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75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案中,根据目标残留BLER对数据块的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使得最大传输次数能够进行自适应的动态调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根据实际的信道环境,对数据块的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使得对应于当前最大传输次数的当前BLER逐步趋向于目标残留BLER,有效的满足了目标残留BLER的需求,实现对目标残留BLER的控制,提高了系统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不仅适用于采用HSDPA技术的系统,同样也适用于采用其他技术的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下行数据的发送速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的版本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age Access)技术。HSDPA技术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技术,当移动终端接近基站节点时,信道条件好,系统以很高的速率传输数据;而当移动终端远离基站节点时,信道条件差,系统不是通过增加功率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而是采用较低的速率传输数据。这种链路自适应技术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来实现,即基站根据移动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送数据的编码调制等级(MCS),来实现链路的自适应。目前的HSDPA系统中,要求数据块的首次传输的误块率(BLER)不大于0.1。残留BLER则与数据块的业务质量相关,即对于不同业务质量具有不同的残留BLER的目标需求。HSDPA主要由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和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两个关键技术构成。AMC技术是一种物理层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技术,能够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式,来补偿由于信道变化对接收信号所造成的衰落影响,从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性能。在3GPP中要求仅采用AMC技术时,数据块的误块率不超过0.1。AMC通过改变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来调整传输速率,HSDPA技术的版本5中将调制分为四相移频键控(QPSK,QuaternaryPhase Shift Keying)和16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两种。位于有利位置的移动终端、如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终端会被分配较高的调制等级和较高的编码速率,例如,16QAM和R=3/4的Turbo编码码率;而位于不利位置的移动终端、如接近小区边缘的移动终端会被分配较低的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例如,QPSK和R=1/2的Turbo编码码率。HARQ技术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技术,能够自动适应连续变化的信道条件。与AMC技术不同的是:HARQ技术对测量错误以及测量时延不敏感,将HARQ技术与AMC技术这两种链路自适应技术结合使用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即AMC技术基于信道测量结果大致决定数据的传输速率,HARQ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时信道条件对数据的传输速率进行微调。目前的HARQ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实现方式。实现方式一发送端将数据被加以循环冗余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并使用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解码FEC并用CRC监测分组质量,如果发现当前接收的数据块有错误,则通知发送端需要对该数据块进行重传,丢弃错误的数据块。发送端对重传的数据块采用与前一次相同的编码,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直接对重传的数据块进行解码。实现方式二与实现方式一不同的是,接收端发现当前接收的数据块有错误时,接收端通知发送端重传的数据块为增量冗余信息,接收端只有将重传数据块与缓存的数据块合并后才能解码。如图1所示,码字C0为(M,K)检错码,其中,M为第一次发送数据块的总比特长度,K是数据块中有效信息的比特长度,码字C1为(2M,M)纠错码。发送端第一次发送数据块I、即码字C0;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块进行校验,如果没有发现错误则发送ACK,如果发现有错误则发送NACK。发端接收来自接收端的NACK,表明传输的前一数据块出错,则发送另一个M比特的数据块P(I);接收端将接收的P(I)与缓存的I合并,即构成码字C1,然后进行解码和校验。后续发送的P(I)就是增量冗余信息,与第一次发送的I不-->相同。实现方式三实现方式三也属于增量冗余(IR)方案,与实现方式二不同的是重传的数据块具有自解码能力,因此接收端可以直接通过重传的数据块解码恢复出正确的数据;也可以将重传的数据块与已有缓存的数据块合并后解码,恢复出正确的数据。参照图1,实现方式三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能够根据重传的P(I)恢复出数据I。另外根据重传的冗余信息的不同,实现方式三中具体又可细化为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是重传过程中只具有一种冗余信息,即各次重传的冗余信息均与第一次传输的数据块相同(Chase Combing);另一种处理方式是重传过程中具有多个不同的冗余信息,各次重传的冗余信息均与第一次传输的数据块不同,此时,需要将重传的冗余信息与已有缓存的数据块合并后解码,恢复出正确的数据。不论哪一种HARQ技术的具体实现,都能够随着最大传输次数的增加逐步降低残留BLER。最大传输次数是指一个数据块能够被发送的最大次数,超过该次数将不再被重传。目前,最大传输次数通常由高层通知,更新较慢,不能很好的适应实际信道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残留BLER的需求,降低了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提高系统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A、根据目标残留误块率BLER对数据块的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确定的初始BLER和目标残留BLER确定初始最大传输次数;A2、初次传输数据块时,将初始最大传输次数作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A3、根据数据块是否被正确传输对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其中,所述步骤A1为:其中,BLERfirst为初始BLER,BLERlast为目标残留BLER,Lfirst为初始最大传输次数。其中,所述步骤A3为:一个数据块被正确传输,向下调整当前最大传输次数;或者,一个数据块被丢弃,向上调整最大传输次数。所述向下调整当前最大传输次数,为:其中,L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step为调整步长;所述向上调整最大传输次数,为:其中,N=1/BLERlast-1。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时延计数器,向移动终端进行第k次传输时,确定时延计数器的计数到达k×T1/L时还未完成数据块传输,优先调度传输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块,其中,T1为时延计数器的最大计数,L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向多个移动终端进行第k次传输时,确定时延计数器的计数到达k×T1/L时还未完成数据块传输,根据调度优先级参数依次优先调度传输各移动终端的数据块。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初始BLER和目标残留BLER确定初始最大传输次数,初次传输数据块时,将初始最大传输次数作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块是否被正确传输对所述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调度单元,用于向移动终端进行第k次传输时,确定在时延计数器的计数到达k×T1/L时还未完成数据块传输,优先调度传输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块,其中,T1为时延计数器的最大计数,L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所述调度单元进一步用于向多个移动终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根据目标残留误块率BLER对数据块的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A、根据目标残留误块率BLER对数据块的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确定的初始BLER和目标残留BLER确定初始最大传输次数;A2、初次传输数据块时,将初始最大传输次数作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A3、根据数据块是否被正确传输对当前最大传输次数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为:其中,BLERfirst为初始BLER,BLERlast为目标残留BLER,Lfirst为初始最大传输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为:一个数据块被正确传输,向下调整当前最大传输次数;或者,一个数据块被丢弃,向上调整最大传输次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调整当前最大传输次数,为:其中,L为当前最大传输次数,step为调整步长;所述向上调整最大传输次数,为:其中,N=1/BLERlast-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时延计数器,向移动终端进行第k次传输时,确定时延计数器的计数到达k×T1/L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军胡金玲邢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