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01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包括:外壳,其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主开关,设置在腔体内,其进线端与火线连接;其出线端设有火线铜排;零线铜排,设置在腔体内的火线铜排的一侧,平行于火线铜排设置;零线铜排与零线连接;地线铜排,设置在零线铜排的远离火线铜排的一侧,地线铜排平行于零线铜排设置,地线铜排与地线连接;多个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在火线铜排与零线铜排之间,漏电保护开关通过铜条与零线铜排连接,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导线与零线铜排和地线铜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漏电保护开关分别通过铜条和导线与铜排连接,降低了配电设备内部接线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其内部接线的整洁性,方便其连接和后期维护。接和后期维护。接和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一种电气设备,通过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封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在其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0003]传统的配电箱通常包括一个总开关和多个分开关,总开关的输入端上设有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由总开关的输出端引出,通过接线与分开关连接。随接入电气设备的数量的增加,开关数量的增多,配电箱的体积需要不断的增大,同时配电箱内接线线路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配电箱内线路混乱,导致线路短路风险的增加,影响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
[0004]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171224A提供了一种单线连接和排布的配电设备,包括金属箱体和箱门,所述金属箱体和箱门铰接,所述金属箱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电源总开关、若干断路器、零线排阻、保护地线排阻和三个接线器,所述电源总开关导出三根相线,每根相线分别连接一接线器,所述接线器上设有若干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个数不少于所述断路器的个数,所述接线端子通过单根导线与所述断路器上对应相线接头连接起来,所述零线排阻和所述保护地线排阻均与所述断路器单向连接。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电箱或配电柜内导线线路复杂、连接不美观的问题。
[0005]但是上述方案中,总开关和断路器通过接线器上的接线端子连接,当接线器与断路器采用左右设置的结构时,各断路器设置在接线器的一侧,接线器上的接线端子与分开关之间仍然需要较长的接线进行连接,当分开关数量较多时,仍存在线路混乱、连接不美观的问题,增加了分开关连接时的作业成本,增加了配电设备的后期维护难度。
[0006]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的配电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以降低配电设备的接线作业难度、降低其接线作业成本和后期维护难度及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配电装置内部布局不合理、导致接线难度大、接线作业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包括:
[0010]外壳,其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
[0011]主开关,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进线端与火线连接;其出线端与火线铜排连接;
[0012]零线铜排,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所述火线铜排的一侧,平行于所述火线铜排设置;所述零线铜排与零线连接;
[0013]地线铜排,设置在所述零线铜排的远离所述火线铜排的一侧,所述地线铜排平行
于所述零线铜排设置,所述地线铜排与地线连接;
[0014]多个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火线铜排与所述零线铜排之间,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铜条与所述零线铜排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零线铜排和所述地线铜排连接。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零线铜排为两组,两组所述零线铜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火线铜排的两侧,两组所述零线铜排和两组所述地线铜排分别通过硬导线连接,所述硬导线弯折呈U形。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
[0017]壳体,由顶板、底板、侧板和后板围成,所述侧板的前端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外门板,所述外门板与所述侧板铰接;
[0018]主开关盖板,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部,所述主开关盖板与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开关设置在所述主开关盖板与所述后板之间;
[0019]内门板,设置在所述主开关盖板的下方,两个所述内门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内门板上设有漏电保护开关槽,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槽内;
[0020]隔板,设置在所述铜条及所述火线铜排的前侧,位于所述铜条及所述火线铜排和所述内门板之间,用于保护所述铜条和所述火线铜排。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开关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板上,所述开关支架包括:
[0022]开关安装板,平行于所述后板设置,多个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沿所述开关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开关安装板的前端面;
[0023]开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开关安装板的后端面上,所述开关支撑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开关支撑板设置的导线通槽;
[0024]支架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开关支撑板的后端面上,与所述后板固定连接。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铜排支架,所述铜排支架包括:
[0026]立柱,平行于所述火线铜排、所述零线铜排和所述地线铜排设置,与所述后板固定连接;
[0027]多个铜排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端面上,多个所述铜排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火线铜排、所述零线铜排和所述地线铜排设置在所述铜排支撑板的前端面上,通过绝缘固定件与所述铜排支撑板连接。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立柱为角钢,所述立柱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第一腰型孔,所述铜排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第二腰型孔的方向相互垂直。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连接,其另一端贯穿所述导线通槽,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导线的端部上的铜片与所述零线铜排或所述地线铜排连接。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开关盖板上设有把手和主开关设置槽,所述主开关的面板设置在所述主开关设置槽内。
[00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地线铜排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漏电保护开关一一对应,一一对应的所述漏电保护开关和所述
接地端子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00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铜条包括:
[0033]水平部,其一端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漏电保护开关的插孔内,与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连接;
[0034]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水平部设置,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孔,用于与所述火线铜排连接;
[0035]支撑部,用于连接所述水平部和所述连接部。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通过在其外壳内并排设置的多组铜排以及设置在铜排之间的多个漏电保护开关,各漏电开关通过导线和铜条与铜排进行连接,提高了电控箱内接线的整洁性和电控箱内开关线路的可读性,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导线和铜条连接,大大降低了微动开关的接线长度,并通过导线和铜条进行接线类型的区分,降低配电设备接线的难度和配电设备的后期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中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的立体图;
[0038]图2为本技术中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中腔体内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主开关,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进线端与火线连接;其出线端与火线铜排连接;零线铜排,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所述火线铜排的一侧,平行于所述火线铜排设置;所述零线铜排与零线连接;地线铜排,设置在所述零线铜排的远离所述火线铜排的一侧,所述地线铜排平行于所述零线铜排设置,所述地线铜排与地线连接;多个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火线铜排与所述零线铜排之间,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铜条与所述零线铜排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零线铜排和所述地线铜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铜排为两组,两组所述零线铜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火线铜排的两侧,两组所述零线铜排和两组所述地线铜排分别通过硬导线连接,所述硬导线弯折呈U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由顶板、底板、侧板和后板围成,所述侧板的前端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外门板,所述外门板与所述侧板铰接;主开关盖板,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部,所述主开关盖板与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开关设置在所述主开关盖板与所述后板之间;内门板,设置在所述主开关盖板的下方,两个所述内门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内门板上设有漏电保护开关槽,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槽内;隔板,设置在所述铜条及所述火线铜排的前侧,位于所述铜条及所述火线铜排和所述内门板之间,用于保护所述铜条和所述火线铜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开关支架设置在所述后板上,所述开关支架包括:开关安装板,平行于所述后板设置,多个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沿所述开关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开关安装板的前端面;开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开关安装板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生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远景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