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20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7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实际物理网络构建无向图模型;无向图模型中的点表示物理节点,无向图模型中的边表示物理链路;基于无向图模型,以在满足切片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为目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本公开提供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面向不同业务要求的灵活以太网网络切片请求,在满足切片业务时延带宽等要求的前提下,将切片请求合理映射到实际物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优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降低了租户切片的成本,提高了网络提供商的收益。网络提供商的收益。网络提供商的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一代融合承载网络以融合的x

haul网络和云基础设施为目标,集成了所有传输网段(接入、城域、核心)以实现端到端(E2E)传输。物理网络需要划分为多个网络切片(由虚拟化网络和云资源组成),允许隔离切片,以满足租户特定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延迟、弹性、带宽)。
[0003]灵活以太网(FlexE)基于其时分复用机制,能够提供传输网络中的硬切片方案,实现安全隔离的多业务承载。
[0004]但是,基于FlexE的传输网络中编排切片以提供最佳的端到端资源分配而具有挑战性,无法同时满足即有助于降低租户切片的成本,又给网络提供商带来更多的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基于实际物理网络构建无向图模型;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点表示物理节点,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边表示物理链路;基于所述无向图模型,以在满足切片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为目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
[0007]可选地,所述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包括:采用近似算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
[0008]可选地,采用近似算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包括:S1:针对输入的每个切片请求,顺序分配对应的端到端业务流,每一个业务流均分配在最少跳数的链路上;S2:在每一段链路的已分配链路组上顺序分配时隙给业务流,如果业务流不能完全分配给已分配链路组上的空闲时隙,则在使用空闲时隙的情况下,再向已分配链路组的两端节点请求新的空闲物理端口,将剩余的业务流分配到新的物理端口和时隙中,并更新已分配链路组的状态;
S3:如果不能成功请求新的物理端口或者是流分配不成功,那么说明该链路组永远也无法满足业务流的要求,那么在物理网络图中除去此条链路的情况下,重新计算业务流源宿节点(源节点和宿节点)之间的最少跳数路径。
[0009]循环执行上述步骤S1、S2和S3,直到流分配符合预设条件,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本次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
[0010]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路由上的每个链路组的最新容量大小不超过当前链路组的总容量;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路由上的每个链路的物理端口数量不超过链路上拥有的物理端口总数;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路由上的每一个链路组上承载的业务流所占用的时隙数加上已分配的时隙数不超过链路组所拥有的总时隙数;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分配路由的时延小于或等于业务流时延的要求;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最多只分配在源宿节点的路由集合中的一条路由。
[0011]可选地,所述网络拓扑映射,包括: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端到端链路。
[0012]可选地,所述网络拓扑映射,包括: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已分配的链路组的端口物理层和时隙。
[0013]可选地,还包括:获取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时延带宽需求、端到端连接的源节点和端到端连接的宿节点。
[0014]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装置,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实际物理网络构建无向图模型;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点表示物理节点,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边表示物理链路;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无向图模型,以在满足切片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为目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
[0015]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
[0016]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
[0017]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面向不同业务要求的FlexE网络切片请求,能够在满足切片业务时延带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将切片请求合理映射到实际物理网络中,并且最大限度地优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从而有助于降低租户切片的成本,给网络提供商带来更多的收益。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负载值的标准化资源分配的变化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2]新一代融合承载网络以融合的x

haul网络和云基础设施为目标,集成了所有传输网段(接入、城域、核心)以实现端到端(E2E)传输。物理网络需要划分为多个网络切片(由虚拟化网络和云资源组成),允许隔离切片,以满足租户特定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延迟、弹性、带宽)。当前传输网络中的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依赖于虚拟局域网(VLAN)和虚拟专用网(VPN)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逻辑隔离连接,从而提供数据流量分离。但是,在通用基础架构之上共存的VLAN/VPN可能会争用相同的物理资源并导致性能下降,尤其是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对于这种情况,灵活以太网(FlexE)基于其时分复用机制,能够提供传输网络中的硬切片方案,实现安全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基于实际物理网络构建无向图模型;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点表示物理节点,所述无向图模型中的边表示物理链路;基于所述无向图模型,以在满足切片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物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为目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中,所述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包括:采用近似算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中,采用近似算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包括:S1:针对输入的每个切片请求,顺序分配对应的端到端业务流,每一个业务流均分配在最少跳数的链路上;S2:在每一段链路的已分配链路组上顺序分配时隙给业务流,如果业务流不能完全分配给已分配链路组上的空闲时隙,则在使用空闲时隙的情况下,再向已分配链路组的两端节点请求新的空闲物理端口,将剩余的业务流分配到新的物理端口和时隙中,并更新已分配链路组的状态;S3:如果不能成功请求新的物理端口或者是流分配不成功,则在所述无向图模型中除去此条链路,并重新计算业务流源宿节点之间的最少跳数路径;循环执行上述步骤S1、S2和S3,直到流分配符合预设条件,得到最新物理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本次网络切片请求的网络拓扑映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电力通信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路由上的每个链路组的最新容量大小不超过当前链路组的总容量;分配给每个网络切片的每个业务流的路由上的每个链路的物理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清海张宁池王艳茹汪大洋江凇张洁刘卉马文洁侯悦佘蕊束一蔡昊牛佳宁陈智雨赵俊峰李芳孔祥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