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3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其应用了能够抑制手柄单元的臂部的损伤的技术。作业机械包括作业部、主体壳体、手柄单元、操作部和突起部。手柄单元能够在收纳位置与作业位置之间移动。突起部能够与使用者对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地在限制位置与非限制位置之间移动。作业机械构成为,在手柄单元位于收纳位置且突起部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突起部限制手柄单元从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在手柄单元位于收纳位置且突起部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通过突起部与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连动地从限制位置移动至非限制位置,能够使手柄单元从收纳位置移动至作业位置。至作业位置。至作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机械


[000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包括:作业部,其与地面接触;主体壳体,作业部设于该主体壳体;手柄单元,其具有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主体壳体的臂部和使用者能够把持的把持部;以及突起部,其固定于主体壳体。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094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械中,手柄单元能够在主体壳体上载置有臂部的收纳位置与主体壳体上未载置有臂部的作业位置之间移动。在手柄单元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突起部限制手柄单元从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在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械中,由于突起部固定于主体壳体,因此,在使手柄单元从作业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或者在使手柄单元从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时,臂部需要一边与突起部接触一边越过突起部。由于突起部固定于主体壳体,因此臂部可能损伤。
[0008]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手柄单元的臂部的损伤的技术。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说明书公开的作业机械与地面接触地进行动作。也可以是,作业机械包括:作业部;主体壳体,所述作业部设于该主体壳体;手柄单元,其具有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的臂部和使用者能够把持的把持部;操作部,其设于所述主体壳体,能够由使用者操作;以及突起部,其设于所述主体壳体,所述手柄单元能够在所述臂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倾倒的收纳位置与所述臂部未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倾倒的作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突起部能够与使用者对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连动地在限制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限制位置是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手柄单元的所述臂部接触时所处的位置,所述非限制位置是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作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不与所述手柄单元的所述臂部接触时所处的位置,作业机械构成为,在所述手柄单元位于所述收纳位置且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突起部限制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作业位置移动,在所述手柄单元位于所述收纳位置且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突起部与使用者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连动地从所述限制位置移动至所述非限制位置,能够使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移动至所述作业位置。
[0011]根据上述结构,突起部能够与使用者对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地在限制位置与非限
制位置之间移动。因此,例如,使用者操作操作部而使突起部移动至非限制位置,之后,通过使手柄单元从作业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或者使手柄单元从收纳位置移动至作业位置,能够抑制臂部与突起部接触。因而,能够抑制手柄单元的臂部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在第1实施例中从右上前方观察手柄单元6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的割草机2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在第1实施例中从右方观察手柄单元6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的割草机2的右视图。
[0014]图3是在第1实施例中从上方观察手柄单元6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的割草机2的俯视图。
[0015]图4是沿着图3的IV

IV线的剖视图。
[0016]图5是从右上前方观察第1实施例的右操作单元62的立体图。
[0017]图6是在第1实施例中从右方观察集草容器12被拆卸且手柄单元6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割草机2的右视图。
[0018]图7是在第1实施例中从上方观察集草容器12被拆卸且手柄单元6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割草机2的俯视图。
[0019]图8是沿着图7的VIII

VIII线的剖视图。
[0020]图9是在第1实施例的割草机2中手柄单元6的第1右臂100的左侧面与右操作单元62的突起部78接触且第1左臂104的右侧面与左操作单元64的突起部接触的状态的前方剖视图。
[0021]图10是在第1实施例的割草机2中手柄单元6位于收纳位置且右操作单元62和左操作单元64位于非限制位置的状态的前方剖视图。
[0022]图11是沿着图3的XI

XI线的剖视图。
[0023]图12是从右上前方观察第1实施例的把手单元110、第2右臂102和第2左臂106的立体图。
[0024]图1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割草机2的控制结构的图。
[0025]图14是在第2实施例中右侧的移动单元272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的前方剖视图。
[0026]图15是在第2实施例中右侧的移动单元272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的上方剖视图。
[0027]图16是在第2实施例中右侧的移动单元272位于非限制位置的状态的前方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2、割草机;4、主体单元;6、手柄单元;8、车轮;10、辊;12、集草容器;20、主体壳体;21、第1主体壳体;22、第2主体壳体;24、电池罩;26、割刀;28、马达;30、凸台部;32、凸台部;40、突出部;40a、通孔;42、突出部;42a、通孔;50、电池组;60、操作单元;62、右操作单元;64、左操作单元;66、弹簧;70、操作部;72、第1滑动部;74、连接部;76、第2滑动部;78、突起部;78a、下表面;78b、平坦部;78c、倾斜部;80、弹簧承接部;82、通孔;100、第1右臂;100a、一端;100b、另一端;102、第2右臂;104、第1左臂;104a、一端;104b、另一端;106、第2左臂;108、加强臂;110、把手单元;112、锁定构件;114、锁定构件;120、把手壳体;122、杆;124、解锁按钮;126、弹性构件;220、主体壳体;220a、通孔;260、操作单元;262、操作部;264、第1轴部;266、
旋转部;268、被卡合部;270、被卡合部;272、移动单元;274、移动单元;280、卡合部;282、第2轴部;284、滑动部;286、轴连结部;288、突起部;288a、平坦部;288b、平坦部;288c、倾斜部;290、弹簧;292、弹簧承接部;A1、长度方向上的轴线;A2、旋转轴线;B、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且是非限定性的具体例详细地进行说明。该详细的说明单纯地意图向本领域技术人员示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的详细内容,并非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另外,为了提供进一步得到改善的作业机械,所公开的追加性特征及技术方案可以相对于其他的特征、技术方案独立地使用,或者与其他的特征、技术方案一同使用。
[0031]此外,在以下的详细的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工序的组合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不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时必需的,仅是为了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具体例而记载的。进而,在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追加性且有用的实施方式时,以下的代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机械,其与地面接触地进行动作,其中,该作业机械包括:作业部;主体壳体,所述作业部设于该主体壳体;手柄单元,其具有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的臂部和使用者能够把持的把持部;操作部,其设于所述主体壳体,能够由使用者操作;以及突起部,其设于所述主体壳体,所述手柄单元能够在所述臂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倾倒的收纳位置与所述臂部未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倾倒的作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突起部能够与使用者对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连动地在限制位置与非限制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限制位置是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手柄单元的所述臂部接触时所处的位置,所述非限制位置是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作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不与所述手柄单元的所述臂部接触时所处的位置,该作业机械构成为,在所述手柄单元位于所述收纳位置且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突起部限制所述手柄单元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作业位置移动,在所述手柄单元位于所述收纳位置且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突起部与使用者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塔纳波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