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镜金属边框自动贴标签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粘贴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镜金属边框自动贴标签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标签通常是用于显示与一个物品有关的信息,以便人工或机器扫描自动地阅读该信息,因此将标签粘贴到产品或者其中该产品的外包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生产量越来越大如今采用贴标签机来代替人工进行贴标签,智能镜的边框通常采用的金属材质的框架,在金属边框出厂时,需要在其外侧进行贴标签。
[0003]然而现有贴标签机对产品进行贴标签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保证把标签准确的贴到产品上,导致标签贴的不整齐,粘贴不牢靠甚至出现褶皱的情况;2、对于硬质材质表面粘贴标签时,由于挤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金属表面出现印痕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镜金属边框自动贴标签设备,包括箱体、物料输送单元、标签传送单元、贴标单元和抚平单元,所述箱体的前后侧壁之间设置有物料输送单元,箱体内部且位于物料输送单元的上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标签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镜金属边框自动贴标签设备,包括箱体(1)、物料输送单元(2)、标签传送单元(3)、贴标单元(4)和抚平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后侧壁之间设置有物料输送单元(2),箱体(1)内部且位于物料输送单元(2)的上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标签传送单元(3)、贴标单元(4)和抚平单元(5),其中:所述贴标单元(4)包括贴标签块(41)、支撑板(42)、按压块(43)、滑移块(44)、钢丝绳(45)、顶升杆(46)、按压板(47)和驱动装置(48),所述贴标签块通过驱动装置(48)设置在箱体内的上侧壁,贴标签块(41)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滑动槽(61),两个矩形滑动槽(61)内均上下滑动设置有支撑板(42),两个支撑板(42)的相对侧之间共同设置有按压块(43),按压块(43)下端面设置有与其大小相同的橡胶板(49),按压块(43)上端面与贴标签块(41)之间通过多个等距离排布的弹簧相连接,两个支撑板(42)的相背侧均通过滚动设置的滚珠与矩形滑动槽(61)相接触,贴标签块(41)前后侧壁上且位于矩形滑动槽(61)的下方开设有矩形滑移槽(62),矩形滑移槽(62)内滑动设置有滑移块(44),两个滑移块(44)的相背侧与矩形滑移槽(62)相对应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滑移块(44)的下侧壁开设有移动槽(63),且移动槽(63)自远离贴标签块(41)中心处到靠近贴标签块(41)中心处的槽深逐渐增大,按压块(43)上端面左右对称且沿左右方向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钢丝绳(45),贴标签块(41)中与钢丝绳(45)对应的位置贯穿开设有J形槽(67),多个钢丝绳(45)均穿过J形槽(67)后其另一端均与相对应一侧的滑移块(44)上端面相连接,两个矩形滑移槽(62)的下侧壁且靠近贴标签块(41)中心处的位置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圆柱孔,圆柱孔内均滑动设置有顶升杆(46),多个顶升杆(46)的下端面共同设置有按压板(47),贴标签块(41)下端开设有与按压板(47)相配合的矩形槽(64),顶升杆(46)的上端滚动设置有滚珠,滚珠与移动槽(63)滚动配合,按压板(47)与矩形槽(64)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细弹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镜金属边框自动贴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单元(2)包括转轴(21)、传送带(22)、支撑轴(23)、物料限位组件(24)和第一间歇电机(25),所述箱体(1)的前后侧壁之间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两个转轴(21),其中任意一个转轴(21)后端穿透箱体(1)后侧壁后与箱体(1)外部后端面设置的第一间歇电机(25)相连接,两个转轴(21)共同套设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外侧壁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物料限位组件(24),传送带(22)下侧壁且沿其运动方向等距离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轴(23),支撑轴(23)与传送带(22)内侧壁相接触;所述抚平单元(5)包括容纳腔(51)、移动块(52)、转动轴(53)、齿轮轴(54)、支撑架(55)、升降块(56)、抚平滚轴(57)和转动限位组件(58),所述箱体(1)上侧壁设置有容纳腔(51),容纳腔(51)内滑动设置有移动块(52),移动块(52)的左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齿,容纳腔(51)内左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矩形容纳槽(66),齿轮轴(54)通过两端的转动轴(53)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继康,李临渊,梁国海,陈坤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多邦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