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157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包括:涉及净水技术领域,一级PP棉过滤网,所述一级PP棉过滤网的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一进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有两条出水管路,一级过滤完成后达到微废水效果,并通过管路进入二级PUDF滤芯、CTO滤芯和RO反渗透膜滤芯中进行二次过滤,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病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同时抑制水垢,二次过滤后的水流通过高压开关将水流输送入五级T33滤芯中,在RO反渗透膜滤芯和五级T33滤芯过滤完成后,通过废水探针和纯水探针对水流的TDS值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对废水进行部分排出部分再利用,整体净化过程中,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废水进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为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净水设备和净水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净水的设备。而净水又被我们广泛用于:生活饮用、化工、医疗、养殖、种植、食品、饮料等。
[0003]在现有的净水设备和净水系统净水过程中大多单单通过单一的滤芯或多个滤芯进行重复使用,在进行净化过程中会出现纯净水和废水的情况,且现有的净水设备大多直接将废水排出,无法有效的对废水进行合理的利用,为此,需要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包括:一级PP棉过滤网,所述一级PP棉过滤网的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一进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有两条出水管路,一条管路连通有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另一条管路连通有二级PUDF滤芯,所述二级PUDF滤芯的出水口连通有CTO滤芯,所述CTO滤芯的出水口连通有RO反渗透膜滤芯,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的出水口连通有废水管路和纯净水管路,纯净水管路连通有纯净水净化结构,废水管路连通有废水探测结构,废水探测结构与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连接。
[0006]优选的,纯净水净化结构包括高压开关,所述高压开关与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的纯净水管路连接,所述高压开关连接有五级T33滤芯,所述五级T33滤芯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纯净水出口和纯水桶。
[0007]优选的,废水探测结构包括废水探针和开关,所述废水探针和所述开关安装于废水管路上,开关外部连接有废水比,所述废水比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
[0008]优选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包括第四进水阀,所述第四进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的出水口连通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远离所述第二进水阀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进水阀,所述第三进水阀远离所述流量计的一端连通有废水阀,所述第一进水阀出水口中的一条管路与所述废水阀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纯净水出口和所述纯水桶的外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纯水探针,所述纯水探针远离所述纯水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水阀的进水口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废水比为废水比例器。
[0011]优选的,所述一级PP棉过滤网与自来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中,自来水通过一级PP棉过滤网进行一级过滤,一级过滤完成后达到微废水效果,并通过管路进入二级PUDF滤芯、CTO滤芯和RO反渗透膜滤芯中进行二次过滤,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病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同时抑制水垢,二次过滤后的水流通过高压开关将水流输送入五级T33滤芯中,在RO反渗透膜滤芯和五级T33滤芯过滤完成后,通过废水探针和纯水探针对水流的TDS值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对废水进行部分排出部分再利用,整体净化过程中,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
[0014]本专利技术中,废水探针到RO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口反向冲洗RO反渗透膜滤芯内在制水过程中拦截的有害物质,达到纯水保护RO反渗透膜滤芯的作用,又从RO反渗透膜滤芯的进水口到CTO滤芯出水口,反向通过CTO滤芯,又到二级PUDF滤芯的出水口,反向通过二级PUDF滤芯,此时达到自清洁CTO滤芯和二级PUDF滤芯的作用后,再通过废水阀把这一过程的水从废水口排出,此时的第三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达到自清洁滤芯、微废水和纯水保护RO反渗透膜滤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一级PP棉过滤网;11、增压泵;12、第一进水阀;13、废水比;20、二级PUDF滤芯;21、CTO滤芯;22、RO反渗透膜滤芯;23、开关;24、高压开关;25、五级T33滤芯;26、纯净水出口;27、纯水桶;30、废水探针;31、纯水探针;40、第二进水阀;41、单向阀;42、第三进水阀;43、流量计;44、第四进水阀;45、废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9]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包括:一级PP棉过滤网10,一级PP棉过滤网10的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11,增压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阀12,第一进水阀12的出水口连通有两条出水管路,一条管路连通有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另一条管路连通有二级PUDF滤芯20,二级PUDF滤芯20的出水口连通有CTO滤芯21,CTO滤芯21的出水口连通有RO反渗透膜滤芯22,RO反渗透膜滤芯22的出水口连通有废水管路和纯净水管路,纯净水管路连通有纯净水净化结构,废水管路连通有废水探测结构,废水探测结构与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连接。
[0020]具体的,纯净水净化结构包括高压开关24,高压开关24与RO反渗透膜滤芯22的纯净水管路连接,高压开关24连接有五级T33滤芯25,五级T33滤芯25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纯净水出口26和纯水桶27。
[0021]具体的,废水探测结构包括废水探针30和开关23,废水探针30和开关23安装于废水管路上,开关23外部连接有废水比13,废水比13的出水口连通于增压泵11的进水口。
[0022]具体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包括第四进水阀44,第四进水阀44的出水口连通有
单向阀41,单向阀4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进水阀40,第二进水阀40的出水口连通有流量计43,流量计43远离第二进水阀40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进水阀42,第三进水阀42远离流量计43的一端连通有废水阀45,第一进水阀12出水口中的一条管路与废水阀45相连通。
[0023]具体的,纯净水出口26和纯水桶27的外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纯水探针31,纯水探针31远离纯水桶27的一端与第四进水阀44的进水口相连通。
[0024]具体的,废水比13为废水比例器。
[0025]具体的,一级PP棉过滤网10与自来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
[00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方案工作步骤进行总结梳理:连接自来水管,自来水管连接一级PP棉过滤网10,通过粗滤后到增压泵11,通过增压泵11到第一进水阀12,通过第一进水阀12出来水分两路,第一路为废水回流再利用的水路,达到微废水的效果,第二路进入二级PUDF滤芯20中,过滤孔径0.01微米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PP棉过滤网(10),所述一级PP棉过滤网(10)的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11),所述增压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阀(12),所述第一进水阀(12)的出水口连通有两条出水管路,一条管路连通有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另一条管路连通有二级PUDF滤芯(20),所述二级PUDF滤芯(20)的出水口连通有CTO滤芯(21),所述CTO滤芯(21)的出水口连通有RO反渗透膜滤芯(22),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22)的出水口连通有废水管路和纯净水管路,纯净水管路连通有纯净水净化结构,废水管路连通有废水探测结构,废水探测结构与废水回收再利用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纯净水净化结构包括高压开关(24),所述高压开关(24)与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22)的纯净水管路连接,所述高压开关(24)连接有五级T33滤芯(25),所述五级T33滤芯(25)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有纯净水出口(26)和纯水桶(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滤芯、微废水、纯水保护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水探测结构包括废水探针(30)和开关(23),所述废水探针(30)和所述开关(23)安装于废水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武李章福李绍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合润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