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02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该中药口服制剂是由苏木、丹参、红花、桃仁、三七、土鳖虫、牛膝、续断、北刘寄奴、大青盐、姜黄、马齿苋共十二味中药材经加工制备而成;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滞肿痛、扭伤等症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为中药口服制剂,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属于制药

技术背景
[0002]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或用力过猛而造成的人体软组织损伤或骨折,主要症状为肿胀和疼痛。目前治疗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很多,但效果大多不够理想。本专利技术主要特点是不仅对于跌打损伤效果显著,对于筋伤骨折病人疗效也非常显著。现有技术专利检索:1、中国专利公报2017年5月10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辅助治疗骨折早期及中期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6619932A的专利申请,组成此骨折早期中草药配方中的药材配比为:当归20g、川芎15g、乳香15g、苏木10g、红花10g、没药15g、地鳖虫10g、紫荆藤15g、三七10g、赤芍15g、陈皮10g、落得打15g,骨折中期中草药配方中的药材配比为:当归20g、土鳖虫12g、乳香20g、没药20g、丹参15g、自然铜20g、骨碎补20g、泽兰15g、延胡索15g、苏木20g、续断20g、桑枝20g、桃仁12g。申请人对以上现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此专利技术治疗骨折的效果不理想。因此研发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组方简单、疗效显著的中药口服制剂,必将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滞肿痛、扭伤等症的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为中药口服制剂,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口服片剂、胶囊剂及颗粒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药效学实验,结合大量的临床药效学研究,提供一种组方简单、疗效显著,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其配方组成为:
[0007][0008]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口服制剂,其优选的配方组成为:
[0009][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1]将苏木、丹参、牛膝、续断、大青盐、姜黄、桃仁、三七、土鳖虫共九味分别粉碎成细
粉,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红花、北刘寄奴及马齿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三次加水8倍量,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1.10

1.20的清膏,将以上混合药粉加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得片剂。
[0012]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3]将苏木、丹参、牛膝、续断、大青盐、姜黄、桃仁、三七、土鳖虫共九味分别粉碎成细粉,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红花、北刘寄奴及马齿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三次加水8倍量,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1.10

1.20的清膏,将以上混合药粉加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0014]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制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5]将苏木、丹参、牛膝、续断、大青盐、姜黄、桃仁、三七、土鳖虫共九味分别粉碎成细粉,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红花、北刘寄奴及马齿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三次加水8倍量,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1.10

1.20的清膏,将以上混合药粉加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矫味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装袋,即得颗粒剂。
[0016]现有技术专利检索:1、中国专利公报2017年5月10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辅助治疗骨折早期及中期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6619932A的专利申请,组成此骨折早期中草药配方中的药材配比为:当归20g、川芎15g、乳香15g、苏木10g、红花10g、没药15g、地鳖虫10g、紫荆藤15g、三七10g、赤芍15g、陈皮10g、落得打15g,骨折中期中草药配方中的药材配比为:当归20g、土鳖虫12g、乳香20g、没药20g、丹参15g、自然铜20g、骨碎补20g、泽兰15g、延胡索15g、苏木20g、续断20g、桑枝20g、桃仁12g。申请人对以上现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此专利技术治疗骨折的效果不理想。
[0017]针对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大量的药效学实验,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的中药口服制剂,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滞肿痛、扭伤等症的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疗效显著,不仅对于跌打损伤效果显著,对于筋伤骨折病人疗效确切。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口服片剂、胶囊剂及颗粒剂。
[0018]主要药效学试验:
[0019]一、本专利技术药效学试验: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
[0020]本专利技术处方原料药配比是经过严格药理筛选试验,得出的最佳原料药配比。
[0021]经专利检索,现有技术对比文件如下:
[0022]对比文件1:中国专利公报2017年5月10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辅助治疗骨折早期及中期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6619932A的专利申请。
[0023]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
[0024]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制剂组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制成的颗粒剂同对比文件1说明书实施例1重量配比制成的骨折一号方和骨折二号方相比,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的药效学试验结果显著高于对比文件1制成的骨折一号方和骨折二号方。主要药效学试验如下:
[0025](一)实验药物的制备:
[0026]1、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组:按照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
[0027]2、a组:按照对比文件1公开号为CN106619932A专利申请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骨折一号方。
[0028]b组:按照对比文件1公开号为CN106619932A专利申请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骨折二号方。
[0029](二)药效学实验过程:
[0030]实验目的:通过对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组和a组、b组的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对软组织损伤的保护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将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组和a组、b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0031]试验方法: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组和a组、b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跌打损伤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制剂的配方组成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制剂配方优选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制剂剂型为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剂型,选自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苏木、丹参、牛膝、续断、大青盐、姜黄、桃仁、三七、土鳖虫共九味分别粉碎成细粉,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红花、北刘寄奴及马齿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三次加水8倍量,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1.10

1.20的清膏,将以上混合药粉加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得片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苏木、丹参、牛膝、续断、大青盐、姜黄、桃仁、三七、土鳖虫共九味分别粉碎成细粉,称取处方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晨张晨仇瑞焓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方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