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41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涉及中药敷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构造呈椭圆形的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的背面构造有连通的容纳腔与抠取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敷贴主体的大半径方向分布,所述抠取腔沿所述敷贴主体的小半径方向分布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中部,所述容纳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皮筋,所述皮筋的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且其中部位于所述抠取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矩形构造,采用椭圆形设计,避免在贴合皮肤后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保证正常使用,同时在丢弃时,将敷贴主体进行折叠后固定,避免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因此更具有实用性。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敷贴
,具体涉及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

技术介绍

[0002]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为了缓解痛经,女性通常会选择中药敷贴。
[0003]现有的中药敷贴大多构造呈矩形,在贴合皮肤后容易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同时使用后的中药敷贴在丢弃时,容易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不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大多构造呈矩形,在贴合皮肤后容易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同时使用后的中药敷贴在丢弃时,容易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不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包括构造呈椭圆形的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的背面构造有连通的容纳腔与抠取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敷贴主体的大半径方向分布,所述抠取腔沿所述敷贴主体的小半径方向分布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中部,所述容纳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皮筋,所述皮筋的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且其中部位于所述抠取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敷贴主体包括外无纺布层,所述外无纺布层上设置有构造呈椭圆环形的粘胶层以及依次连接的压敏胶、发热层、中药层以及内无纺布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无纺布层上构造有呈椭圆形的凹槽,所述压敏胶、发热层、中药层以及内无纺布层均构造呈椭圆形且位于所述凹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无纺布层上设置有防渗透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内填充有铁粉与催化剂。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粘胶层粘接配合且构造呈椭圆环形的硅油纸。
[0012]进一步地,所述硅油纸上设置有无胶撕拉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矩形构造,采用椭圆形设计,避免在贴合皮肤后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保证正常使用,同时在丢弃时,将敷贴主体进行折叠后固定,避免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0015]2、本技术通过凹槽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异物感。
[0016]3、本技术通过防渗透层的设计,避免因液体流出而导致污染衣物。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结构爆炸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图2的左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1、敷贴主体;101、外无纺布层;102、压敏胶;103、发热层;104、中药层;105、内无纺布层;106、粘胶层;2、容纳腔;3、抠取腔;4、皮筋;5、凹槽;6、防渗透层;7、硅油纸;8、无胶撕拉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如图1

6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包括构造呈椭圆形的敷贴主体1,敷贴主体1的背面构造有连通的容纳腔2与抠取腔3,容纳腔2沿敷贴主体1的大半径方向分布,抠取腔3沿敷贴主体1的小半径方向分布且位于容纳腔2的中部,容纳腔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皮筋4,皮筋4的两端均与容纳腔2固定连接且其中部位于抠取腔3内,在使用时,将敷贴主体1贴于肚脐下三指处,即气海穴,椭圆形的设计可以避免在敷贴主体1贴合皮肤后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保证正常使用,在贴敷皮肤一段时间后,在本实施例中,贴敷12小时之后,将敷贴主体1和皮肤分离,之后将敷贴主体1进行丢弃,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敷贴主体1对中折叠,再将敷贴主体1进行二次折叠,二次折叠也可忽略不计,之后用拇指和食指将位于抠取腔3中的皮筋4中部捏住并拉伸皮筋4,最后将拉伸后的皮筋4绕在经过折叠后的敷贴主体1上并松开皮筋4,皮筋4的弹性势能迫使其复位,从而对经过折叠后的敷贴主体1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后的敷贴主体1进行丢弃即可,丢弃后的敷贴主体1不会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综上所述,本装置摒弃了传统的矩形构造,采用椭圆形设计,避免在贴合皮肤后从角落出现翘边的情况,从而保证正常使用,同时在丢弃时,将敷贴主体1进行折叠后固定,避免粘连垃圾袋和其它垃圾,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0026]如图2

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敷贴主体1包括外无纺布层101,外无纺布层101上设置有构造呈椭圆环形的粘胶层106以及依次连接的压敏胶102、发热层103、中药层104以及内无纺布层105,在使用时,粘胶层106和内无纺布层105接触皮肤,内无纺布层105的柔软亲肤性可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发热层103进行发热升温并对中药层104进行加热,使中药层104内的成分被使用者充分吸收,压敏胶102用于外无纺布层101和发热层103之间的连接。
[0027]如图4

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无纺布层101上构造有呈椭圆形的凹槽5,压敏
胶102、发热层103、中药层104以及内无纺布层105均构造呈椭圆形且位于凹槽5内,当粘胶层106接触皮肤时,由于凹槽5的设计,故外无纺布层101的背面是光顺平滑且没有凸起的,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异物感。
[0028]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无纺布层105上设置有防渗透层6,由于中药层104被发热层103所加热,皮肤会因感受到热度而出现流汗情况,汗液混合中药层104中的一些成分形成液体,而防渗透层6的设计可以对这些液体进行吸收,以避免因液体流出而导致污染衣物。
[0029]如图4

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层103内填充有铁粉与催化剂,发热层103由围合呈空腔的多孔内膜以及填充在空腔内的铁粉与催化剂组成,在使用时,空气穿过多孔内膜,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催化剂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呈椭圆形的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1)的背面构造有连通的容纳腔(2)与抠取腔(3),所述容纳腔(2)沿所述敷贴主体(1)的大半径方向分布,所述抠取腔(3)沿所述敷贴主体(1)的小半径方向分布且位于所述容纳腔(2)的中部,所述容纳腔(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皮筋(4),所述皮筋(4)的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2)固定连接且其中部位于所述抠取腔(3)内,所述敷贴主体(1)包括外无纺布层(101),所述外无纺布层(101)上设置有构造呈椭圆环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丛艳于燕波郭营瑾刘春梓王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