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97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包括:风力系统及净化系统,风力系统设置有上风道,上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净化系统设置有下风道,下风道与上风道相连通,所述的下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两种结构不同的滤芯模块,其中至少一种为静电除尘模块;下风道内对应于每个滤芯模块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横向分布,且多个滤芯模块之间上下分布,安装腔连接有供滤芯模块安装进入的开口,滤芯模块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防风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气流在下风道内依次流经每个滤芯模块过滤后,流入上风道,确保净化效果,在长时间时候后,将静电除尘模块取出清理即可,防风密封结构是为了防止气流从开口进入下风道内,确保净化效果。化效果。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特别是家用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是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PM2.5等进行过滤,通常都是涉及物理过滤,而并不涉及于化学过滤。目前净化器通常使用的滤网多为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等等,这些多为耗材类型,正常寿命周期约为半年时间,恶劣环境地方寿命时间更短;因此,用户需要定期更换滤网,如果不更换,那么滤网则失去了净化效果,但是,用户更换滤网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同时家用空气净化器,受限于传统滤网模块的面积较大,需依赖高风压的风机配合使用,使得整体体积较为庞大。如中国专利号201420459433.9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出风口、内腔、电机、风轮、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附带初效滤网的进风口网片等结构,此外还可以增设颗粒物传感器,负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等组件,此专利中,采用了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附带初效滤网,在滤网寿命用尽后,需要更换滤网,或者对滤网进行清洗,但是并非所有的滤网都是可以清洗的,有些滤网寿命用尽后,是需要通过更换滤网的方式,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
[0003]因此,为了节省材料、费用等,申请人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包括:风力系统及净化系统,风力系统位于净化系统上方,风力系统设置有上风道,上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净化系统设置有下风道,下风道与上风道相连通,所述的下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两种结构不同的滤芯模块,其中至少一种为静电除尘模块;下风道内对应于每个滤芯模块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横向分布,且多个滤芯模块之间上下分布,安装腔连接有供滤芯模块安装进入的开口,滤芯模块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防风密封结构。
[0006]使用时,气流在下风道内依次流经每个滤芯模块过滤后,流入上风道,确保净化效果,静电除尘模块接电使用,几乎可以忽略其寿命的问题,在长时间时候后,将静电除尘模块取出清理即可;而其它的滤芯模块则进行相应的净化效果,如采用活性炭滤网模块,则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异味等;防风密封结构是为了防止气流从开口进入下风道内,确保气流能够由下而上流经各个滤芯模块,确保净化效果。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净化系统具有外壳及装配于外壳内的内风道壳,内风道壳内部构成所述下风道;下风道上下贯通使气流由下而上流动并流经各滤芯模块;由于多个滤芯模块之间是上下分布的,那么气流也应该是由下而上流动,确保气流能够流经各个滤芯模块进行过滤,确保空气净化效果。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风道壳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连通于各安装腔的开
口,各滤芯模块经相应的开口装配于安装腔内;侧面装配的方式,便于各滤芯模块拆装。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孔,外壳与内风道壳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气流流动的方向为:外部
‑‑‑
进气孔
‑‑‑
进风间隙
‑‑‑
内风道壳底部进风口
‑‑‑‑
下风道
‑‑‑
内风道壳顶部出风口
‑‑‑
上风道
‑‑‑
净化出口,在下风道内依次流经各个滤芯进行空气净化。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与下风道之间设置有导电结构,静电除尘模块安装于下风道内通过导电结构通电,所述的导电结构包括:设置于静电除尘模块上的电极触片及设在于下风道内部的活动导电针,活动导电针与风力系统或净化系统上的控制组件相连接;静电除尘模块通电后形成静电场,当气流通过时其中的粉尘颗粒将被静电场捕获吸附,进行净化。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风道壳包括:相互组合的左壳体及右壳体;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盖板;在安装滤芯模块的时候,先将盖板拆除,将内风道壳的开口显露,然后将滤芯模块进行拆装。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力系统包括:机壳、上风道壳及装配于上风道壳内的风机组件,上风道壳内形成所述上风道;上风道上下贯通并连通下风道;机壳上设置有净化出口;上述将风力系统结构具体化,上风道与下风道之间衔接良好,不会出现漏风的情况,风机组件运行,将外部空气从外壳上的进气孔抽入下风道内,经过滤芯模块过滤后,流入上风道,最终从净化出口排出。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机组件包括:风轮及电机;所述的风力系统上连接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主要是控制设备的运行,如控制设备的运行时间、模式、风机的转速等等,按需设定。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滤芯模块包括:初效滤网模块、活性炭滤网模块及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初效滤网模块可以是过滤大颗粒物,静电除尘模块除尘,活性炭滤网模块除异味,其中,初效滤网模块和活性炭滤网模块也可以作适应性修改。
[0015]本技术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净化系统的剖面图;
[0021]图5为净化系统的爆炸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风力系统100上风道101机壳110净化出口111上风道壳120风机组件130风轮131电机132
净化系统200下风道201活动导电针2011安装腔202开口203外壳210进气孔211盖板212内风道壳220左壳体221右壳体222滤芯模块230静电除尘模块231电极触片2311初效滤网模块232活性炭滤网模块233控制组件300
ꢀꢀꢀ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包括:风力系统及净化系统,风力系统位于净化系统上方,风力系统设置有上风道,上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净化系统设置有下风道,下风道与上风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两种结构不同的滤芯模块,其中至少一种为静电除尘模块;下风道内对应于每个滤芯模块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横向分布,且多个滤芯模块之间上下分布;安装腔连接有供滤芯模块安装进入的开口,滤芯模块对应开口处设置有防风密封结构;气流在下风道内依次流经每个滤芯模块后流入上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系统具有外壳及装配于外壳内的内风道壳,内风道壳内部构成所述下风道;下风道上下贯通使气流由下而上流动并流经各滤芯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壳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连通于各安装腔的开口,各滤芯模块经相应的开口装配于安装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静电除尘滤芯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孔,外壳与内风道壳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莫其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