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及鱼饲料技术

技术编号:354244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6
本申请涉及餐桌剩余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及鱼饲料,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除去餐桌剩余食物中的杂物,初步破碎,固液分离,得到初破碎物料;破碎制浆,将初破碎物料进行破碎制浆,除砂,均质,得到均质浆料;湿解处理,得到湿解浆液;三相分离,将湿解浆液进行三相分离;预混料,将固相与有机辅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高温灭菌;好氧发酵,将BGB复合菌与冷却后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加热,进行好氧发酵,得到好氧发酵物料;后处理,得到鱼饲料添加料。本申请的鱼饲料具有营养丰富、防水且容易消化的优点。消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及鱼饲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餐桌剩余食物资源化利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及鱼饲料。

技术介绍

[0002]餐桌剩余食物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餐桌剩余食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油脂及含盐量高和易腐败等特点,不经有效的处置及利用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环境卫生。由于餐桌剩余食物的组成、性质和产生量受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差异、居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季节变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使得餐桌剩余食物的处理技术不易统一,各有优缺点。
[0003]相关技术中处理餐桌剩余食物的主要工艺有以下几种:厌氧消化制沼气、好氧堆肥生产肥料、焚烧填埋,也有少量工艺研究将餐桌剩余食物处理后生产禽畜饲料。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中对餐桌剩余食物的利用率较低,利用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的工艺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餐桌剩余食物的利用率并拓宽餐桌剩余食物再生利用的渠道,本申请提供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及鱼饲料。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收集的餐桌剩余食物进行初步处理,除去餐桌剩余食物中的杂物,初步破碎,固液分离,得到初破碎物料;破碎制浆,将初破碎物料进行破碎制浆,除砂,均质,得到均质浆料;湿解处理,将均质浆料加热至105

115℃,保温35

45min,得到湿解浆液;三相分离,将湿解浆液进行三相分离,得到固相、油相和有机废水;预混料,将固相与有机辅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灭菌,将预混料进行高温灭菌,冷却至40℃以下;好氧发酵,将BGB复合菌与冷却后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加热,进行好氧发酵,得到好氧发酵物料;后处理,将好氧发酵物料干燥、筛分、除铁、粉碎、制粒、膨化,得到鱼饲料添加料。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处理步骤主要是除去餐具、塑料等杂物;破碎制浆步骤将有机物料破碎成细小颗粒,有利于后续进行厌氧发酵;湿解处理步骤起到消毒、减量化、细化有机物料颗粒、脱水、分解的作用,同时促进动植物油充分析出;三相分离步骤将固相、油相、水相充分分离,固相用来生产鱼饲料,油相能够售卖给下游厂家进行加工利用,有机
废水能够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预混料步骤加入有机辅料,起到补充营养、提供碳源的作用;高温灭菌步骤杀死了餐桌剩余食物和有机辅料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后端生产的饲料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大大提升,灭菌后由于无其他杂菌,好氧发酵步骤在接种BGB复合菌后,能够迅速形成优势菌群,有助于微生物转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大分子蛋白和脂肪,形成质量稳定的产品;后处理步骤除去铁杂质、制粒、膨化后制成大小均匀适于鱼类食用的鱼饲料添加料。本申请既可以提高餐桌剩余食物的利用率,而且拓宽了餐桌剩余食物再生利用的渠道。
[0008]可选的,所述好氧发酵步骤具体为:将BGB复合菌与冷却后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加热,在30

40℃下发酵1.5

2.5h,在40

60℃下发酵1.5

2.5h,在60

80℃下发酵1.5

2.5h,得到好氧发酵物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式升温发酵,有利于不同菌种在不同阶段充分分解有机原料,使得鱼饲料的营养成分满足鱼类生长需求。
[0010]可选的,所述有机辅料选自玉米皮、稻壳粉、豆粕、米糠、麦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有机辅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能够起到补充营养、提供碳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农作物边角料,变废为宝,绿色环保。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鱼饲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饲料,包括芯材和包衣,所述芯材为上述的鱼饲料添加料;所述包衣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羧甲基纤维素8

10份;刺槐豆胶1

3份;增塑剂0.5

1.5份;聚乳酸12

15份;聚丙烯酸树脂补足至100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鱼饲料膨化后孔隙率升高,投食遇水后容易溶胀分解,在水中的稳定性较差,本申请采用上述的包衣包裹芯材后,既能够提高鱼饲料的防水性能,而且在酸性的鱼胃中能够分解吸收;羧甲基纤维素和刺槐豆胶溶胀后形成网络互穿凝胶结构,聚乳酸和聚丙烯酸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聚丙烯酸树脂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而且具有pH敏感性,形成的薄膜在酸性胃液中容易分解,不影响鱼饲料的消化吸收,聚乳酸属于易降解物质,即使排除体外也不会污染水体,增塑剂能够提高包衣的力学性能。
[0014]可选的,所述增塑剂选自聚乙二醇、乙酰单酸甘油乙酯、山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5]可选的,所述包衣的原料还包括4

6份改性玉米须纤维。
[0016]可选的,所述改性玉米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取新鲜的玉米须,除杂,清洗,干燥,剪切,筛分,得到玉米须短纤维;酸化处理,将玉米须短纤维浸泡于弱酸溶液中,微波处理,取出后水洗,干燥,得到酸化玉米须短纤维;改性处理,将酸化玉米须短纤维加入四丁基氯化铵的二甲乙酰胺离子溶液中,加热,混合均匀,再加入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结束后,用二甲乙酰胺清洗,离心分离,得到改性玉米须纤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玉米须短纤维经过酸化处理后,提高了反应活性和可降解性,改性处理步骤使乙酸酐与玉米须短纤维发生酯化反应,有利于与包衣的原料共混成膜,改性玉米须纤维在包衣中呈三维网状结构分布,提高了包衣的致密度和完整性,而且利于降解。
[0018]可选的,所述酸化玉米须短纤维、四丁基氯化铵的二甲乙酰胺离子溶液的质量比为1:(6

8)。
[0019]可选的,所述改性步骤中加热至40

45℃,反应65

75min。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鱼饲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凝胶,将羧甲基纤维素、刺槐豆胶溶解于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凝胶;溶解有机原料,将增塑剂、聚乳酸、聚丙烯酸树脂溶解于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中,得到有机相;制备包衣液,将凝胶与有机相混合均匀,得到包衣液;喷雾干燥,将包衣液和鱼饲料添加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得鱼饲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羧甲基纤维素、刺槐豆胶为水溶性物质,遇水溶胀后形成凝胶,增塑剂、聚丙烯酸树脂易溶于有机溶剂,而聚乳酸不易溶解,因此需要选用低分子量的聚乳酸溶解于乙醇和乙酸乙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收集的餐桌剩余食物进行初步处理,除去餐桌剩余食物中的杂物,初步破碎,固液分离,得到初破碎物料;破碎制浆,将初破碎物料进行破碎制浆,除砂,均质,得到均质浆料;湿解处理,将均质浆料加热至105

115℃,保温35

45min,得到湿解浆液;三相分离,将湿解浆液进行三相分离,得到固相、油相和有机废水;预混料,将固相与有机辅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灭菌,将预混料进行高温灭菌,冷却至40℃以下;好氧发酵,将BGB复合菌与冷却后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加热,进行好氧发酵,得到好氧发酵物料;后处理,将好氧发酵物料干燥、筛分、除铁、粉碎、制粒、膨化,得到鱼饲料添加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步骤具体为:将BGB复合菌与冷却后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加热,在30

40℃下发酵1.5

2.5h,在40

60℃下发酵1.5

2.5h,在60

80℃下发酵1.5

2.5h,得到好氧发酵物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桌剩余食物制备鱼饲料添加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辅料选自玉米皮、稻壳粉、豆粕、米糠、麦麸中的一种或几种。4.一种鱼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包衣,所述芯材为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鱼饲料添加料;所述包衣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羧甲基纤维素8

10份;刺槐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刚杨元晖刘永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