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137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进行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控制总沉降量;对桥梁底部进行双液注浆加固;进行带压开仓检查操作,检查或更换刀具;盾构进行推进;推进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掘进参数进行,并控制总沉降量;盾构穿越桥梁后对管片进行深孔注浆。本方法在穿越桥梁时可以避免桥梁发生沉降,同时在穿越过后对“塌落拱”区域的加固也能避免桥梁后续发生沉降。后续发生沉降。后续发生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属于盾构施工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加快,为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现象,掀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城市地铁的建设不仅能完美满足需求且不占用地表空间。盾构法作为地下工程领域最先进的施工方法,具有掘进速度快、质量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优点。但由于盾构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的复杂性,若出现盾构区间位于河道底部且该地层存在基岩凸起或孤石,且地面不具备处理条件,同时对上部桥梁沉降要求较高,针对此类情况的盾构掘进并没有很多参考案例及经验。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017037A公开了一种盾构近距离穿越市政桥区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勘察盾构穿越市政桥区工程概况;盾构机选型及检测评估;进行试验段掘进确定穿越过程的总体掘进参数;对进行穿越市政桥区实施保护;盾构下穿市政桥区掘进过程控制;穿越过程中盾构机注浆和渣土改良;施工过程监测及预警系统。此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穿越过程中超挖造成的桥梁沉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近距离穿越市政桥区的施工方法,避免桥梁后续发生沉降,解决了在上软下硬基岩凸起或是孤石地层盾构掘进造成的沉降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进行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控制总沉降量;
[0008]S2:对桥梁底部进行双液注浆加固;
[0009]S3:推进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掘进参数进行,并控制总沉降量;
[0010]S4:进行带压开仓检查操作,检查或更换刀具;
[0011]S5:盾构进行推进;
[0012]S6:盾构穿越桥梁后对管片进行深孔注浆。
[0013]其中,所述步骤S1中:
[0014]以地底接近的20环作为试验段,进行盾构区间每环的相关数据的分析总结,获取参数,确保总沉降量控制在10mm内。
[0015]其中,所述步骤S2中:
[0016]通过打斜向孔的方式对桥梁底部盾构区间两侧位置开设8个孔位,进行双液注浆加固;
[0017]注浆方式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即在注浆管内由孔底端向上分段进行注浆,每次
注浆段长0.4m,注完此段后,再提升钻杆注下一段,直至全孔注浆完成。
[0018]其中,所述步骤S3中:
[0019]进行推进时,严格遵循试验段所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施工,进行验证,并随时根据地层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将地表总沉降量控制在10mm内。
[0020]其中,所述步骤S4中:
[0021]开仓换刀包括技术准备、人员准备、设备检查准备、掌子面泥膜的建立、盾尾密封的施工和设备试压。
[0022]其中,所述步骤S5中:
[0023]在盾构机向前开挖的同时,压气作业的自动补偿系统保持工作,在保持土仓压力平衡的情况下,关闭压气作业的自动补偿系统,开始推进。
[0024]其中,所述步骤S6中:
[0025]当盾构穿越桥梁后,对管片进行深孔二次注浆,注浆材料为双液浆,注浆深度为2m,用以填充穿越过程中造成的超挖。
[0026]其中,所述步骤S4中:
[0027]泥浆制备:根据开挖面地层情况,配制不同指标的泥浆;
[0028]泥膜形成:盾构机停止推进后,将切口水压上升0.1~0.2bar,采用渗透型泥浆对掌子面进行渗透压浆;第一道泥膜采用渗透泥膜,使得泥浆渗透进入地层,渗透泥膜的泥浆指标为:比重1.2~1.25,粘度40~50s;后一道采取粘度80s以上的气密性泥膜。
[0029]其中,所述步骤S4中:
[0030]盾尾密封的施工包括同步注浆和止水环箍施工;
[0031]同步注浆:在到达预定开仓位置前,提前提高1~3环管片的同步注浆量,填充密实土层与盾壳之间的间隙,阻断管片与盾壳之间的水流通道;
[0032]止水环箍施工:对拼装完成管片从脱出盾尾4环之后连续2~5环做止水环箍,止水环箍通过管片吊装孔注入,采用水玻璃加纯水泥浆的方式;浆液配比及其相关参数指标如下:水泥浆水灰比为0.8~1.0;水玻璃与水按1:1.5进行稀释;注入时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为:水泥浆:水玻璃=1:1,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注浆范围为360
°
,注浆量为2m3左右,在盾构机后部形成止水环箍,阻断外来水进入盾构机前部。
[0033]其中,所述步骤S4中:
[0034]设备试压应采取空仓试压,试压压力应高于计算压力1.05倍,并保持30min以上。
[003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础底部注双液浆对桥底进行了加固,保证了即便发生少量超挖短时间内桥梁也不会发生沉降;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在穿越过程中通过前几个试验段所总结的掘进参数,可以以最优参数进行掘进;
[003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穿越过后采用了深孔注浆,将超挖产生的孔洞迅速填充完成,避免桥梁后续发生沉降,解决了在上软下硬基岩凸起或是孤石地层盾构掘进造成的沉降问题。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WSS注浆加固范围平面布孔图;
[0041]图3为图2中A

A的WSS注浆加固范围纵剖面及布孔图;
[0042]图4为图2中B

B的WSS注浆加固范围纵剖面及布孔图。
[0043]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44]1、桥底筏板基础范围;2、筏板基础底部注浆孔;3、盾构区间;4、双液浆加固墩;5、穿越后深孔注浆加固区;6、盾构;7、刀盘;8、双液浆加固区;9、注浆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6]参见图1,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S1:进行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控制总沉降量;
[0048]S2:对桥梁底部进行双液注浆加固;
[0049]S3:推进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掘进参数进行,并控制总沉降量;
[0050]S4:进行带压开仓检查操作,检查或更换刀具;
[0051]S5:盾构进行推进;
[0052]S6:盾构穿越桥梁后对管片进行深孔注浆。
[0053]所述步骤S1中:
[0054]以地层接近的20环做为试验段,进行盾构区间每环推进的土仓压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油缸压力、同步注浆、壳体注浆量、出土量、二次注浆量、监测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获取参数,确保总沉降控量制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控制总沉降量;S2:对桥梁底部进行双液注浆加固;S3:推进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掘进参数进行,并控制总沉降量;S4:进行带压开仓检查操作,检查或更换刀具;S5:盾构进行推进;S6:盾构穿越桥梁后对管片进行深孔注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以地底接近的20环作为试验段,进行盾构区间每环的相关数据的分析总结,获取参数,确保总沉降量控制在10mm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打斜向孔的方式对桥梁底部盾构区间两侧位置开设8个孔位,进行双液注浆加固;注浆方式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即在注浆管内由孔底端向上分段进行注浆,每次注浆段长0.4m,注完此段后,再提升钻杆注下一段,直至全孔注浆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进行推进时,严格遵循试验段所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施工,进行验证,并随时根据地层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将地表总沉降量控制在10mm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开仓换刀包括技术准备、人员准备、设备检查准备、掌子面泥膜的建立、盾尾密封的施工和设备试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岩凸起及孤石地层盾构穿越筏板基础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盾构机向前开挖的同时,压气作业的自动补偿系统保持工作,在保持土仓压力平衡的情况下,关闭压气作业的自动补偿系统,开始推进。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鑫晖赵红岗冀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