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7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包括上叶轮组件、下叶轮组件和分隔盘,所述上叶片与所述上轮盘滑动插接匹配,所述上叶片的顶部固定有顶尖叶片,所述下叶片与所述上轮盘滑动插接匹配,任意一对所述下叶片之间的夹角为A,相邻两对所述下叶片之间的夹角为B,A<B。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本叶轮的磨损程度较轻,上、下叶片作为极易磨损的部件,均采用滑动插接的安装方式,既便于更换,又可降低成本,其中,一方面,顶尖叶片可增强液流切割的能力,提高上叶片的气泡产生量,进而起到减小叶轮损耗的作用,另一方面,令夹角A<夹角B,改变相邻两个下叶片之间的夹角大小,增大下叶片的出口宽度,进而起到减小叶轮磨损的作用。轮磨损的作用。轮磨损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选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

技术介绍

[0002]浮游选矿是一门分选矿物的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选矿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一组矿物有选择性地附着于气泡上,升浮至矿液面,从而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
[0003]浮选机作为浮选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主要通过叶轮搅拌使浮选槽内矿粒分散和悬浮,进而实现有用矿物与气泡碰撞并随气泡进入泡沫槽得到精矿产品。叶轮作为浮选机内的关键部件,起到气泡生成与分散的作用。也正因长期接触药剂以及遭受矿浆的冲蚀,叶轮便自然成为了浮选机内的易损部件。叶轮的磨损不仅会影响浮选机的充气量和充气均匀度,还会恶化浮选效果,更会增加设备的维修负担,但是现有的针对浮游选矿机叶轮磨损的技术改良问题依旧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较完善解决磨损问题的浮游选矿机叶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包括上叶轮组件、下叶轮组件和分隔盘,所述上叶轮组件和下叶轮组件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分隔盘的顶部和底部;
[0006]所述上叶轮组件包括上轮轴筒、上轮盘和上叶片,所述上叶片具有多个,分别绕所述上轮轴筒为中心,均匀环设在所述上轮盘的顶面,所述上叶片与所述上轮盘滑动插接匹配,所述上叶片的顶部固定有顶尖叶片;
[0007]所述下叶轮组件包括下轮轴筒、下轮盘和下叶片,所述下叶片具有俩俩为一对的多个,多对所述下叶片分别绕所述下轮轴筒为中心,均匀环设在所述下轮盘的底面,所述下叶片与所述上轮盘滑动插接匹配,任意一对所述下叶片之间的夹角为A,相邻两对所述下叶片之间的夹角为B,A<B。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呈截面为矩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所述顶尖叶片呈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尖锥结构,所述顶尖叶片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的一端开设有夹角a,所述上叶片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夹角b,0
°
<a或b<9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叶片呈截面为矩形,且厚度不均的片状结构,随着所述下轮盘径向的逐渐朝外,所述下叶片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下叶片远离所述下轮轴筒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夹角c,0
°
<c<90
°
,且所述下叶片的表层分布有不规则凸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叶片的宽度,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上轮盘顶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一插槽滑动插接匹配,且所述上叶片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板均没入所述第一插槽内;
[0011]所述上叶片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的一端居中固定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叶片的宽度,所述第一滑板采用柔性材质,且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上轮轴筒外壁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一滑槽滑动扣合匹配,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连通,且所述上叶片的端部末梢与所述第一滑板均没入所述第一滑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叶片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叶片的宽度,所述第二插板与所述下轮盘底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二插槽滑动插接匹配,且所述下叶片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插板均没入所述第二插槽内;
[0013]所述下叶片抵触至所述下轮轴筒的一侧下端固定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叶片的宽度,所述第二滑板采用柔性材质,且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下轮轴筒外壁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二滑槽滑动扣合匹配,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插槽相连通,且所述下叶片的端部末梢与所述第二滑板均没入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具有多个,所述上轮盘位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两侧分别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下轮盘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的两侧分别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并固定至所述第一插板或第二插板,且所述定位钉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盘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分隔盘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轮轴筒居中固定在所述上轮盘的顶面,所述下轮轴筒居中固定在所述下轮盘的底面,所述上轮轴筒、上轮盘、分隔盘、下轮盘和下轮轴筒纵向相互连通,且所述上轮轴筒在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滑槽之间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下轮轴筒在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滑槽之间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沉头钉,所述沉头钉具有多个,所述上轮盘上在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插槽之间开设第一沉头孔,所述下轮盘上在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插槽之间开设第二沉头孔,所述沉头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沉头孔或第二沉头孔并固定至所述分隔盘。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轮盘的直径与所述分隔盘的直径相等,所述下轮盘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圆盘状,所述下轮盘的顶面直径与所述分隔盘的直径相等,所述上轮轴筒及上叶片的高度分别小于所述下轮轴筒及下叶片的高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轮轴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不封堵,且所述上轮轴筒的内壁面均匀分布有旋钮方向与浮游选矿机主轴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条,所述下轮轴筒的顶面不封堵、底面封堵。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拆分式叶轮取代传统的一体式叶轮,将叶轮可拆卸地分成分别起到导入空气、产生气泡作用的上叶轮组件和起到分散空气、旋搅矿浆作用的下叶轮组件以及起到连接作用的分隔盘,上、下叶轮组件在浮选机内分别针对性地分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相比传统的一体式叶轮而言,本叶轮的磨损程度较轻。
[0021]2、本专利技术中,上、下叶片作为极易磨损的部件,均采用滑动插接的安装方式,既便于更换,又可降低成本,其中,一方面,顶尖叶片可增强液流切割的能力,提高上叶片的气泡产生量,进而起到减小叶轮损耗的作用,另一方面,令夹角A<夹角B,改变相邻两个下叶片之间的夹角大小,增大下叶片的出口宽度,进而起到减小叶轮磨损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上叶轮组件去除上叶片后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三叶轮组件整体结构附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上叶片侧视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上叶片正视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叶轮组件去除下叶片后的仰视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叶轮组件整体结构仰视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叶片侧视图。
[0030]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叶片正视图。
[003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游选矿机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叶轮组件(1)、下叶轮组件(2)和分隔盘(3),所述上叶轮组件(1)和下叶轮组件(2)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分隔盘(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上叶轮组件(1)包括上轮轴筒(4)、上轮盘(5)和上叶片(6),所述上叶片(6)具有多个,分别绕所述上轮轴筒(4)为中心,均匀环设在所述上轮盘(5)的顶面,所述上叶片(6)与所述上轮盘(5)滑动插接匹配,所述上叶片(6)的顶部固定有顶尖叶片(603);所述下叶轮组件(2)包括下轮轴筒(7)、下轮盘(8)和下叶片(9),所述下叶片(9)具有俩俩为一对的多个,多对所述下叶片(9)分别绕所述下轮轴筒(7)为中心,均匀环设在所述下轮盘(8)的底面,所述下叶片(9)与所述上轮盘(5)滑动插接匹配,任意一对所述下叶片(9)之间的夹角为A,相邻两对所述下叶片(9)之间的夹角为B,A<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选矿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叶片(6)呈截面为矩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所述顶尖叶片(603)呈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尖锥结构,所述顶尖叶片(603)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4)的一端开设有夹角a,所述上叶片(6)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4)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夹角b,0
°
<a或b<9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选矿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9)呈截面为矩形,且厚度不均的片状结构,随着所述下轮盘(8)径向的逐渐朝外,所述下叶片(9)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下叶片(9)远离所述下轮轴筒(7)一侧的下端开设有夹角c,0
°
<c<90
°
,且所述下叶片(9)的表层分布有不规则凸起(9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选矿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叶片(6)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插板(601),所述第一插板(601)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叶片(6)的宽度,所述第一插板(601)与所述上轮盘(5)顶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一插槽(501)滑动插接匹配,且所述上叶片(6)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板(601)均没入所述第一插槽(501)内;所述上叶片(6)抵触至所述上轮轴筒(4)的一端居中固定有第一滑板(602),所述第一滑板(60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叶片(6)的宽度,所述第一滑板(602)采用柔性材质,且所述第一滑板(602)与所述上轮轴筒(4)外壁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一滑槽(401)滑动扣合匹配,所述第一滑槽(401)与所述第一插槽(501)相连通,且所述上叶片(6)的端部末梢与所述第一滑板(602)均没入所述第一滑槽(401)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选矿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9)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插板(901),所述第二插板(90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叶片(9)的宽度,所述第二插板(901)与所述下轮盘(8)底面开设有的呈T字型结构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勇周劲松李刚刘杨沐倩杨潇娄淑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