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31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5
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所述开关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连接到供电电源;所述动触头连接到负载;所述动触头能够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分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不与所述静触头接触;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合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在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旁路触头;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并且所述旁路触头与所述动触头接触时形成并联电路;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并联电路向所述负载供电;所述并联电路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并联电路还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所述旁路触头、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负载电连接。负载电连接。负载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开关系统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合闸碰撞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存在机械振动和弹跳,这种机械振动和弹跳会造成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出现拉弧现象。这种拉弧现象会造成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面的高温熔焊,从而导致开关系统无法正常分闸现象的出现。
[0003]目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调整触头压力和调整产品合闸速度两种方法来进行改善。
[0004]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着结构复杂并且稳定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所述开关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
[0006]所述静触头连接到供电电源;所述动触头连接到负载。
[0007]所述动触头能够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
[0008]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分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不与所述静触头接触。
[0009]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合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
[0010]在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点和旁路触头。
[0011]当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的动触点与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接触并且所述旁路触头与所述动触头接触时形成并联电路。
[0012]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并联电路向所述负载供电。
[0013]所述并联电路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所述动触头的动触点和所述负载电连接。
[0014]所述并联电路还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所述旁路触头、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负载电连接。
[0015]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方面,所述旁路触头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接触部。
[0016]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上。
[0017]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第一弯折部在平行于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旁路触头间隙。
[001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旁路触头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弯折的第三弯折部。
[0019]所述第一弯折部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连接。
[0020]所述第三弯折部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朝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上倾斜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三弯折部和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旁路触头间隙开口。
[002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支架和第二动触头支架。
[0022]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其中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包括弧触点,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的动触点。
[0023]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宽度方向(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并排设置。
[0024]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弧触点设置成相邻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并且相较于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更靠近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的外边缘。
[0025]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背对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的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一侧上设置有斜角部。
[0026]当所述斜角部与所述旁路触头的所述第三弯折部配合时,能够保证合闸过程的顺畅接触。
[002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0028]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通过焊接或电镀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上或者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所述第二主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一体成型。
[002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另一端枢转地连接到出线端子。
[0030]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动触头还包括动触头套筒和压力弹簧。
[0031]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压力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被保持在所述动触头套筒中,其中所述压力弹簧作用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之间并且作用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压向彼此,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从所述动触头套筒伸出。
[0032]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动触头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套筒隔板。
[0033]在所述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分别抵靠在所述套筒隔板的两侧。
[0034]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对于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来说,所述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相对于所述弧触点具有高度差h。
[0035]所述第一主触点的厚度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的厚度相等。
[0036]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对于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来说,所述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相对于所述弧触点具有高度差h。
[0037]所述第一主触点的厚度和第二主触点的厚度相等。
[003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对于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来说,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的弧形表面的最高点与相对应的所述弧触点的相对应的弧触点边缘具有位置差s。
[003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对于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来说,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的弧形表面的最高点与相对应的所述弧触点的相对应的弧触点边缘具有位置差s。
[0040]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头缺口,当开关分断电流时,在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与所述动触头的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能受到所述静触头缺口的引导,从而将电弧迅速转移到引弧片上,进而保护所述静触点、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较少地受到电弧的烧蚀。
[004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静触头的其中一端具有渐变的倒角部分,所述静触点设置在该渐变的倒角部分上。
[0042]所述静触头的另一端通过供电进线端子与供电电源连接。
[0043]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动触头相对于所述静触头处于分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处于P0位置。
[0044]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动触头相对于所述静触头转动到P1位置时,所述P1位置与所述P0位置之间的角度是A1。
[0045]由于所述位置差s的存在,在该P1位置上,所述弧触点总是先于相应的所述主触点与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接触。相应的所述主触点不与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斜角部不与所述旁路触头接触。
[0046]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连接到供电电源;所述动触头连接到负载;所述动触头能够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分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不与所述静触头接触;当所述动触头处于所述合闸位置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在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点和旁路触头;当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的动触点与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接触并且所述旁路触头与所述动触头接触时形成并联电路;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并联电路向所述负载供电;所述并联电路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所述动触头的动触点和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并联电路还包括所述供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静触头、所述旁路触头、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负载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触头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上;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第一弯折部在平行于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旁路触头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触头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弯折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朝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上倾斜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三弯折部和所述静触头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旁路触头间隙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支架和第二动触头支架;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其中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包括弧触点,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的所述动触点;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述弧触点设置成相邻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并且相较于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更靠近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的外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背对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的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一侧上设置有斜角部;当所述斜角部与所述旁路触头的所述第三弯折部配合时,能够保证合闸过程的顺畅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和所述第二主触点通过焊接或电镀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上或者所述弧触点、所述第一主触点、所述第二主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另一端枢转地连接到出线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还包括动触头套筒和压力弹簧;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压力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被保持在所述动触头套筒中,其中所述压力弹簧作用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之间并且作用在所述动触头套筒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压向彼此,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的所述其中一端从所述动触头套筒伸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触头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套筒隔板;在所述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触头支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支架分别抵靠在所述套筒隔板的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旁路触头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菁耿翔宇周斌王寒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