寿命。
[0014]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一是隔离塑料栅栏上方设有密闭的防护外罩,抽排管与防护外罩之间还可以通过密封圈密封,完善了整个收集井的密闭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渗滤液外泄;二是堆体、反滤层顶部设置临时覆膜,且临时覆膜与隔离塑料栅栏边缘密封,通过临时覆膜的密封,提高了整个堆体环境的密闭性,保证垃圾堆体的生物发酵;三是通过控制器接收液位仪传输的收集井内渗滤液液面高低信号,并根据液面高低控制潜污泵的开启与关闭,即当液位仪监测到渗滤液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控制器控制潜污泵立即开启,当渗滤液排出后,液位仪监测到渗滤液水位下降,控制器控制潜污泵关闭,操作容易、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井口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中导排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一种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包括反滤层1、收集井2、隔离塑料栅栏6、液位仪7、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潜污泵4和输送管5;所述反滤层1、收集井2由外至内依次设于垃圾堆体3内,即垃圾堆体3内设置反滤层1,反滤层1内设置收集井2;所述收集井2为HDPE材质制成的导排管,导排管的管壁上间隔开有多个通孔20且通孔20布满导排管的管壁,即沿管壁圆周方向和沿管壁轴线方向都有布设通孔;所述导排管的管径至少为600mm,壁厚至少为35mm,导排管上的通孔20孔径为10mm

20mm,导排管横截面上的通孔20可以是四个以上沿管壁圆周方向均布排列,通孔20也可以按照梅花型布置;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导排管管径为630mm,壁厚为37.4mm,承受压力为1.0MPa,管径上按照间距150mm开设通孔,通,20孔径为15mm,导排管横截面上的通孔20为均布排列的四个;所述反滤层1为现有技术,反滤层1也叫碎石层,即是由2

4层颗粒大小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做成的,自内向外颗粒逐渐增大,任一层的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一层的孔隙,本实施例采用粒径为20mm

60mm的反
滤层;所述反滤层1的壁厚B不小于0.5m,反滤层1的底厚H1不小于2m;所述隔离塑料栅栏6设于导排管顶部,且隔离塑料栅栏6将导排管盖住;所述垃圾堆体3、反滤层1顶部设置临时覆膜11,且临时覆膜11与隔离塑料栅栏6边缘密封;所述液位仪7为浮球式液位仪,且液位仪7下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6并插入导排管内,即浮球接触液位面;所述潜污泵4和输送管5设于导排管底部,且输送管5为由PP材质制造的软管;所述输送管5底部与潜污泵4连通,输送管5顶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6,且伸出端通过卡箍9连接外置的抽排管10,最终由抽排管10传输至收集点,进行下一步的渗滤液处理;所述隔离塑料栅栏6上方还设有密闭的防护外罩8,且液位仪7、卡箍9均位于防护外罩8内。
[0020]所述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可以是PLC控制器、CAN控制器等;所述液位仪7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接收端信号连通;所述潜污泵4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通;所述控制器根据液位仪7传输的液面高低信号,控制潜污泵4的开启与关闭。
[0021]所述临时覆膜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滤层(1)、收集井(2)、隔离塑料栅栏(6)、液位仪(7)、潜污泵(4)和输送管(5);所述反滤层(1)、收集井(2)由外至内依次设于垃圾堆体(3)内,收集井(2)为HDPE材质的导排管,导排管的管壁上间隔开有多个通孔(20)且通孔(20)布满导排管的管壁;所述隔离塑料栅栏(6)设于导排管顶部且盖住导排管;所述液位仪(7)下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6)并插入导排管内;所述潜污泵(4)和输送管(5)设于导排管底部,且输送管(5)顶部穿过隔离塑料栅栏(6)并通过卡箍(9)连接外置的抽排管(10),最终由抽排管(10)传输至收集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塑料栅栏(6)上方还设有密闭的防护外罩(8),且液位仪(7)、卡箍(9)均位于防护外罩(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堆体(3)、反滤层(1)顶部设置临时覆膜(11),且临时覆膜(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国胡叔铭周浩然王振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